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不重要,终点才重要
46岁时,张俐娜还只是武汉大学化学系的一名讲师。有一次,她到日本访学,看见日本的科技水平竟然那么高,她心中很着急,便萌生了科研报国的念头。
回国后,张俐娜开始涉足科研领域,准备组建自己的研究团队,这令她的朋友和同事大吃一惊。科学研究离不开长期积累,不少人穷尽一生,依旧一无所获,哪是一个将近50岁的人说干就干的呢?有人委婉地劝她“不要冲动,科研难出成果”,也有人私下嘲笑她“异想天开,白日做梦”。但张俐娜心意已决,坚定地表示:“我不怕晚,不怕难。”
14年一晃而过,60岁的张俐娜仍专心跟纤维素死磕。朋友们不解地問:“你已经到退休年龄了,何必这么拼?”张俐娜神采奕奕地答:“我对研究的激情和热爱可没到退休的时候!”她夜以继日地进行了上千次实验,迎接了无数次失败。她一路攻坚克难,直到2011年,终于发现纤维素和甲壳素可以在尿素、氢氧化钠和水的混合溶液里低温溶解,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这一原创性科研成果被科学界誉为“神话般的故事”,张俐娜因此获得了国际可再生资源领域的最高奖——美国化学会安塞姆·佩恩奖。
46岁尝试科研,71岁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俐娜是大器晚成的代表。正如她所言:“笨鸟先飞固然最佳,但知道先飞的笨鸟并不多。其实,只要愿意以勤补拙、刻苦钻研,晚飞的笨鸟,同样能飞得高、飞得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