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正门前有一条街道,街道两旁挤满了各种店铺。这些店铺最大的不过15平方米,主要卖面和套饭;最小的是一家卖烤串的店,店铺只能容下两三个人和一张桌子,毕竟老板多数时候都是占道经营,店面只能算作“后厨”。还有文具店、烧饼铺、饰品店、副食店……总之,能满足学生日常生活需求的都挤在了这条街上。(紧扣街道地址,总结街道特点) 每周日下午5点左右,同学们返校,这条街道便迎来了一周之中最?闹的时候。这里有个有趣的现象,拥挤的人流分为两大派,一派是住读生,一派是走读生。(人物刻画)你看,像大款似的、满心欢喜地在店里钻进钻出的通常是住读生。因为那个时候大家兜里都揣着一个星期的生活费,是最富有,也是最阔绰的时候——看到好看的本子,买一个;看到好看的头绳,买一个;再去副食店把一个星期的“存货”备齐,然后再跑到烤串店去撸几串,最后还要去奶茶店打包一杯奶茶。“肉足茶饱”之后打一个响亮的饱嗝,背着满载的背包,心满意足地踏进校门。与那些火急火燎地赶在进校之前潇洒一回的住读生不同,走读生更像是江湖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他们不仅知道哪个店哪些东西好吃,更和老板有了“交情”,招呼一句便可以赊上一回账。所以,这个时候,他们是不屑于去挤堆堆的。这就跟北京人不去挤故宫,重庆人不去挤洪崖洞,厦门人不去挤鼓浪屿一个道理。 上课铃声响起,刚才还喧嚣着的街道顿时安静下来,给人一种繁华过境的落寞之感。偶尔有一声摩托车驶过的引擎声,也很快消逝在了小街尽头。(环境烘托。)夜灯初上,老板们有的坐在门口抽起了烟,有的端着碗“刨”起了饭,有的则互相串起了门……这时的小街仿佛又充满了生活的诗意。 不知过了多久,放学的铃声响了。晚上放学时的铃声和其他时候的铃声都不一样,选取的是古筝曲。古筝的声音婉转轻快、通透明亮,映着月色,显得更加悠远。走读的孩子们三三两两地出了校门,散在烤串铺门口,原本安静的街道又动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