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曾国藩刚回府,家人便告诉他,李鸿章推荐的人已等待多时。他挥手示意家人退下,自己则暗暗观察这几个人。 只见其中一个人不停地用眼睛观察着房屋内的摆设,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另外一个人低着头规规矩矩地站在庭院里;剩下的那个年轻人相貌平庸,却气宇轩昂地仰头看天上的浮云。曾国藩又观察了一会儿,看云的年轻人仍气定神闲地独自欣赏美景,另外两个已有微词。 曾国藩在交谈中发现,不停打量客厅的年轻人和自己谈话最投机,另两个口才不那么出众。不过,抬头看云的年轻人虽然口才一般,却常常有惊人之谈,很有自己的看法,只是说话过直,让曾国藩有些尴尬。 出人意料的是,曾国藩在最后安排三人职位的时候,并没有把和自己谈得最投机的委以重任,而是让他做了虚职;很少说话的那个被派去管理钱粮马草;而那个仰头看云,偶尔顶撞曾国藩的年轻人却被派去军前效力,还再三交待要重点培养。 那个仰头看云的年轻人没有辜负曾国藩的厚望,后来因为战功显赫被册封爵位,在垂暮之年还毅然复出,率领台湾人民重创法国侵略军,从而扬名中外。他便是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 章?早年和苏轼过从甚密,两人形影不离,无话不谈。章?任商州令的时候,苏轼任凤翔府节度判官。 有一天,两人在山中游玩,游到仙游潭的时候,前面是悬崖峭壁,只有一根独木桥相通,桥下万丈深渊。章?建议苏轼过桥,在绝壁上留下墨迹,苏轼不敢。于是,章?神色平静地从独木桥上轻松走过,用绳子系在树上,像玩杂技似的在陡峭的石壁上写下“苏轼章某来此”几个字。 见此情景,苏轼不由抚着他的背长叹道,“能自拼命者能杀人也!”章?大笑。苏轼认为,人如果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他也不会珍惜别人的生命。后来章?当上宰相,大权在握,整治政敌毫不手软,他甚至提出掘开司马光的坟墓,暴骨鞭尸。又因与苏轼政见不合,对苏轼也大下毒手,把他贬到偏远的惠州。苏轼在惠州以苦为乐,写诗曰:“为报诗人春睡足,道人轻打五更钟。”诗传到京城,章?觉得苏轼在逆境中还能这么逍遥,就再贬他到更偏远的儋州(今海南)。 在宋朝,放逐海南岛是仅比满门抄斩罪减一等的事,由此可见章?之狠。 周亚夫在平定七国之乱时立下赫赫战功,因此成为汉景帝的股肱重臣,后又官至丞相,并为汉景帝建言献策,算是忠心耿耿。然而,汉景帝在选择少主辅政大臣的时候,还是把他抛弃了,原因何在呢? 一天,汉景帝宴请周亚夫,给他准备了一大块肉,但是没有切开,也没给他准备筷子。周亚夫见了很不高兴,便向主管筵席的官员要筷子。汉景帝笑着说,丞相,我给你这么大一块肉你还不满足吗?还要筷子,真是讲究啊。周亚夫一听,赶紧摘下帽子,向皇帝跪下谢罪。汉景帝说,起来吧,既然丞相不习惯这样吃,那就算了。周亚夫一听,就向皇帝告退,快步出了宫门。汉景帝目送他离开时闷闷不乐的样子,就朝着他的背影说,不是辅佐少子的大臣啊! 在汉景帝看来,辅佐少主的大臣,一定要稳重平和,任劳任怨,因为少主万一做得过分,只有具有长者风范的人,才能包容过失,忠贞尽责。而周亚夫连老皇帝对他不礼貌都不能忍受,又怎么能在以后包容少主?要筷子的举动,在汉景帝看来是非分的,到辅佐少主的时候,会不会有更多非分的要求呢?这是不能不防的,所以汉景帝果断地放弃了周亚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