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汕尾生活了三十多年,之前虽然多次到过坎下城,但对其印象没那么深。近日,我三次走进坎下城,察看城的里里外外,拍下照片,走访一些人士、查阅了相关资料,对坎下城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城池古今 坎下城位于广东汕尾城区内,属香洲街道管辖区。它是中国两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海防城池之一,也是广东省目前保存最好的一处明代古城池。坎下城呈不规则椭圆形,城墙原高5.6米,残高3米,为双层夹墙,灰沙夯筑,周长1157米,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分建东、南、西、北四门,设垛口391个,抗敌楼两座,配防炮78位。 明嘉靖《海丰县志》(明嘉靖三十八年即1559年修纂)海防之图标注为坎下寮。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陈聪建坎下寨。明崇祯九年(1636年),时任礼科都给事、乡贤叶高标(原籍海丰吉康都,现为陆河螺溪)向崇祯帝奏准建城坎下,由海丰知事李炫督造,十年(1637年10月)城成。坎下寨始建之时,一面倚山,三面环水。北门是山,东、南、西门临海。西门(今西门妈祖庙处)是水门,只有船只可以出入,一如《水浒》梁山水寨,码头在城内。水寨有水师,水师有水舶,可通捷胜、碣石。时至今日,西门仍留有一个“西门池”,面积虽不大,乃是历史的有力见证。廿世纪五十年代城的东、西面仍是水田,有排水河沟直通大海。坎下城按照明代“所城”建筑配置,原有文衙、武衙、旗薹库、火药库、兵营、盐场使司、?校场,又有文庙、武庙、民居、书院,巷道井然。进退方便。 坎下寨时,明廷派兵300名,陈聪统之,以守海口。清乾隆《海丰县志》(清乾隆十五年即1750年修纂)记载:康熙五十六年汕尾港、牛脚川各添设营房六间,拨兵二十二人防守。乾隆十五年派守备一员,碣石镇右营,驻坎下城。 至今400多年历史的坎下城,历经兵患、自然风化以及人为破坏,旧貌依然,遗址尚存。城内有城隍庙、武帝庙、孔子庙等历史建筑;并保留了大量的文化遗存,有古城门、城墙、石马、石狮、石鼓、石门匾、石刻、古井等大批文物,造型艺术独特,雕工精细,体现了汕尾人民的艺术成就。 民国初年,广东都督、兼粤军总司令陈炯明修筑公路直通汕尾坎下城,在城内设兵工厂、制币厂。陈与“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别具慧眼,在坎下城与汕尾港建造了坎白公园,工程于1922年竣工,并留下多处石刻诗句,有较佳的欣赏价值。1925年汕尾苏维埃政权把城内作为赤卫队操练场地。1983年之前城内曾是海丰县香洲公社所在地。1972年之前曾是香洲新联小学校址,后为香洲中学所用。1988年汕尾建市初期曾为汕尾消防驻地。1992年前海丰县、汕尾市石油公司曾在城内设置油库。1995年坎下城被城区列为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坎下城城墙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城内除了庙宇等建筑外,还有香洲中学及大量民居,民居约占城池面积的40%左右。现在仍在城内居住的户籍居民180多户,人口近千人。村中长者介绍,原居民有20多个姓,许多人可能是原驻城官兵的后裔。 城门城墙 坎下城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建有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建寨时东南西门临水,北门依山。东门(永安门)保存较完好。南门(鸿海门)是主门,通行率最高,目前是进入城内的主要通道,可惜原貌已不复存。西门(?门,无法查到)为水门,船舶可进出城内,码头止于何年不详,城门现仍在,门外即为西门村,现已融入市区。北门(拱极门)地势最高,视角较好,可以观察城内外概貌,平时较少使用。坎下城部分城墙墙体多属自然老化,文革时曾被人为破坏,但仍有部分墙体保存较好。 文庙武庙 史料记载,坎下城内有文昌庙、关帝庙和城隍庙。文庙祀孔子,武庙祀关公,真是文武双全,福荫坎下城人。孔子庙从南门直入,穿过100多米巷道后空旷地左侧便是,其历史约400年,近几年由原址重建。往后山坡左侧建有一座二间进,呈“品”型的武帝庙(旧为关帝庙),2003年重建,左边有周仓牵赤兔马的石像。东门直入约50米处是城隍庙(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始建于1636年,1996年复建。城内还分布着许多小庙。 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主要分布于城内的西南部,目前尚有部分文字不能看清,可看出的少数属清末遗留,多数是陈炯明建坎白公园前后题刻的,有一定的艺术内涵。 草木一隅 城内有多年古树,如榕树、木棉、梧桐等。自然植被以苦草、杂草居多,残损的城墙长着青苔。当地居民在西北部开设果园,种植多种水果。 (写于2019年6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