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到城里以后,很少看到向日葵,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减退了对它的记忆,那些刻骨铭心的过往反而在心头时时萦绕,挥之不去。 过去大集体年代,家家户户都有“自留地。”就那点为数不多的自留地,大家都把它当做命根子去作天大的指望,母亲也是如此。 从我有记忆起,家里自留地就在湾里叫杨麦咀的地方。一块挨着堰旁边,好浇水,母亲就把它专门用来种蔬菜。另一块就是离水源远一点的严西湖岸上,面积稍微大一点。不过那块地很有优势,因为有一边接壤道路很方便,容易下地干活,由于浇水不便,就安排种旱庄稼。 那块地一般种棉花或者红薯,周边就种向日葵,套种的目的是为了节约地。种向日葵,母亲的打算是为了过年来客人,大家坐在一起嗑瓜子,有吃有笑显得热闹。就母亲的话说:“那是遮脸,免得客人瞧不起。”不过种向日葵远远不止这些,还有母亲心中的一种向往与追求,那就是母亲的精神寄托了。 以前是怎么过来的,说不清。到我十二、三岁时,就知道观察一些事。并且在母亲种地时还可以帮些忙,即便帮不了多少,和母亲做个伴也是好的。因为那块地的右前方是一片祖坟山,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或者是阴雨绵绵的时候,一个人在那里种地,多少有些胆怯。那时,我常常看到母亲一个人起早贪黑在地里忙不停。后来渐渐地就跟着母亲一块下地。一次,母亲忙得满头大汗还抬头笑眯眯地说:“到底女儿长大了,跟着我一起做个伴,胆子就大些。”因为那时父亲经常在建设工地,很少在家。家里一切都是母亲担当。可想当时母亲的心里有多重的压力,该是多么苦,仅仅只是陪伴,母亲就感觉那么满足。 到我十三岁那年,母亲和往常一样,还是把那块地种棉花,周边按等距离地点种向日葵。我就跟着母亲一起,她点一蔸,我就学着盖好一蔸,就这样,可以节省母亲一些力气和时间。母亲说:“一人不抵二手,两人快多了。”母亲边干活边跟我说:“从小学勤快,馊懒死好吃,长大没出息。”母亲的唠叨还真的记在心里去了。后来母亲只要下地,我就跟着一块去,因为我是家里的老大,帮母亲也是应该的。 种好的向日葵种子,过上半月左右,就看着幼苗生起来了,母亲格外精心呵护,她把幼苗的周围包个土包子,说是护苗。后来母亲就时不时从粪窖里挑粪去上肥。母亲说:“庄稼一支花,全靠肥当家。”再过上半月,小小的幼苗在眼皮底下看着长到尺多高。叶子也撑开了,嫩嫩的淡淡绿,感觉想狠狠咬一口才痛快。看着它们的长势,即使累得满头大汗,但母亲脸上仍然挂着笑容,可想母亲该是报以多大的希望! 在向日葵长到一米左右高时,就开始结出小小的葵花盘,盘的周围开满金黄的花,嫩嫩的黄樱子,柔爽柔爽的,就像一张张愉快的脸,笑得那么灿烂。最奇特的是:太阳东升,它就朝东,太阳偏西,它就朝西。这样一个微妙的变化,让人不可思议。 为了节约地,母亲在地头种了一窝南瓜。南瓜几乎和葵花一起开花。记忆中,那窝南瓜长势非常茂盛,一窝蓬蓬满满大大的叶片,牵出根根藤子,藤子的栉栉处开花,呈喇叭形,雌雄分明。按科学道理,需要授粉。那是夏日的一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母亲就叫醒我:“林儿起来,我们一起到地里去给南瓜授粉。”听得母亲的话,我翻身起床,梳好辫子,抹个脸就跟着母亲一起跑。 沿途长满草的泥泞小路都是露水,我们光着脚丫,刷刷刷地不顾一切,急匆匆地三步并两步前行,管他踢不踢脚,也许在农村是一种习惯。大约十几分钟,就到地里了。到那一看,惊叹了!整个向日葵清一色全部面朝东,朵朵葵花盘就像对着东方开怀大笑般地那么快乐自信,而且米把高的它们,就像解放军排列的队形那么整齐,雄赳赳气昂昂地环绕着地的一圈,母亲也惊呀地叫出来:“哎呀,真好看!”随后又三步并做两步跨到南瓜窝旁边,摘下一朵雄花接上一朵雌花,然后扯一根细细长长的草把它们松松地稍微缠一下就行,母亲边做边教我说:“不能缠紧了,否则就把花给缠断了。”我也学着母亲,缠了一对。很快就授粉完了。