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许多反映明朝的小说戏剧和影视,我知道其中比较有名的《七品芝麻官》和《屠夫状元》两部影视剧都和一个人有着不可分的关系:严嵩。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看过一篇描述革命先烈李大钊的文章,有一句话记到现在也忘不了:“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好长时间都把这句话当成自己的座右铭,大有放眼全球为全人类服务的伟大志向。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正如我们在上学时拥有的远大理想一样,科学家工程师人民子弟兵白衣天使作家……,就是没一个人要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其结果是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都是普通人,每天里为油盐菜米酱醋茶而奔波,生活的艰辛让他们在偶尔想起少年的幻想时,他们会认为那是一个想起来让人脸红羞于出口的话题。 那些为祖国为民族为革命的豪言壮语在现在的文字里已经不多见了,或者说那是一些吃饱了饭没事干的人才会感叹的字眼,换句不好听的话说,那就是傻帽的一些人才会说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xxx,还有后来人”“砍头只当风吹帽”在经济社会里,真的是羞于为伍。 ……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这是明朝嘉靖年间因死谏而亡命的杨继盛绝命诗。 …… 在几千年的封建王朝里,无论政权怎样更迭,始终都是在为某个家族某个人在服务。但是政权的更迭依旧在民众的繁衍和生存中不断完善和发展,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所以也才有了“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真谛。 明朝的朱元璋是从一位最底层的贫苦人出身,他顺应时代潮流在和一代枭雄陈友谅张士诚争锋中胜出,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朝王权,不能不说是许多方面迎合了百姓的利益。 但是为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和延续,朱元璋不择手段大肆制造种种借口清除了一大批开国元勋和功臣,为子孙后代的统治扫清了障碍,但也埋下了深深的隐患。到他的孙子建文帝朱允?建立王朝四年便被叔父朱棣推翻,落了个下落不明成为谜案的结局。 朱元璋的明朝是建立在蒙古族元朝基础上。这对于马背上驰骋疆场做着没本钱生意发家致富的蒙古贵族来说无疑是奇耻大辱。昔日低贱的汉人和南人硬是将“主子”撵到了兔不拉屎的沙漠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服日子变成了踅磨人家门边的乞丐。泥人还有三分土性,明朝以来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和这位昔日“主子“的纷争。 元朝灭亡后相继建立了北元鞑靼,正规军也被打成了杂牌军,又变成游击队,无奈间还捎带干起了土匪响马的勾当来。从元后汗脱古思帖木儿的捕鱼儿海战役到被也速迭儿杀害,从几经更迭到蒙古黄金家族鬼力赤篡位定国号为鞑靼,从鬼力赤又被太保阿鲁台杀立本雅失里喂大汗,又从本雅失里和明朝的战斗中失败逃到瓦刺被瓦刺的首领马哈木杀害……到马哈木的儿子脱欢二十年后杀阿鲁台统一蒙古 ,再到脱欢的儿子额先(当然他还有一个很响亮的名字也先)……再到后来的小王子,俺答……,反正就是杀人放火抢东西,无一都不是个省油的灯。明朝的二百余年里一直和这样的邻居处在一起,可想心里有多憋屈了。 公元1550年,(明嘉靖)二十九年六月,鞑靼部落首领俺答估计家里人口吃喝不足缺衣少食了,于是亲自带领上万骑兵出来干上一票。他占领了军事重地大同。