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吃饭离不开筷子,因为简单,所以人们不会将它与“国粹”这个词相连。 国粹,是中国文化最精致的一部分,每一种国粹都存在着文化,有其根源。实物国粹,或多或少都有复杂的工序。诸如瓷器,从选土开始,历经塑形、煅烧、着彩等20余道工序,培烧几旬方能制成;茶叶,从采摘到成品也十分讲究。 随意挑选一段木料和竹片,截取两段,打磨光滑,略一冲洗,就成了一双筷子。简单的构造,随意丢弃的地位,与国粹如何相衬呢? 真正有品位的中国人,往往更注重于技艺本身,而非华贵的食器。于是人们专心研究厨艺,而非制作更精美的食器。他们将自身的一切才华精力注入厨艺里,他们追寻的是内敛的技艺本身的美,而非华贵的外在形式。简单的筷子却蕴藏着、承载着不为形式所惑,专心致志的复杂的工匠精神。 于是,在这辽阔的土地上有了各大菜系无数菜式的争奇斗艳。各式菜型代代翻新,各种新菜层出不穷,构成了中国的食文化。但筷子,却从未有过大的变动。纵使曾有人为筷子镶金佩玉,但也被淹没在历史中。至今素黄色或者黑色的没有花纹的筷子仍为主流,纵使时光流逝,筷子仍保持着最初的模样——与最初我们的祖先从神木上折下的那两支别无二致。它承载着的精神,跨过三千年,仍历久弥新。这,是中华文化的根。 正是因为这种精神,当商纣王命人制作象牙箸时,箕子才会感到国运不久而忧心忡忡。 两只筷子,齐头并进,不分彼此,共同协作,才能将食物夹进口中。筷子所承载的不仅于此,随着文化的发展,筷子融入了更多的意义。 在汉朝以前,天仅仅是一种信仰。而自从汉武独尊儒术以来,“天”便成为了儒家的天,也就是儒家思想。在儒家思想的潜移默化下,筷子也审时度势,收起了锋芒。先秦时期,筷子大都是尖头的,慢慢地,它被磨顿,变得圆润,正如儒生们将手收入加长的袖子里那样,失去了攻击性。于是在饭席之间,人们收拾了争斗之心,气氛变得和睦。人们将原来分开的各自的案拼接成桌,将原来分开存放的菜肴并成一大盘,仅留下了各自的碗和筷。 因为用着各自的筷子,却享用着同一份菜,无形之中,筷子串通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灵。因而在筷子连通的“礼”的背景下,人们会不自觉地放下防备,展开谦和的交谈。 在这样融洽的气氛里,即使是萍水相逢的他乡之客,也可以像故人一样言笑晏晏。筷子与餐盘偶尔的敲击声,就是交谈甚欢的证明。在筷子的连通下,在筷子的敲击声中,天南海北的人相聚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分享快乐与悲伤。中华民族被中华文化的根紧紧联系着,拥有了无与伦比的凝聚力。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筷子,无论在世上的哪个角落,无论过着怎样的生活,中国人都绝不会忘记筷子,也绝不会忘记筷子上承载的精神。因为这是中华三千年文化的根。文化的精髓,早已渗入了国人的骨髓和每一寸灵魂,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所谓“大道至简”。它简单的构造,正启示人们应该追求更本质、更纯真、更和谐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