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美图 让心灵有个宁静的港湾 www.yueduwen.com

谈谈文艺创作的提高问题

时间:2016-08-16来源:悦读文网 作者:老舍 点击:

谈谈文艺创作的提高问题

——在中国作家协会内蒙古分会召开的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从前我曾参加过一次座谈会。在那次会上,我一句话没说,话都让大家说了,我非常高兴。今天也希望大家都谈谈,把会开得活跃些,热闹些。

今天我本没什么准备,但是非常高兴,因为老朋友见面了,格外亲切。

一个多月前,在北京开了关于文艺工作的座谈会,我们这里前些天也召开了同样的会议,传达了北京会议的精神,所以今天我就不再谈它了。今天我想谈谈大家最关心的提高问题。

过去这些年来,我们的文艺创作有很大的成绩,这是不能否认的。今天的要求是我们怎样创作的更好。周扬同志常说:“我们要求划时代的伟大作品。”我们都是搞创作的,我们不能满足现在的水平。来时见了几位同志,他们提到怎样布置作家协会后半年的工作,首先应安排作家生活,进行创作。当然,这也不是一下子都能解决的,须根据具体情况,先抓重点。为什么我要提到这个呢?就是希望内蒙也根据作家的具体情况安排一下,假若现在还没作安排的话。

第二个重要措施是,约一些人坐在一起好好谈谈创作问题。据闻:赵树理同志希望约十几个写农村生活的作家在一起座谈座谈反映农村生活的问题。规模不要过大,有谈的就谈,没谈的可以游山玩水。这是个好办法。我希望这里的作家也分头讨论一下,能把讨论结果写出来就更好。我们应当多讨论创作问题。

我们现有的一些有名的戏剧、小说,也还不无缺点,首先是写的过大。如《林海雪原》是我很喜欢的一本书,故事性很强,但稍欠精炼,起码可以删减几万字。还有些作品内容很丰富,但不易念下去,语言还欠推敲,应当加工。这是创作上的一些普遍问题。

我们往往发表了几篇作品,就骄傲自满,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了。如果我对某一个作家说:你的语言还很差,他可能会不高兴,这不好。当有人说我们的作品有什么缺点的时候,我们要好好想一想,设法提高。大家认真地讨论讨论创作问题,以诚相见,可能指出彼此的缺点。

党给了我们充分的机会到生活里去,但我们的生活经验还是很狭隘的。我们体验生活不只是为了写某一件事情。作家的生活经验积累是一辈子的事,今天积累的经验也许多年以后才能用上。我们的文艺修养总显得不够丰富,古代文人最起码也掌握了琴棋书画等等。苏东坡能写(苏体字直流传到现在)能画(他善画竹)又长于诗词与散文。我们呢,本事实在很小。我们的四大名旦的修养相当丰富,他们都能写,能画,都懂音乐。不久前逝世的大艺术家梅兰芳同志,他的行头之所以那么美,就因为自己会设计,他会绘画。我们中国人本来是最富于审美力的。看我们历史的绘画、建筑、磁器等,都多么美丽,可就是我们的文工团的服装往往不大体面,甚至只是红裤子绿袄。我们的艺术修养不够。

盖叫天老先生今年已经七十五岁了,前些天还来北京表演,他只往台上一站,人们就说他是活武松。其实谁也没见过武松啥样。因为他从绘画、雕塑中吸收了很多东西,去塑造舞台形象,所以才使观众感到他就像武松。我们搞文学创作的人,兴趣也应是多方面的。

鲁迅先生的学识十分渊博,他知道多少东西啊!他能写诗,能写散文,能写小说……他深通历史,文学史……所以他是一代的大师。希望大家别整天抱着稿纸发愁,我们须丰富我们的生活与学识!

