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恕,首先要有一座剧场、一个舞台,以及两个角色:一个是犯了错的罪人,另一个是受害者。不可能也不应该有第三者的存在,因为没有人可以代替罪人请求谅解,也没有人可以代表受害者施予宽容。 舞台上的第一句台词是“对不起,我错了,请原谅我”。这句话有意思的地方是它本身就是一种冒犯,说出这话的人正打算占用对方的宝贵时间,打算发表演说以坦承自己的罪行和犯错的原因。何其斗胆?他竟以为对方受害之后还得暂缓怒气,腾出时间来聆听自己?一个犯了错的人有什么权利要求这样的空白呢?所以这句话“对不起”一开始就是个错误。 因此,在一切请求宽恕的剧情上演之前,祈求宽宥的罪人先以再度的错误来说明自己的身份:“你看,我又错了,我果然就是那个犯罪的人。”而他那句开启宽恕逻辑的“对不起”,就有了双重的意义;表面上是要为自己曾经做过的事向对方致歉,底下却同时在为这句话本身道歉。它一方面自大地侵犯了对方的时间,要求对方给予耐性;另一方面则立刻为了这个侵犯认错。 宽恕舞台上的第一句台词“对不起”的真正意思,就是“对不起,请原谅我占用了你这一刻的时间,也请原谅我这么无赖地烦着你,要你听我接下来的话”。 如果受害者愿意停留并且倾听,道歉和宽恕的条件才得以具备。但要是对方不顾而去,没有任何响应也不愿响应什么,宽恕的剧场就要草草落幕了。剩下的罪人没有灯光照射,站在黑暗之中,带着一条新增的罪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