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子雍老师是陕西省著名作家、陕西省杂文学会会长。能聆听名家讲课,对业余作者来说,是一件荣幸开心事。商老师讲课,我听过二次,一直都牢记在心。 第一次听商子雍老师讲课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 那是在1984年。 30多年前,在陕南安康遭受特大洪灾恢复重建之时,山城安康也出现了一股文学热潮。那时商老师已在全国文学界出名了。他的散文《手杖》荣获全国散文大奖。我当时还不到十八岁,一个纯情少年,正在一所师范学校就读,对名人也是十分崇拜的,能见到名人是很激动的。学校邀请商老师来讲课,给全校师生做了一场文学报告。具体是哪一天我现已记不清了,但这件事却是真实无疑。他为全校学生作写作报告,是学校的一场重要文化活动,对青年学生们来说也算开阔眼界。我早早地就在会场上坐着,好听老师课。我不知道商老师的年龄,第一次见到他,他戴着一幅眼镜,看起来很年轻很精神,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那天天气晴朗,学校精心组织,在露天广场给各年级、各班划有指定位置。主持人对商老师作了介绍,大家拍手欢迎。商老师在讲坛上说,我也是师范学校毕业的学生;当说到“我与大家是校友,广义的校友,师范学校的校友”时,会场上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一下子拉近了与我们年轻学生的距离。时至今日,这句话我还记忆犹新。商老师讲了写作有关事宜,也讲了他个人文学创作有关情况,对青年学生提出了一些希望。大家听得非常认真,没有一个人在会场乱走动,没有一个人提前离场。 斗转星移,岁月悠悠。从第一次听商老师讲课到现在,已整整三十三年了。三十多年一去不复返。在2017年11月15日,我有幸再次聆听了商老师讲课。 这天有暖暖的阳光,没有寒意。在古城西安,陕西省交通作家协会邀请到了省著名作家、省杂文学会会长商子雍老师专程为学员们讲课。这是我第二次见到商老师,第二次聆听商老师讲课。商老师虽然已是七十有五的老人,但他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引经据典,不要讲稿,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给我们讲了一堂生动的写作课。讲历史,讲文化,讲读书,讲写作,让我们分享了他的写作经验,让我们这些业余作者收益匪浅。与商老师再次相见,多谢省交通作协搭建这个平台。 三十多年后的今日,我与商老师在古都西安相见,再次听商老师讲课,真有一见如故的感觉,真应了那句“千里有缘来相会”的老话。商老师是陕西文化名人,却没有一点名人的“架子”,和蔼可亲,面带笑容。课讲完后,我怀着虔诚崇敬之心,与商老师交谈,叙说三十多前到安康讲课之事。商老师说,这事我还记着,那是他第一次到安康,印象很深。我随后邀请商老师给我签个名,商老师欣然写到:“三十年,两堂课,友谊长存”。看到这话语,一股暖流涌上我心头。我乃一介凡夫俗子,平庸之人,在乡下谋生,孤陋寡闻,无暇见到名人名家,如梭罗所言“生活在平静地绝望中”,业余时间偶写点文字,没有耐心,没有坚持,虚度了大好时光,因此一事无成。而商老师在搞好本职工作之外,三十多年来,一直坚持业余写作,笔耕未断,几百万字的作品,50多次的获奖证书见证了他创作的丰硕成果。 在我半百之生命中,虽然只听了商老师讲的两堂课,但却跨越了三十多年的时空。人生有几个三十年呢?听商老师的课,看他写的文章,他的坚持,他务实的创作态度和人生追求,他的勤奋,他的毅力,令人敬佩,他就是一个成功者的典型案例,正是我学习的榜样。没有什么人会随随便便取得成功的。尤其是从事文学创作的人,比别人要付出的更多,吃的苦更多。商老师从十几岁开始发表作品,成名后仍一直笔耕不辍,在写作中提升人生境界,丰富人生内涵。商老师现已退休十几年,虽说是古稀之人,但他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坚持写作,一个文化大家的家国情怀为世人尊崇。借用商老师博客中的一句话“夕阳无限好,何惧近黄昏”,可以说,这是一位老人、一位作家高尚的精神风貌写照,令后生可敬可学。 三十年,两堂课,一生情。作为后辈晚生,我衷心地祝愿商老师身体更健康,晚年更幸福!也愿我们的友谊长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