这时母亲随意走到向日葵中间看看,当时,我看到母亲齐耳的短发,又浓又黑,皮肤饱满,双眼皮,身穿一件樱蓝色的上衣,脸上露出微微的笑容,一口整齐的牙齿,容光焕发,美丽极了。当年母亲刚刚三十出头,也是一个女人一生中最美的时光! 站在地里的母亲和我朝东方望去,看着那轮红日从遥远的山凹慢慢升起,映出东方半空红霞,很快如大红灯笼般地跳出山凹,悬挂着,红彤彤的,又很快放射出万丈光芒,普照着绿油油的大地,严西湖与连绵起伏的东南山相交辉映,瞬时湖光山色,再瞧周围,田野的禾苗郁郁葱葱,顶满露水的苗尖歇满了蜻蜓,不远不近处,紫气腾升袅绕,在晨曦的照射下,五颜六色,泛出无数闪闪金光,在湖面上飘然,粼粼波光,缱绻着一地难以复制的绝色,那一幅大自然风光镶崁在家乡的一角,叫人叹为观止! 尽管景色那么美,我们却没时间去欣赏,母亲急切地催促我快回去做早饭。当我们回到村头,队里有线喇叭开始广播,传来播音员亲切的早上问好声,随即播放一支《社员都是向阳花》的歌曲:“公社是棵长青藤,社员都是藤上的瓜,瓜儿连着藤,藤儿连着瓜……。”那首歌欢快,激情,流畅,十分鼓舞人心,听到歌声的母亲心情格外舒畅。 母亲理解为社员都是公社瓜藤上的瓜,每个社员就是向阳花。怪不得母亲那么钟爱向日葵,肯定她认为社员都像向日葵向着太阳那样向着共产党,在母亲精神境界里就是如此。那时母亲是年轻的共产党员,她对党的感情特别深厚。尤其是解放后“男女平等,”让母亲扬眉吐气。到如今在我家神龛墙的那一面,还挂着毛主席的像,两边的对联上联是:“翻身不忘共产党,”下联是:“吃水不忘挖井人。”横批::“共产党万岁。” 那年,到向日葵长到一米多高时,母亲将它们用一根根细竹篙绑起来,防止暴风雨把它们吹倒。一天晚上母亲在生产队放工回,就抱着一捆细竹篙叫我一起去。当我们一去,所有的向日葵都面朝西,这也真奇怪。在我们一根根绑的时候,母亲饶有兴致地给我讲一个当年外婆讲她听的故事,说是:“在远古时期,有一位姑娘长得很漂亮,但是备受后娘的虐待,一次在打她时,一不小心,打在了自己女儿的身上,后来她气急败坏地将这个姑娘的眼睛挖掉,还恶狠狠地将她推出门外,不久姑娘就死去,后来湾里人帮着埋在了一个高高的山岗上,不久在她的坟墓上长满了如向日葵般的野花,始终向着太阳,象征着姑娘向往光明,厌恶黑暗。后来有心人就将它培植成如今的向日葵并流传至今。”当时听母亲一讲,心里直发颤,感觉那姑娘好可怜,难怪母亲那么喜欢向日葵,原来在她心中还有一股浓厚的怜悯心,种好向日葵,也寄托着对那姑娘的哀思,更能体现母亲如此地心疼我们。在母亲的心里,始终把我们当成她的心肝宝贝样的爱护,生怕被人欺负,尤其是我们女孩,长大成人后,还在母亲百般呵护中,一切衣食住行,都被母亲照料得井井有条,这让我们对母亲感恩不尽。 那年向日葵在母亲的精心栽培下丰收了。每个葵花盘都是厚厚大大的,剥下的葵花籽装满一麻袋。到过年时,母亲在土灶大锅里用沙炒,炒好了又用布袋装好,以免受潮不好嗑。真的过年家里来的客人都吃上了母亲种的葵花籽,大家围在一起谈笑风生,议论着国泰民安的大事,议论着社会主义好的大好形势。说去说来说到葵花籽颗粒大饱满,吃在口里肉头头的。母亲听了笑呵呵地说:“感谢党,感谢毛主席,不是政策好,哪有我们女人登上大雅之堂与男人一决高下,这比过去兵荒马乱的年代不知幸福到哪里去了!” 是啊,备受封建社会欺凌的母亲,总有对党诉不尽的感恩之情! 母亲一生对党的感情那么淳朴,真切,纯厚,在她心里一直都装着党和政府乃至集体。只有党和政府才是翻身妇女的依靠,这是母亲五八年作为先进生产者到北京参观学习后始终不曾动摇的观点。 母亲作为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她的思想境界一点也不比知识女性差,一生对生活的信念,对人生的追求,像向日葵那样,阳光,健康,积极,向上,这对我们下一辈起着至关重要的言传身教的作用。 母亲的一生是光明的一生,勤劳的一生,无私的一生,因为她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他人,唯独没有自己。她以坚强的人格,端庄的品德,赢得了众多口碑。 敬爱的母亲,您的恩德,我们永远铭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