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严歌苓有一句经典的话:“开成花灾的玫瑰不是灿烂,而是荒芜。”这引发了人对于“满”与“缺”的思考。有人追求“圆满”,有人享受“缺失”,关于如何正确处理两者关系,我想我们不如用心品味“留白”的艺术。 在美术创作中,留白是画家有意留下足够的空白来巧构画面,使画作灵动多姿。中国画创作便有“计白当黑”的技法;在文学艺术中,留白是为读者留下深入思考的空间,常能提升作品格局于无形。海明威的创作就遵循“冰山理论”的原则。 其实不仅艺术,举目远眺,观大千世界,又何来真正的圆满一说?光中有影,影外有光;水满则溢,月圆则缺。黑与白,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割裂式关系。当我们深入体会生活,就会明白,“满”是臃肿不堪,“缺”是空虚无度,唯有懂得留白的人生,才会尽显生机活力。 现代人常盲目追求“圆满”的人生,殊不知“满”是一种毫无生气的饱和状态。偏偏功利主义的黑云又早已笼盖四野。“圆满”与“成功”挂钩,“成功”与“金钱”划等,铜臭味的风雨最终浇灌出贪婪而自私的灵魂。从此,责任可以缺失,道德可以离席,灵魂允许出丑。在某个四下无人的屋里,人们是否会感觉到“两手满当当,心中空荡荡”? 简?所著《私房书》中有言道:“我把自己摊成稿纸,让岁月来点苔。”只怕有人早将生命填成饱和,再无点苔的空间,也失去了再创作的可能。与其待垂垂老时后悔,不如让我们现在停下播种玫瑰的手,为自己的心灵留下一片空地,此后如被花刺所伤,我们尚可于此休憩。 学会“留白”,需摆脱“唯利主义”的桎梏,需暂时放下手中繁琐的人生版图,在深度阅读中提升思想境界,在为人处事中学会沉稳理性,在拥抱自然时感受鸟语花香。在某个静谧的夜晚与自己促膝长谈,最终与自己的缺陷和解,与长久的孤独做伴,让曾经的苦难都变成熠熠星光,照亮你前行的路。 一如陶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一如东坡“携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一如丰子恺“幸有我来山未孤”。会享受人生、苦中作乐的人,从来都是懂得“留白”艺术的人。在浮世喧嚣中留下心灵净土,在火树银花处留下真理长空,生命版图由此拓展,灵魂阅历由此提升。 “构筑精神的高地,留存理想的底色,才有灵魂的原野郁郁葱葱,文明的河流碧波荡漾。”《人民日报》如是道。那么,去品味“留白”的艺术吧,去体悟盛大世界的缤纷吧。待“于无色处见繁花”之时,生命之树定会葳蕤而长青 [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