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已经傍晚了。在朋友圈见到有人说高新区突降了一场疾雨,把人都困在街上走不得,活生生地成了落汤鸡。我这才想起,今天是24节气中的谷雨。 我对谷雨并不太清楚,对24节气也如盲人摸象,虽然我是诞生在农家的孩子。要说的话,除了少时课本上学过就忘之外,就是看一些讲古代农耕社会的书,这让我又不得不提及尚未看完的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可以虚长很多知识。当然,在诸多当代作家中也有不少写民俗与乡土的,自然也是汲取营养的好去处。 这些年来,不少朋友问我,让我帮忙推荐,看什么书好。我只在说,选自己喜欢的书看最好,因为每个人的味口与审美偏向是不一样的,那么就要摸准并迎合自己的味口,要不然读起来干涩毫无快感,还怎么读得下去? 要说起来,我对古代文化乃至文明与科学,的确不太懂。不过,在20岁出头时,在朋友家落满灰尘的旧书柜里偶然翻到一本内页发黄的《周易》,倒是让对天干、地支一类补了下课,只不过还是脱不开老毛病,读过就忘。所以不要期望我是一本百科全书,那将会是一个误区。 我对节气这种事,在近年里还是有所留意的,至少现在的智能手机上有个电子日历,不少都全标明,都是在帮这吃着五谷杂粮却农时不分的现代人补课吧!由于写作的关系,于是我就要在乎一些,实在不清楚就去百度,往往人给我一个普遍的答案。虽然不精深,却也不至于让我什么都不懂。 对于“谷雨”,能让我记住的莫过于“雨生百谷”,至于它是不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寒潮天气是不是基本结束,倒并不是我所关注与感兴趣的。我只是在想,那“百谷”到底会有些什么呢?在我的印象里,也就那么浅浅的几种,没想到居然会有“百”这个数,可见我的无知与浅薄显然地不容置疑。 不过,这自然会让我想起“春雨贵如油”的谚语。春天里下雨,对农时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要不然就别想有个好收成。虽然我们眼下的时代农业似乎在不断萎缩,坚守者越来越少,至少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可毕竟民以食为天,不在土地里种出粮食天下那么多张嘴巴吃什么?对于这个,我是不敢想的,也想不来。 然而,就那高新区的一场雨,到底是让我感到欣然,终于下了一场雨,至少不至于辜负了古人研究出来的“谷雨”这个节气。其实就在昨晚,这城市里就下了一场可以称得上绵绵的小雨,至少在午夜时,我蓦然闻及,便走去窗边看,外面的街面果然湿漉漉的,还鳞鳞地反着路灯的光,那时候我的心情也是一片欣然,虽然我早就脱离了农村那需要看天吃饭的日子。 就在白天,我在这首次记住“谷雨”的日子,和几个熟识的朋友去了一趟北川,在地震遗址的老县城边的灌丛里,再次祭奠了英年早逝的冯翔。那时没有落雨,甚至钻一圈出来还有些热。草木格外地茂盛与青绿,那些一人多高的芭茅与让人猝不及防的叫不出名字的荆棘,总是会与人的衣袖乃或肌肤发生些纠缠,直到全然地离开。废墟们,依然凌乱着,像一座任由岁月洗礼的何其空洞的古城。我们钻进它的嘴里,再钻出来,似乎日子唯有用“年”来才便于记忆。 我也不禁想到,将来我的坟茔,又会有哪些人来烧纸,如果我有坟茔的话。虽然我一直主张,若想念,就去看我的文字,那是对我最好的安慰。唯有从我的字里行间,才可以寻见我曾多么地鲜活。故而我的写作,也一直暗怀了这样的心思,而不是非要去挣多少稿费,赚多少钱。虽然我不止一次天真地想过会不会哪天就金银满钵,但那不是主要的,也不是最重要的。虽然我也脱不了俗,但并不以为除钱之外就再也没有好东西。譬如爱与欢喜,就一定是钱所带来并受其主宰的么?也可能正因为如此想,我才在这个现实的社会里总是不成功,只不过我却并不去知耻而改变罢了。懒人一枚,说啥都没用。 前些天,莫名想到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句话,便觉得不是个味儿。虽然看起来高雅,但并不适合我。以我看来,但凡志趣相投、性情相合,有兴趣做朋友,可以诚挚相往真心相待的人,都是可以的。虽然如今这个社会,过客如过江之鲤,那也没什么。遇上一枚,便是欢喜。即便是传说中的爱情,亦是如此。 在我的意境中,与田边的农夫,与山间的樵夫,坡上的放牛娃,河边洗衣的村姑,或者打猎归来的小伙,又有什么不可以去发生一段令人愉快的对话的呢?甚至是交朋友。想必我的幼年是在农村,加之那个时代特别贫困,也就是说是经过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一代,可能骨子里总有着一份说不清楚原因的亲近与亲切吧!像是血缘,与根。 我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甚至多么有损颜面。承认过去,承认成长,往往是一种底气,也是一种自信。若是连自己的这些都不爱,成天总是想着、奢望着、痴念着别人的生活,不属于你的生活,会快乐吗?会幸福吗?只怕就连内心的宁静都不会有,那还会有自己称得上独立的信念与思想吗?只不过人云亦云,蚊虻俗流而已。虽然我并非有意要去轻视那些小动物,但也一时没找到更为合适的比喻。可见,我的确不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那类高知,更不会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所谓高人。 还是来说谷雨吧!它总让我感到一份来自泥土的芬芳与潮湿,这是一份来自大自然的赐予!若是你不关心,我不在意,它也就白白地过去了。 其实这世上的很多人与事,都是这样的道理。只要想忘本,那也是分分秒秒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