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余老师推荐我读汪曾祺先生的《在这个世界有所爱》一书。翻开这本书,发现语言并不华丽,读了以后却回味无穷,平淡之中亦显真情。 特别真实。著名记者柴静说:“真实自有万钧之力。”汪曾祺先生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中,书香门第。从小虽然没有锦衣玉食,但生活条件在那个兵荒马乱、物质匮乏的时代,已经是很不错了。他在书中多次坦白了这一点。其实,他算不上一个发奋苦读的成功例子,反而是因为家境富裕,不必为生存而奔波,所以读了许多书。他也应该意识到了,但他不顾所谓的“禁忌”,在文革的重重压力下,把自己的出生和背景写了上去,这说明什么?他并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不畏黑暗,他是一个真实的人。 特别生活。汪曾祺先生学识渊博,但他没有写那些故作高深的文章,相反,他写的文章题材都源自于生活。读完整本《在这个世界有所爱》,语言着实不华丽不艰涩,却给人一种无处不在的亲和力。在看“舌尖韵味”时,我一边流口水一边记录感受:“汪曾祺先生写的每一种食物,都从香味、味觉和做法三个角度来写,说明他是一个极其用心的‘吃货’。”他在书中提到自己什么都吃,从凉拌苦瓜到生吃螃蟹,从生吃葱蒜到拼死吃河豚,从容不迫娓娓道来,如涓涓细流流进读者的心间。充分体现了他的整个“舌尖韵味”的中心思想——人的口味宽一点,都去尝尝。食物如此,文化亦是如此。 隐去黑暗发扬光明。翻看整本书,你会感觉汪曾祺先生的一生都很顺畅平静,没有崎岖坎坷。但真的是这样吗?不知大家在阅读时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汪曾祺先生说他最悠闲的时刻是在北方马铃薯基地画土豆。一个作家画土豆干什么?我查阅了一些资料,一下子就被震惊了,这段时期是中国知识分子遭受最残酷最黑暗最不公平对待的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文革期间,多少知识分子受不了羞辱而自杀,像老舍先生、傅雷先生等人自杀,中国倒退20年的灾难,怎么轻描淡写几句话淡淡带过呢?他也是被陷害的被批判的人,但他有借着文字骂文革吗?没有!而且写这件事情时一如既往的平静、从容。为什么?因为他心境平和、随遇而安,他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合上《在这个世界有所爱》,似乎看到汪曾祺先生在书中告诉我的一个道理:在黑暗中保持平静的心,随遇而安,始终相信并期待光明的到来。热爱生活,享受一切黑暗与低谷,光明与荣耀。人生一如心电图,如果一帆风顺,你就离死亡不远了。 相信一切美好的事物,并让它们陪伴你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