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评价但丁前必须先使自己达到他的水准,也有人说不进厨房的人同样能辨别厨子的好坏。对于这两种说法,我认为都有可取之处——任何人都拥有评价发声的权利,而专业人士可以从更加深到的角度提供新思路。 无论是文章、食物还是其他产品,它们在出现时都是面向一部分特殊群体的,这群人根据自身的感受发表见解,有时候能为上流人土增添想法。在生活中,也许我们并不都能开发软件,但使用者照样可以参与软件评分,提出针对性建议。正如无研发经验的个人更倾向于从用户体验角度出发,而该领域的专业人士更善于优化核心代码一样,知识结构与经验的不同使得评价更加多元化,从而拓展了人们看问题的角度。 当然,上述结论更多时候适用于我们熟知之物,对于某些陌生领域,评价前人们总是要“做些功课”的。 就像评价一个人普通话标不标准,不一定要自己去考普通话一级甲等证书,但至少要知道标准的普通话该是如何的-样,在完全没有知识储备的情况下去评价事物多半会被人认为是瞎扯,而知识或经验可以帮助你从更专业的层面进行分析,看见或听到更多细节,从而更清晰地把握住本质。 刘勰曾写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大概说的就是认识事物前需要人们不断的积累,当思想已到一定的深度、眼界还到一定的宽度,你所见之物才会更加立体丰满,而不是流于浅表。 因此,要想在评定事物时更加客观公正,我们的首要之事便是用知识来武装自己,将主观臆断的声音拧小,把基于事情真相的声音放大,将司空见惯的思维方式打个问号,将深维度的思想挖掘出来,认为歌声好听的时候用技术分析来佐证比单纯的“真好听”要更有说服力。唯此,我们的内在才会更加坚实,不至于被这爆炸式的信息冲刷迷失,不至于轻易陷入不实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