我自己很惭愧,知道的东西太少。看了文工团的歌舞,我说不出好处何在,没法子写出批评文字来。我想今天在座的并不只是写文章的人,有各方面的同志,希望大家彼此能多交流一些经验与知识,成为良师益友,把我们的知识领域扩大一些。

我们现在写的歌词,往往使作曲者无法下手制谱,因为写词的不懂音乐。也有的作曲者表达不出歌词的意境,因为作曲者不懂诗词。所以我希望各协会之间要多来往,互为师生,提高艺术修养。一部大作品的作者必须有丰富的修养,广泛的知识。

我希望大家趁年轻时好好学,特别是现在不同于战争年代,条件非常好,必要力求多知多懂。不要说我专写诗,或专写小说,苏东坡诗写得很好,散文也是一大家。鲁迅先生也是极其渊博的。

昨天的《内蒙古日报》上刊出了我的几首诗,诗写得非常不好,但就是写这样的诗对我也有好处,它使我在写散文时应该知道些怎样简练。

从前考举人要既考诗又考散文。今天,作家协会也应该考一考我们,看看写诗的人会不会写散文,写散文的人会不会写诗?业余作者更是这样,不要忙于写小说、写诗,把日常来往书信与日记、笔记先写好,这就是锻炼,我接到过很大很长的稿子,可随稿寄来的信就没写明白,很难想象他的作品里能够说明问题。基本工一定要下,基本工不够的今天就应该补课。比如有些同志白话文已经写得很好了,那么对文言文怎样呢?毛主席的诗词里没有什么新名词,但他表达了新的精神。同时毛主席的散文写得又那么好。恐怕是正因为他的诗写得好,所以他的散文才写得那么精炼。

有一天我去参观了某博物院,一位负责解说的同志,向我提出了个问题:他说:“这里陈列的尽是古代的东西,我不懂古文,解说起来很困难,怎么办?”我告诉他,利用业余时间可以多读读《聊斋志异》一类的作品,这样会促进你欣赏古文,对古文会感到兴趣。的确,多读古文,慢慢地你就会感觉到,为什么写白话文也应该简练。旧体诗词我们现在也出版了好些种,可以念一念,不懂的暂且放过去,懂的就立刻背下来,这并不太难。

我写散文要一边念一边写,一篇文章不知要念多少遍,而且请朋友们听听,人家觉得不错了,我才寄给出版部门。这便是从念古诗念古文中学来的。比如一段文章中,第一句有了一个“了”字,第二句又有一个“了”字,第三句又有一个……这不就成了“了”字会议了吗?又有时候,一句话写了五十多个字,念起来喘不过气,我就把它切成二三短句。这样边念边写,可以叫做“出着声音”写作,既考虑了文字通顺与否,也知道了人家听起来爱听不爱听。我希望大家多听听广播,特别是每天中央广播电台的联播节目,他们把词句安排得很好,既通俗现成,又有声调之美。

我们的传统戏曲中,有很好的节目,但词句往往粗糙。找些作家帮忙修改修改吧,又不容易,因为有些作家,不懂言韵。我曾提议,把愿意搞戏曲的作家调到北京,学学古体诗词,这计划可能实现。

毛主席的著作里,常常引用一些典故,我们往往不懂,也不知出自何处,这是因为我们知识不够。希望大家能使古文成为创作白话文的助手。

其次,要要求自己能写出风格来。我们大家写的东西很多,但往往是一个味道。无论艺术的那一部门,没有独特的风格就不能出色。风格需要怎样形成呢?我认为:首先写作品不是泛泛的记录。假若我们只跟在劳模身后追问:姓甚么呀?哪里人哪?多大岁数呀?告诉我几句地方话呀……记下来以后就进行写作,大概不可能写出好东西来。不经过自己思索、创造出来的,就不会有风格。要出语惊人,就要表达出自己的感情,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笔调。这样的文章才会是独具风格的。

这里又联系到提高思想水平问题,如果作家本身思想水平不高,和别人想法一样,怎么能写出高出一等的作品呢?

