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美国一位著名作家曾经提出过一个问题:人的寿命在增长,可是为什么孩童时期却在缩短? 孩子们那些发亮的眼神去了哪? 我是一个极爱现代诗歌的人,犹其是儿童诗的天真浪漫,异想天开。还记得那天,老师布置了一个“用几句话描写夏天”的任务。我有些兴奋——这不便是写儿童诗的任务吗?我写下“夏天还在窗外向我眨眼睛”时,却发现附近的人都在千篇一律地写“夏姑娘悄悄地来”。一抬头才发现这个开头与老师给的范本极其相似。 高考刚过,我兴致大发问同学:“你们以后想去哪个大学?做什么工作?许多同学都回答:“当然想考上温一中,然后进清华北大,再找份工资高的工作嘛。”低年时,曾听他们说过,他们想做超人,做漫画家……可是如今都看不到这种孩子般天真的言语了。偶尔也有几个男生回答:“我要去哈佛……”“我要去宇宙里最好的大学……”原来属于孩子的,天马行空想象,都要离我们而去了吗? 年级增高,学业渐沉,我放弃了许多我喜爱的,在我眼里有诗意的物与事。细想下来,连诗歌也极久没读了。我有些怀疑:我到底是为什么读书?同时,我的学习态度也大不如从前了。我感觉自己就如同在泥潭中挣扎的人,明知应该奋力挣扎,却又任由水草将我往深处拉去。 偶然又翻起诗集。在诗歌当中,那种快乐的,轻飘的感觉又回来了。在诗歌的背后,我看到了一个对生活满怀热忱的人。而诗集洁白纸张映着的是一个重新愿意用仪式感对待明天的孩子。我要做一位诗人! 我终于明白,比分数更重要的是明白分数意味着什么,是一个对生活拥有一腔热情的孩子。我要做一位诗人! 后来我也明白,原来分数只是一个附赠品,只是在追求自己所喜欢得,快乐学习过程中的附赠品。 孩于,那双发亮的眼,能否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