大同总兵张达战死,一时间群龙无首乱作一团,史称“庚戌之变” 在首辅严嵩的推荐下,世袭咸宁侯的仇鸾接任大同总兵。 仇鸾(1489年――1552年)陕西西镇远人,字伯翔,世袭咸宁侯。在任甘肃总兵时因阻扰军务被总督铁铣所弹劾被捕。仇鸾厚礼贿赂严嵩之子严世蕃得以出狱,投靠严嵩拜为干父,一时间嚣张无比,重用为太子太保。现在有了这个机会,严嵩立马将这个立功的机会给了自己的干儿子。 那里知道严嵩的一番好意在仇鸾那里却成了催命符。 仇鸾的祖父仇钺是正德年间著名的将领。年少时是宁夏总兵府的一名亲兵,深的总兵斗指挥佥事仇理的信任,加之仇理又无子嗣,就认了仇钺为义子。后来仇钺在战斗中愈立大功就升为都指挥佥事,正德三年(1507年)又升为宁夏游击将军。到正德五年(1510年)仇钺的人生达到了辉煌。这一年,世代镇守宁夏的安化王朱摈瑛世世辈辈运气不好摊到这要钱没钱药物没物的鬼地方,甚至连水都少的可怜。加之当朝太监刘瑾胡作非为让边关的士兵实在无法生活,朱摈瑛和宁夏的都指挥何锦就造反了。可是他们的造反的水平也太差了,仇钺假意投降进入城里取得安化王的信任后,里外联络杀死都指挥何锦和周昂,生擒安化王朱摈瑛,19天就将这场暴乱平息下来,论功升为都督佥事宁夏总兵,封咸宁伯。到正德七年(1512年)又官拜平贼将军,论功封世候,成就一代名将。而仇鸾的父亲仇昌因病早亡,仇鸾就世袭咸宁侯。 可是仇鸾哪有祖父那样的本事。他本就是一个世袭爵位拍马屁的家伙,见到那明晃晃的马刀整天在面前晃悠,没尿一裤就算好的了。何况在朝廷议会上,面对着嘉靖的连声追问,内阁大臣们一个个不说话。辅臣李本张治说话不管用,徐阶只是礼部尚书,还轮不到他说话,第一首辅严嵩都没话,别人敢说话吗?憋到最后严首辅想出一个好的策略:皇上不用理他,这就是一伙饿鬼,抢完了自然就走了,不用和他一般见识。 有了严大人的话,仇鸾硬着头皮也去了大同。你还别说仇大人的运气还真好,他一去俺答还真是退回去了。也许人家马上消化不了,回去捋捋肚皮。可是仇大人洋洋得意意气风发,在向兵部上书中万分伤心,没能和俺答战个你死我活十分的遗憾。 不过好人总是有好报的,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到七月份,仅仅才一个月,那吃香油吃上嘴的游击队又来了,依旧是那些个人,依旧是俺答领队 ,大摇大摆的又来了,完全不把明军当一回事。 这一下仇大人可真是慌了神。就自己那两下子还真不够人家玩的。打是打不过,溜又不敢溜。七月的大漠草原,硬是把仇大人折磨出一身痱子。不过人有人样神有神像,仇大人的脑子还是蛮聪明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你不就是想要些东西吗?老子给你! 俺答有着草原人的粗悍和诚憨厚,见到了对手的诚意,立马答应撤退。高兴的仇总兵手舞足蹈,恨不得抱着那个游击队大队长的络腮胡子亲上两口,真是太给力了。不用打仗不用伤人(更别说死人了)还解决了问题送走了瘟神,真妈妈的爽。 俺答撤退到了那里?蓟州!也就是现在北京的的边缘一带,就是北京的门户。俺答攻破蓟州后又窜到昌平,又到密云怀柔,最后又到了通州,北京城东南西北逛了一大圈,着实风光了一把。 仇总兵大人听到此消息心里估计把鞑靼家族十八代的女性都问候了遍。你这不是不讲信用吗,哪有这样做人的?但是恼火归恼火,仇总兵还是又马不停蹄赶回北京救驾。不仅嘉靖皇帝被感动了,就连在城外的俺答都很吃惊,这老兄的敬业精神也太高尚了,我走到那他跟到那,简直是阴魂不散啊。 不过仇总兵还是好说话的,他还想老办法来糊弄俺答大队长。可是人家尝到了甜头岂是好打发的,直到该拿的拿不该拿的也拿,拿不走的放火烧掉才扬长而去。而明军眼睁睁的看着人家大摇大摆的来又大摇大摆的走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仇总兵当成这样的军事主官,到最后不仅没事反而还免去了责任,被封为“大将军”,也真有他的。 不过仇总兵的官再大也不能呆在京城啊,你毕竟是个战将,那里发达的还得回到那里。这样的仇鸾仇总兵又和游击队大队长面对面的共事了。他想安逸想和平,但人家没有文化不讲信用,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成天里被人家撵着跑,于是聪明的仇大人创造行的提出来“马市”的这样一个方法。 “马市”就是一种双方的贸易交易。明朝提供俺答的生活用品,俺答呢用马来抵账。