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多年未写过读后感了,一来没这习惯,二来常乐于懒散,便是想写也下不得笔的。然而今天我却要破例了。我读贾平凹,读出了我们这一代人的不幸。 关于苦难,我们的父辈比我们更有资格谈论或用之于说教。尽管我仍不认为困境一定可以成就人才,但如今我万分相信苦难能够磨砺一个人的意志,锻造一个人的坚强。于是当我体会着平凹的文字并感慨系之的时候,当我终于流下眼泪的时候,我明白了作为一个优秀的作家,他应该怎样给予这个社会以超越人文的关怀,怎样赋予他的作品以震撼人心的力量,怎样让无数读者感受到最为原始并生动的艰苦,怎样蔓延开无比广博的爱来包容世间万物并涤荡人类的灵魂! 这并不是夸张,这些都只有当你真正深入到作家的作品中时才有可能体会得到。它甚至需要你真切地领悟作者的所有意图甚至需要你走入作者内心与之进行长久而细腻的对话。我庆幸我今天可以走到这一步。我读王小波,读余华,读钟阿成--读一切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与我们最为接近的作家时所一点一点积累下来的凌乱感受全部清晰地杂糅于平凹的文字之中。它们风格迥异却无一不向我展现开一幅真实而深邃的场景。上山、插队、下乡、啃野菜、入牛棚,他们见证了那个我们连想象时都不可触及的时代的存在和黑暗。于是他们用笔向我们袒露了那个时代在他们心中烫下的久远的烙印,他们等血凝了痂干了还要将丑陋的疤生生揭掉向我们展示血淋淋的现实0--他们这样做究竟为了么? 我并不急于寻找答案,我知道只有当我们具备了一定程度的成熟之后才可能对他们的用心作出真正客观的体会和判断。但如果我现在一定要讲,那么我几乎可以断定,这是他们为我们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他们认为有必要让我们了解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近乎荒诞的悲剧。那个时代给他们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以致于稍作回想便使整个十年栩栩如生地展开然后缓缓流淌。他们用纸笔铺就了一条通往历史的道路,让我们沿它走去。他们要告诉我们的是坚韧而不是懦弱,是真相而不是谎言。 而我们呢?我们在动荡过后的又一个十年才呱呱坠地,我们生在这个光明的社会里理直气壮地索取无尽的幸福,我们看不到盛世脚下的血泪、繁荣背后的伤痕,我们终日无所事事地标榜自己是中国的未来--那我们是否有这个资格?我并不赞同人一定要经受苦难,但我坚信人想成长就一定要对它有所了解。我们实在需要广泛地阅读和严肃地聆听父辈的讲述,这是我们走向成熟和健全的必由之路。可是我周围有太多的人被安逸浸泡得软弱无力甚至病态。他们沉迷于游戏、网络,他们无缘无故地装模作样、忧郁寡欢,他们对中国的不要说是悠久的古文明就连近代的屈辱都置若罔闻。我不能断言他们会荒废一生,但我绝不敢期冀他们会成为今后中国的脊梁!我们的父辈用审视的目光关注我们的成长,就是要在如今,在我们多少具备了可以辨别好坏的基本能力的时候,告诉我们本来不该发生的一切,以把我们警醒,把我们锤炼。而我们必须拥有直面这些的勇气,在了解之后冷静地思索,在思索之后果敢地行动,惟有如此,我们才有可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对中国负有怎样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