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美图 让心灵有个宁静的港湾 www.yueduwen.com
当前位置: 悦读文网 > 散文 > 散文随笔 >

情寄东山垭

时间:2017-12-07来源:悦读文网 作者: 郝坡邨夫 点击:

每当我坐在车里,行驶在蜿蜒盘曲的310省道上,随着车子的颠簸,随着一个又一个弯道的摇晃,我的思绪慢慢穿越时空,把我带入心中一直念念不忘的东山垭,东山垭……

1982年夏季。

因多日暴雨,310省道多处发生泥石流、路基塌方,交通中断,县城每天一次通往我家乡的班车已停发。在一个阴雨连绵的下午,两个农村少年,一个十七岁,一个十五岁,迈着纤弱的步子,走在回家的山路上。这少年,大的是我哥哥,小的就是我。那时,我刚在城里参加完中专考试,因对城里不熟悉,人又小,父母便叫在城里上高中的哥哥招呼我,别走丢了。试考完了,在城里不能再住了,既没有亲戚,又要花钱,父母还要为我们操心,就是没有班车,走路也要回家,可以说我们是归心似箭。

80年代初期,通讯不发达,无法与父母取得联系。我与哥哥两人商量,先从城里坐短途车,到与家乡邻近的一个恒洲区下车,如有恒洲区到老家的车,就坐车;没有车,就要走路回老家。我们先在县城汽车站坐上短途车去恒洲区,下车后又去恒洲车站打听,有没有临时发往老家的班车。车站的人说,塌方了路不通,没有车。在失望后,我与哥哥俩人离开了这个短途车站,一人打着一把旧雨伞,背着旧书包,一前一后,没有向导,没有一个熟人,我们采取笨办法,沿着公路车子开往老家的方向走。当走到一个叫东山垭的地方时,我们已是筋疲力尽,口渴,肚饿,腿乏,实在难以举步。雨停下来了,空山新雨后,山顶上弥漫着淡淡的云雾。天快黑了,若晚上走路,看不清,又不安全,我们连手电筒都没有;要赶回老家,还有60多里山路,那是走不回去了。我们就在这个垭子路边,四处张望,想找个可以落脚的地方住上一宿。

东山垭是310省道一个重要制高点,是海拔较高的一个大山梁。路边写有简易路程数字,我们才知道,从恒洲区上山到这个东山垭有30里,从东山垭下完山路也是30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在这个垭子的半山上,我们看到了空中升起的几缕炊烟,心想,这肯定有人住。我与哥哥顺着一条弯弯曲曲布满泥浆的山间小路慢慢往冒烟的方向走,终于看到了一户人家,三间土墙房子,发旧的木门半掩半开,房前有一个小院坝,旁边还有一个草棚,好像是猪圈连着茅房。我们走近去轻轻敲门,出来一位穿着补丁衣服吸着旱烟袋的中年男子。他问我们是哪里人,想干啥。我们说了来意,自我介绍,我们老家住在山里,因下雨赶路赶不回去了,今晚想在你们这里借宿。我与哥哥恳求主人开恩,给我们提供一下方便。那中年大叔没有直接表态,把我们看了两眼,转身进屋里了。没过多久,他出来了。他说,我们这山村乡下,条件差,你们将就住吧。我们如同流浪者,哪还有资格讲什么条件呢?连说,谢谢,麻烦了。我与哥哥进屋后,看到了女主人和他家的孩子,孩子和我们年龄相差不大。经过交谈,我们知道这男子是一家之主,姓谭,在这生活居住了多年。主人的热情,让我与哥哥喜出望外,嘴里连说“麻烦了麻烦了”。主人烧起了柴火,在柴火上用吊罐子给我们烧了热水,我们洗了手脸,歇了一会儿,与我们拉起家常。夜幕已降临,主人点着煤油灯,烧着柴草,在灶上给我们煮了洋芋四季豆面当晚饭,还捣了一小碟蒜泥辣子。我与哥哥吃着热气腾腾的晚饭,既解了渴,又解了饿,身子暖暖的,眼泪似乎快要流下来了,心里十分感谢主人。晚上,与主人又说了一会话,家长里短,问我们住在啥地方,家里有多少人,父母干啥的,我与哥哥如实回答。他家小孩还与我和哥哥打了几把扑克,也算消遣娱乐了一会儿。从我小小的年纪来看,这家人家里条件也不太好,土墙房子有裂痕,屋里地面高低不平,桌椅十分陈旧,大人小孩穿着旧衣服,手头肯定不太宽裕。地处乡下,没有通电,家里用煤油灯照明。但有着山里人的实在,厚道,纯朴。看着我们走路走乏了,他们安排我与哥哥在铺着稻草的简易的木床上睡觉;夏季凉快,不用盖被子,盖了一条旧床单,我们早早地休息了。这一夜,我睡得很香;这一夜,让我一生都无法忘记。

