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班有48名同学,每个同学都有属于自己的学号,而我们最喜欢的却是那位“49号”。你也许会问,我们班不是只有48个学号吗?怎么会有“49号”呢?嘘,这可是一个秘密呦! 你瞧,大课间时,“49号”和我们一起在操场上玩耍;放学后,“49号”给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辅导作业;上课时,“49号”就像“墙头草”,一会儿说甲方说得对,一会说乙方说得对。 你们知道她是谁了吗?没错,她就是我们的班主任----朱老师。 还记得那时一个冬天的早晨,窗外的松树都披上了雪白的外套,我冒着鹅毛大雪走进教室。放下书包,我静静等待第一节语文课的开始。“叮铃铃”,上课啦!朱老师捧着热水袋走进教室,随即,她拿了一张板凳坐了下来。我不禁心生疑惑,“朱老师以前都是站着给我们上课的,今天怎么一反常态了?”后来我才知道,那天朱老师的肚子很痛。虽然她的身体不适,但她还是用那饱满的热情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篇课文。她先连起来讲一遍,再用那动听的声音这样说道:“樟树拒虫,蓬蓬勃勃,能永久保持香气。宋庆龄也像樟树那样一身正气,令敌人敬畏。人们在樟树前留影,其实是表达了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 听完这节课后,我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不仅为了宋庆龄的精神而感叹,更为了朱老师的敬业而感动。 朱老师曾告诉过我们,“书中自有黄金屋,富有诗书气自华”。正是因为这句话、这个人,让我爱上了写作,爱上了阅读。 朱老师,您用心血把一个个不懂事的小孩子,教育成懂道理的学生。您就像那辛勤的园丁,给一棵棵嫩绿的小苗整枝、剪叶、浇水、施肥,使我们长成茁壮的小树。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朱老师,您就像吐尽青丝的青蚕,牺牲了自己的青春来教书育人。谢谢您,朱老师。您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