同时,也要提高艺术表现能力。说相声需要先找到“底”,否则就下不了台。写文章也一样,要先找到“底”再下笔。我们都有这么个经验,写一篇文章,开了个头不行,再开一个还是不行,写到中间,废话也还不少。假若我们找到结尾是什么,写起来就有个目标了。所以弄清了结局是什么,再从头写,就不会绕湾子了。也可能原需三千字的文章,用一千字就可以写成了。好文章是从它开头的第一句就使人感到有玩艺儿,愿意读下去,而且感到前后呼应,越读越舒服。一篇文章写了一万多字,光引证别人的就有九千多字,一会儿是杜甫怎么说的,一会儿是苏东坡怎么说,人家都说过了,何必我们再说呢?写文章要争取与众不同,我的想法、看法、写法与别人的不同,这就是风格。风格又主要表现在文字上。我们要有这样雄心:自己既是思想家,又会运用文字,要认真的想,又表达得极好。泛泛的形容不要用。最好的散文不一定处处形容。假如要形容,那就要惊人独创。因此,就需要多知多懂。要知道写一篇文章是需要多么多的知识啊,《战争与和平》如此,《红楼梦》也如此。《红楼梦》中为表现贵族生活的奢侈,把吃什么,穿什么都写出来。我特别感到我们今天新诗与散文中的形容太单调枯窘,这就坏在我们知识不丰富上面了。我们须深入生活,这是必要的。同时,还要把生活面打开,不要老追逐着一个人,一件事。文学工作者必须多知多懂。也要学习中外的古典文学作品。

主席让我谈谈自己的写作经验,在这方面我没什么可说的。假如说我有一点长处的话,那就是每天动笔,每天写。我的事情很繁,社会活动也很多,但无论怎样,除非万不得已,总要抓住时间写作。这里也有一个毛病:往往对一件事物没深入了解就写,所以写出来的很肤浅。发表的也太多,有些作品还很不够成熟。

我觉得写作总是练习,发表不发表并没关系,写的不好应该扔掉。古代诗人有到处题诗的习惯,这有坏处:把人家好好的墙壁都乱划拉了。可是这也说明一个道理:既是文人嘛,就应到处、随时写作。写得多,有的发表了也有的扔掉,就是今天扔掉的,说不定将来那篇文章中还会用得上,而且很好。所以说工夫总是不亏负人的,下多大力量就收获多少。另一方面,我什么都写,多方面下工夫。鼓词、相声,——什么也写。这样写作,能够多交朋友。因写相声就认识了相声演员。自己不高明的地方就会受到指正,这不是有很大好处吗?比如写喜剧台词,如果能学学相声演员怎样掌握语言的分寸,技巧,效果就会好。我写的多,什么也不专,这不足为法。但因方面多,也得好处。

我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写新人差,写旧社会的人好些。这是因为接触老一辈的人多,对新人只是浮光撩影,抓不住。今天一切都在发展,人也在迅速变化,我们熟悉千百个工人才能创造出一个成功的工人形象,熟悉千百个农民,才能创造出一个成功的农民形象。我对新社会的生活不够深入。

不要认为我们服务的地方(机关,学校……)就没有什么可写的。只要深入就有的可写,这样做,也会使我们写作的题材丰富。不留神观察,才会感到没的可写。我们不仅要有生活根据地,更要多熟悉人。要多交朋友。在朋友中间做个好朋友,才能听到心腹话。熟悉人不能急,要把线放长,多多积累,正因为对人不够熟悉,所以有些作品中,光有事而没有人。

要勤,要不怕累,写了改,改了再写,实在改不好也不要泄气。本事是从勤学苦练中得来的。

初学者可以做个学习规划:可以从写日记开始,把自己看到的东西,能最简单地、如实地记下来,就是本领。日积月累,这就是宝贵材料。这样的练习就是记录生活,是创作的原材料。

某些青年作家,写了两篇东西以后就再也写不出来了。这不奇怪,因为他积累的东西就够写那两篇东西的。积累的少,写的就不能多。如果一个人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什么也不爱,什么也不积累,而只想写出东西来,怎么可能呢?

一个作家要爱生活,爱生活的各方面,当然对敌人是要憎恨的。我的意思是不要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我们要生气勃勃,热受祖国,热爱人民,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对一草一木也要穷其究竟,博闻广见,作个多才多艺的文艺工作者,写出出色的作品来。

载一九六一年《草原》九、十月号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