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墙黛瓦,深弄曲巷,小桥流水,枕河人家,柔橹一声,扁舟伊哑。当你漫步江南水乡古镇──周庄,这朴实寻常的风光,就让你陶醉在昨日遗韵中流连忘返。 一桥、一街、一寺、一屋,碧水、蓝天、绿树、石径,无一不是周庄遗韵所在,看得见、摸得着,可听、可嗅,比千年陈酿还醇香诱人。而满目的老房子是遗韵之精华,沈厅则是老房子之经典。 沈厅位于富安桥东垸南侧的南市街上,坐东朝南,占地2000 多平方米,房屋100多间,由前、中、后3部分组成。前部是水墙门和河埠,专门供家人停靠船只、洗涤衣物之用,石驳岸上粉墙黛瓦,房屋围合着数百平方米的一泓清水,石缝中伸展出枝枝绿色藤蔓,与岸畔虬枝纵横的老树相映成趣,石河码头的右上方是过街骑楼,楼下是船只来往院内外的通道,这是特有的江南古建筑风景。中部是墙门楼、茶厅、正厅,是接送宾客,办理婚丧大事和议事的地方。正厅面阔11米,前有轩廊,进深七檩11米,厅后有廊。正厅正面呈正方形,厅两边是次间屋,有楼与前后厢房连接。屋面为两坡硬山顶,除6檩至7檩为单屋顶棚,其余均为双屋顶棚。正厅内粗大的梁柱上镌刻有龙凤麒麟、走兽飞鸟,清末状元张骞书写的“松茂堂”悬匾挂在厅堂中央,正厅对面的砖雕门楼高达6米,3间5楼,青砖飞檐,刁角高翘,下承砖拱,垂花莲置于两侧,5层砖雕布置于下方,砖雕线条精细流畅,戏文人物,走兽飞鸟,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大堂内楼木构架造型浑厚,刻有明式圆形图案,徽派风格的雕刻技艺,把堂楼的栏杆、窗棂装点得剔透精致。后部是大堂楼、小堂楼和后厅屋,为生活起居之处。整个厅堂为典型的“前厅后堂”建筑格局,前后的楼屋之间皆由过街楼和过道阁连接,形成环通的走马楼,为同类建筑中所罕见。 沈厅共有七进五门楼,在第五进中,安放着江南豪富沈万三的座像,他的面前有金光闪闪的聚宝盆。当你审视这位600年前的吴中巨富时,不会不对他的传奇人生产生兴趣。 沈万三,名富,字仲荣,排行第三,吴人呼为沈万三,万三是巨富的别号。元朝中叶,沈万三的父亲沈祜由吴兴(浙江湖州)南浔沈家漾迁徙至周庄东坨,后又迁至银子浜。沈万三致富后把苏州作为重要的经商地。他支持过平江(苏州)张士诚的大周政权,张士诚也为其树碑立传。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修筑都城,沈万三捐助款额达三分之一,朱元璋封了他两个儿子的官,故沈万三在金陵建造了“廊庑1654楹,酒楼4座”。巨富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沈万三发财致富的原因,史料上多有记载,即垦殖发富、受陆资财、海外贸易。沈万三首先依靠垦殖,“躬稼起家”,继而“广辟田宅,富累金玉”。元时“皆甲天下”的富人陆道源暮年将资财分给二位治财有方的豪富,沈万三是其中之一。他在有了立业之本和受人巨资后,继续开辟田宅,并将周庄作为商品贸易和流通的基地,使他迅速成为“资产巨万,田产遍于天下”的江南第一豪富。古人云,财大气粗。沈万三仗着自己有钱,胆大妄为。资助朱元璋筑都城三分之一还不过瘾,夸下海口,想代替朱元璋皇帝犒劳三军,从而得罪了朱元璋,幸亏有人说情,才免于一死,被充军云南。遭到朝庭打击的沈氏家族失去了当家人,富气也减去一半,这是在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前后。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春,沈万三的两个孙子沈至、沈庄,非但不吸取祖父的教训,竟然逃避赋役,入狱而死,沈家基业由此从根本上动摇了。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因凉国公蓝玉案起,沈氏家族80余人受株连被杀。至此,沈万三苦心经营的巨大家业,经三次沉重的打击,走向了衰落的低谷。 周庄,因沈万三及其家族后世苦心经营而盛。其后裔所建造的以巨宅沈厅为杰出代表的明清建筑遗韵是对人类文明史的重大贡献,每天吸引着兴致盎然的中外游人。当人们审读沈氏家族由贫而富,又“既盈而覆”的兴衰史时,观照现实,都不免感概万千,有赞叹,有醒悟,但更多的是思考和启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