人家没有重工业轻工业,就连粮食基地都没有,给你几匹马都看的起你了,你还想怎样? 问题是俺答给的马不是彪悍的骏马,而是走路无力宰杀无肉的老马病马,吃亏的还是明朝。 这一切的背后只因有了个干爹严嵩。 …… 就是在这个时候,一个小人物出现了。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 杨继盛,字仲芳,号椒山。河北容城(现在的河北保定市容城县)人,正德五年(1510)年出生。 杨继盛小时候家里穷,母亲在他七岁的时候就去世了。继母对他很刻薄,小小年纪就得给别人放牛。杨继盛很想上学啊,但是家里没有钱供不起他上学,他就在放牛的闲暇站在学校的窗外角落认真听课,六年后才正式上学。他努力学习不负众望终于先后考上了秀才和举人,进入了国子监。在这里的监生好比前些年的大学一样有补贴,以便以后再考。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杨继盛在科举中一举中第成为一名进士,分到了南京吏部,成了一名六品主事,随后又改任兵部员外郎。 杨继盛不是一个聪明人,也没有太高的天赋,但是他的为官之道只有一个,那就是体恤百姓报效国家。因此上他只是默默工作努力工作,生怕有一丝失误。 因此当“庚戌之变后”仇总兵的“马市”开业,杨继盛愤然上书坚决反对。 邱鸾得知后十分恼火,向严干爹打了报告,将杨继盛关进了诏狱,不久又发配到偏远的狄道(现在的甘肃省临洮县)。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狄道地处少数民族中间到现在还很贫穷不发达,何况明朝那时候。当地人不好好读书争做一个好公民,只知道闹事打架。朝廷发配到这里的就是劳改来了。但是杨继盛毫不畏惧 ,住简陋的房吃的粗茶淡饭,教人读书解决纷争,关键是他不收一分一文钱,这样的官员要是再不让人佩服天理难容啊,所以当地的人都管杨继盛尊称“杨父”。 不久邱鸾事败身亡。这时的嘉靖想起来忠言相告的杨继盛。便下令恢复了杨继盛的官职,升他为县令,一个月后升他为南京户部主事,三天后又升他为刑部员外郎,不久又将杨继盛调回北京,就任兵部武选司。 杨继盛之所以能到武选司任职,和首辅严嵩有着直接的联系,他是严嵩推荐的。武选司是兵部最有权的部门 ,而严嵩之所以这样做,是曾经的干儿子邱鸾在后来成了他的对手(说起来仇总兵虽然没有鹰一样的眼睛猎豹的速度,却有着虎一样的威风猪一样的脑子,得意忘形时连严干爹都得罪了)。按照严嵩那一辈子不要脸大私无公的品行,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因此他才将杨继盛推向武选司的职务上。他认为用官位和利益一定能让杨继盛为自己所用。 …… 居庙堂之上,处江湖之远,皆忧国忧民,这才是为官之道。 这就是杨继盛的为人准则。 “ 朝廷黑暗民生凋敝,贪脏枉法结党营私”,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正是严嵩。严嵩不是杨继盛的仇人,反过来还是他的恩人。但是他不忿,为死去的夏言不忿,为锦衣卫陆炳的下属沈?不忿(“庚戍事变后俺答围攻北京城,要求明朝入贡。那口气如同太上皇训斥儿皇帝一般的蛮横无理。嘉靖老儿在朝上无奈地讨论入贡时,只有司业赵贞吉一人反对,其它的人如庙里的菩萨一言不发。就是在这时沈?站了出来公开支持赵贞吉。吏部尚书夏邦漠一反常态大声讥讽道,阁下现在担任何职?沈?镇定自若大声答道,我是从七品锦衣卫经历沈?。众大人不言,小吏自当言之。在目睹了庚戍之变众百姓家破人立的悲惨遭遇后,沈?涯眦欲裂义愤填膺,上疏严嵩十大罪状“大学土嵩,贪婪之性病入膏肓,愚鄙之心顽于铁石”。被处以杖刑,发配居庸关外。六年后在严嵩之子严世蕃的指使下,沈?被害于宣府。两个儿子沈衮沈褒也被打死),为朝廷不忿,为那些惨死于蒙古马刀和铁蹄下的百姓不忿,杨继盛使出了弹劾中最特别的一种方式:死劾。 死劾就是一种不要命的往死里打的泼辣方法。它不是你不讲卫生啦在外又讨了个小妾衣服没穿好扣子没系好之类的幸福弹劾,而是以置对方于死地的生死之搏。 而杨继盛偏偏就选择了这样一种方式。 明知其不可而为之。 劾严嵩疏 兵部武选清吏司署员外郎主事臣杨继盛谨奏: 为感激天恩,舍身图报,乞赐圣断早诛奸险巧俊专权贼臣以清朝政,以绝边患事。臣前任兵部车驾司员外郎,谏阻马市,言不及时,?内脱字,罪应下狱。