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美图 让心灵有个宁静的港湾 www.yueduwen.com
当前位置: 悦读文网 > 散文 > 散文随笔 >

端午时节粽子鲜

时间:2017-06-01来源:悦读文网 作者:史庆友 点击: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在祖国各地因传说不同,庆贺的方式不也一样。但随着被确定为“小长假”,端午节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我居住在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我们这里蒙古族比较集中,端午节有许多习俗。现在想想还真很有趣!

不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端午时节吃粽子。

在我们的家乡端午节要吃棕子,还要在粽子锅煮鸡蛋。家乡的粽子制作是比较复杂的。主料是大黄米(一种叫黍子的农作物去皮)及少许江米。先将米淘洗干净后放在大的泥盘中浸泡一周以上才能用,包的时候要将买来的粽子叶用开水煮透,放入冷水中清洗,折迭成三角型,这防止米粒从角上露出去,在角上人们常常再放上红枣,虹豆、红小豆,芸豆、绿豆、芝麻、葡萄干等,集红黄白绿于一体,外观美丽大方、犹如一个精美的工艺品。放冷水中加猛火煮,水沸后转入慢火2小时以上方能出锅。在煮棕子的锅里要煮鸡蛋,棕子锅煮出的鸡蛋外观草绿色,剥开皮里面的蛋黄都显得草绿色,别有一番风味,香气满口。

家乡的大黄米可是一宝,是用我们地区一种叫黍子的作物磨皮而成。由于黍子有粘性,色黄,人们又称黍子磨成的米为黄米。但是在我的记忆中,特别是上个世纪60——70年代,端午节吃粽子可是一件十分为难的事。那个时候的人们是坚信“阶级斗争是纲,其它都是目”,每天的主要精力都是搞阶级斗争,有哪位农民要是种点黍子、江米,红小豆、绿豆、芝麻等产量低的作物那是要挨批斗的。再者说那个年代市场物资极其匮乏,谁也弄不来粘米、粽子叶。巧妇人难做无米炊,没有包粽子的主料,上哪儿去吃粽子?

你还别说,在我的记忆中,初中毕业后的第一个端午节吃过一回粽子,现在想想,那滋味可真香,不是那粽子的原料好,而是物以稀为贵,因为在这只前我没吃过,也不知道还有粽子这一美味。那次吃也只是尝了一小口,原因很简单,太少,粽子是邻居五姑送给的,只两个。五姑家的粽子来的也不容易,是五姑的丈夫给生产队去南方养蜂,在南方换回点江米及粽子叶,才得以吃上粽子。

在我的小时候,端午节吃不到粽子,但妈妈必须给我们煮几个鸡蛋,那个时候由于家庭养鸡是资本主义尾巴,谁家也不能多养,也就3——5只。母鸡儿下几个蛋还要用来换灯油、食盐,过端午节妈妈能给煮上几个可是不容易的事。我们通常是舍不得吃的,要留着。每天要拿出来闻闻。有时候还要与小朋友做一种撞鸡蛋的游戏。比谁的鸡蛋抗撞,最后也没破的那个鸡蛋被称为蛋王。更舍不得吃的。要留着,往往是留到臭了不能吃了为止。在小时候撞鸡蛋现在想想真的很开心:不是谁的鸡蛋最硬,撞不破,而是谁的心眼来的快,在撞的时候,往往是鸡蛋还没接触,手的其它部位早已撞在了对方的鸡蛋上,熟的鸡蛋更好破。

现在好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大变化,物资是极大的丰富,人们想吃什么市场上是有什么,粽子再也不是稀罕东西了,端午节吃粽子再也不是必须的啦!但在老人们心中,那些传统节日美味,还是不可少的。每年的端午节姑姑总都会让表弟为我送些姑姑亲手包的粽子及撒养的本地遛达鸡下的鸡蛋,不是图别的,一是自家包的粽子味正,二是自家鸡下的蛋没任何污染,营养丰富。其实这些都是借口,重要的是姑姑对我的一片深情,是爱在作怪。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来临的今天,写了这篇拙文,一是对过去的生活是一次回顾,旨在告诫朋友们,好好的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吧!更重要的是通过粽子话题,告诫朋友,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发扬光大,在物质文明的同时,让精神文明之花开的更加鲜丽!。

端午节,在我的心中常过常新!(史庆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柬埔寨散记(之一)

    知道柬埔寨是在上中学时从地理课上知道的,但那时只知道柬埔...

  • 海岛血泪

    国家公祭日,牢记血泪史。在纪念南京大屠杀国殇之日的特殊日...

  • 家乡的松树

    最近读到唐代诗魔白居易的《栽松》诗: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

  • 散文:春天的嫩芽(褚化冰)

    散文:春天的嫩芽 文ㄍ阳光柔剑 一棵埋在泥土里的嫩芽,经历了...

  • 那些旧笔记本

    这些旧笔记本,保存时间最长的整整半个世纪。最旧最小的,原...

  • 醉在烟雨桂花里

    一个湿漉漉的九月,阴天,湿云,凉风,薄雾,秋雨淅淅沥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