第二天天一亮,我与哥哥就起床了,找了一点水,洗了一把脸,上了茅房,便与主人打招呼我们要走了,说了一些感谢的话,哥哥从裤兜里不多的零用钱中掏出了3块零钱,作为吃饭和住宿费用。主人再三推辞说,条件差,没住好,也没啥好的吃,坚决不收。看着主人诚恳的样子,我们就没再掏钱了;拿出身上带的笔和纸,写下我父母的名字和家庭详细住址,说有时间到我们老家去玩,山不转路转。再次感谢主人后,我与哥哥朝老家走去……

这件事多年一直记在我心上。因交通不便、外地求学、工作分配、改行等等多种原因,我想去感谢看望谭家恩人的意愿却未能实现。90年代初期,交通环境有所改善,我改行到了公路行业工作,也有一些便利条件,因公在310省道上跑过好几次,就在东山垭梁上这个让我难忘的地方打听,问这山上谭姓人家情况。听路边木材检查站的工作人员说,国营林场封山育林,这山上人家早已搬家了,搬走了,不知道搬到哪儿。

时间过得真快,“30多年过去,弹指一辉间”。一个15岁的少年,如今已是50来岁的老头了。但一个纯情少年的感恩之心没有随时间流失而淡忘。俗语说,“碗米养恩人”、“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每每想起这东山垭人家,心里感激之情油然而生;同时,心中老有一种歉意,因没有及时去感谢看望谭家恩人,多年来我一直觉得有些愧疚,如同一个疙瘩老存在心里。感恩是一个人的基本情怀。正因如此,此情此恩此义无法让我割舍。我多少次不停地发问,谭家恩人,你们在哪里?我很想你们,我想来看望你们,我永远忘不了你们。无法相见,留下我心中永远无法感恩的遗憾。

一提东山垭,就泛起我记忆的涟漪;东山垭谭姓好人常在我梦中萦绕。东山垭,东山垭,一种纯情永远在我心中牵挂,任凭岁月风雨都无法冲刷掉。我在心中默默祝福,东山垭谭家好心人,好人有好报,平安更幸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柬埔寨散记(之一)

    知道柬埔寨是在上中学时从地理课上知道的,但那时只知道柬埔...

  • 海岛血泪

    国家公祭日,牢记血泪史。在纪念南京大屠杀国殇之日的特殊日...

  • 家乡的松树

    最近读到唐代诗魔白居易的《栽松》诗: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

  • 散文:春天的嫩芽(褚化冰)

    散文:春天的嫩芽 文ㄍ阳光柔剑 一棵埋在泥土里的嫩芽,经历了...

  • 那些旧笔记本

    这些旧笔记本,保存时间最长的整整半个世纪。最旧最小的,原...

  • 醉在烟雨桂花里

    一个湿漉漉的九月,阴天,湿云,凉风,薄雾,秋雨淅淅沥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