再谈西红柿 因为字数的限制,上期讲西红柿未能讲到“人生于世”,或西红柿与二次世界大战的关系,故须再谈。不过呢,这次还是有字数的限制,能否把西红柿与人生于世二者之间的“然而一大转”转过来,还没十分的把握。由再谈而三谈也是很可能的,文章必须“作”也。这次“再谈”,顶好先定妥范围,以便思想集中,而免贪多嚼不烂,“人生于世”且到后帐歇息为妙。 《避暑录话》里的话,本当于青岛有关系;再谈西红柿少不得“人生于青岛”,即使暂时不谈“人生于世”。话不落空,即是范围妥定,文章义法不能不讲究。 青岛是富有洋味的地方,洋人洋房洋服洋药洋葱洋蒜,一应俱全。海边上看洋光眼子,亦甚写意。这就应当来到西红柿身上,此洋菜也。 记得前些年,北平的“农事试验场”——种了不少西红柿;每当夏季,天天早晨大挑子的往东城挑,为是卖给东交民巷一带等处的洋人,据说是很赚钱。青岛的洋人既不少,而且洋派的中国人也甚多,这就难怪到处看见西红柿。设若以这种“菜”的量数测定欧化的程度深浅,青岛当然远胜于北平。由这个线索往下看,青岛的菜市就显出与众不同,西红柿而外,还有许多洋玩艺儿呢。这些洋东西之中,象洋樱桃,杨梅等,自然已经不很刺眼,正如冰激凌已不象前些年那样冰舌头。至于什么Rhubarb①咧,什么gooseberry②咧,和冬瓜茄子一块儿摆着,不知怎的就有点不得劲儿。我还没看见过中国人买它们,也不晓得它们是否有个中国名儿,cheese③也是常见的,那点洋臭味儿又非西红柿可比。可是,我倒看见了中国人——决不是洋厨师傅——买它,足见欧美的臭东西也便可贵——价钱并不贱呢。吃洋臭豆腐而鄙视山东瓜子与大蒜的人,大概也会不在少数,这年头儿,设若非洋化不足以强国,从饮食上,我倒得拥护西红柿,一来是味邪而不臭,二来是一毛钱可以买一堆,三来是真有养分,虽洋化而不受洋罪。烙饼卷cheese,哼,请吧;油条小米粥,好吃的多!您就是说我不够洋派,我也不敢挑眼。 载一九三五年七月二十一日青岛《民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