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时期,鲜卑族入驻包头,还将敕勒族迁至敕勒川一带。北方六镇起义后,起义人员又随军至河北、山西等地。 五代后,辽设云内州,直至金元。 唐朝时,设中受降城在包头,再次迁徙汉族至黄河北。辽又“徙其民于阴山南”,至元代,汉族仍不断迁来阴山南北。 元初,包头地区即有商贸活动,出现轻工业。 明朝政权建立后,朱元璋无力对付北方强大的蒙古族势力,将东胜州(托克托县)、云内州(土默特左、右旗)、丰州(阴山南)等地14万户迁至朱元璋老家安徽凤阳。后土默特成为阿拉坦汗的驻牧地。隆庆五年(1571年),阿拉坦汗与明朝政府实现了互市,使蒙汉民族间一直处在和平交往的环境中。 山西、陕西等地的农民、城市贫民和手工业者以及戍卒,因不堪官府的压迫和地主阶级的剥削,便纷纷迁入包括包头在内的漠南蒙古西部地区。还有农民起义者、白莲教徒等明王朝通缉的犯人等,也纷纷逃至漠南蒙古地区。 这些汉人迁入后,建立村舍(蒙古语称作板升)、开垦农业。而且手工业、商业也随之有了一定的发展,生活日用大都能够自行生产,不全是依赖长城以内的供给。人们通常对土默特地区的农业生产叫作板升农业,反映了土默川一带农业的发展和定居村落的关系,进而使土默特地区出现了城郭。 阿拉坦汗与明王朝建立互市关系以后,汉族人口大量涌入。 清朝建立之后,对漠南土默特部时时提防。清政府把漠东科尔沁部中的茂明安和四子王两支部众迁来,安插在漠南与漠北之间;把漠东科尔沁部中的乌拉特部众迁来,安插在漠南和漠西之间。又使一部分蒙古族迁入包头地区。 公元1633年,哈撒儿的直系后裔茂明安部从呼伦贝尔草原西迁到艾不盖河上游,定居在今天的达茂旗。1652年(清顺治九年),乌拉特部来到阴山,这是清廷早已安排好的赐徼牧地。乌拉特部在1634年即追随后金,屡立战功。 1649年从东北兴安岭地迁牧向西,牧走三年。到达阴山后,乌拉特人驱逐无政府的游牧人至漠北;将散居垦荒的内地汉民迁往长城以南闭耕放牧;守护包括昆都仑、五当沟在内的阴山诸关隘。如此,在那条母河(博托河)的庇护下,在远离板申群(村落)和浩特(城)的偏僻处,或许真有过零星的垦荒者…… 满清入关开始,封禁塞北河套,边民垦种蒙荒,必须春出秋归。还在鄂尔多斯南沿长城北侧划出一条南北宽五十里、东西长两千多里的禁地“黑界地”,汉民不得越界北上,蒙人不得越界南下。但生活所迫,长城以北还是出现了铤而走险的汉民。 为“借地养民”,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准许晋陕汉民在“黑界地”垦种,汉民潮水般涌入蒙地,于是出现了中国历史上走西口的第一次高潮。这一高潮一直持续到咸丰年间。清朝第二次走西口高潮出现在光绪年间。 光绪二十七年,签订《辛丑条约》,清廷为筹集巨额赔款,于1902年派贻谷督办绥远垦务,蒙荒全面开放,晋陕移民大量定居蒙地。一代又一代人走西口,完全是天灾人祸,生活所迫,有民谣说:“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掏苦菜。” 最早走西口的人是先行的拓荒者,在他们的接引下,走西口的人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清王朝先后出兵去平定西北叛乱,但是由于补给线过长,军粮供应发生了困难。这对山西商人来说,实在是天大的商机。他们不仅和平定叛乱的清军做随军贸易,还和沿途的蒙古人做生意,不断扩张自己在蒙古的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