被鸾逆威属问官,将臣手指拶折,胫骨夹出,必欲置之死地…… ……则凡事有益于国家,可仰报万一者,虽死有所不顾。而日夜只惧思所以舍身图报之道……。凡有害于社稷人民者,均谓之贼。 ……臣观大学士严嵩,误国殃民,其天下第一大贼手。方今在外之贼惟边境为急在内之贼惟严嵩为最。贼嵩者,门庭之寇,心腹之害也…… ……臣敢以嵩之专政叛君之十大罪,为皇上陈之。 一:以丞相自居,挟皇上之权,侵百司之事…… 二:窃皇上之大权,假皇上之罪彰己之威…… 三:掩皇上之治功为自之名…… 四:以子而并己之权,父子两阁老,一家尽狱囚,纵奸子之僭窍…… …… …… 除十大罪外,杨继盛还列举严嵩之五奸: 一:贿皇上左右侍从之臣,揣上意而为之…… 二:通政司为皇上纳言之路,严嵩收赵文华为义子,对言文压停五日,皇上纳言之拦路犬…… 三:与东厂结亲,皇上瓜牙乃牙严嵩之瓜葛…… 四:皇上之耳目皆严嵩之奴仆…… 五:皇上之臣工多严嵩之心腹…… …… 最后杨继盛毫不讳言道:……顾皇上既以再生之恩赐臣,臣安忍不舍再生之身以报皇上。况臣狂直之性生于天而不可变,忠义之心痒牙中而不可忍。每恨坏天下之事者惟逆鸾与嵩。鸾己殛死,独嵩尚在,嵩之奸恶又倍于鸾,将来为祸更甚……内贼既去,外贼既除,其致天下之太平何有…… ………… 以天下为己任者,杨继盛也。 当然了,我们的严大人并不是任人掐拿的主。虽然年青时的严嵩面对当时的奸人钱宁和江彬,也有着他的骨气:宁可不当官也不与小人同流合污。但在在长期的坎珂人生和狡诈的官场面前,严嵩妥协了,顺迎皇帝阿谀奉承,在原则和利益面前,他抛弃了原则,最终成为一个只要能飞黄腾达位极人臣,可以背叛所有的人可以背弃所有的道义。从年近花甲后的十几年里,严大人果真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所以杨继盛的结果可想而知。虽然嘉靖也见到了他的死劾,但仍然被下了诏狱,处罚一百廷杖。 廷杖就是扒了裤子用棍子打。据说当年有的行刑高手只需六十棍就足可以打死一个人。既便不死也得脱层皮半死不话的极其痛苦。所以一位同事实在于心不忍,给杨继盛捎去一副蛇胆,以此减轻杖刑的疼痛。 但是杨继盛拒绝了同僚的好意,表现了他的无畏和勇气:我杨椒山自己有胆,用不着这个。他硬硬的挨了一百大棍,伤筋动骨皮开肉绽,好在还保住了一条命。 下面发生的这件事使我对杨继盛骨气的佩服又上了一个更高的阶层。 诏狱毕竟还是监狱,不可能比得上现在的五星级宾馆也不是高干病房,潮湿阴晦散发着恶臭并且生话待遇也不好。没多少时间杨继盛的双腿血肉模糊得不到治疗,蝇虫滋生伤口恶化感深了。 有天夜晚杨继盛被疼痛折磨醒来,他吩咐一个看守点了一盏油灯,就着昏暗的灯光,他安静地坐在地上,手中握着一片碎瓷片,一下一下刮着腿上的腐肉。 在那个特定的地点特定的时刻,没有麻药没有固定病人的铁环也没有塞嘴的毛巾,更没有专家权威之类的,连最起码的手术刀也没有,就一片破碎瓷片,并不锋利的瓷片刮肉割筋。因为刮去腐肉还要截去骨头上的筋膜。 举着油灯的看守惊呆了。他想跑掉,但双腿不听使唤光哆嗦却不能动弹。于是他全身哆嗦起来,油灯在他手上也不停的晃动。 于是他听到了一生中最不敢听到的声音:你别动,我看不清了…… …… 我相信杨继盛自小家境贫寒,靠读书为官的,是一名真真正正的文官,也知道他小时放牛时不会侥幸掉进一谭深涧或一个山洞发现一部武林秘籍或遇到一名长命千岁孤独求败的大侠,练成一身刀枪不入的金刚不坏之躯。他就是一个有血有肉普普通通的人,一个或许荆棘刺上一下就嗷嗷叫的普通人。 但是在那个夜晚他硬是没吭一声。 寂静中的勇敢与坚强。 历经磨难,矢志不移。 不畏强权,虽死无惧。 这样的勇气和信念,只为了国家社稷,为了中华民族。 我又一次真正相信了:明未被凌迟的袁崇焕,太平天国的石达开,小刀会十九岁的周秀英;讨阀时期的开国元帅刘伯承,独臂将军彭绍辉余秋里晏福生彭清云贺炳炎……还有在上世纪那个特定年代被割喉的张志新……对越自卫还击中双目失明的史光柱…… …… 昨天早上在这个国家危难中失去生命的李有亮大夫和英勇献身的医护人员人民警身人民公仆们……他们的铮铮铁骨无不昭显中华民族的非凡的精神和勇气,昭显中华民族在任何艰辛和困难面前的不屈不挠……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2月9号蜗居有感而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