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美图 让心灵有个宁静的港湾 www.yueduwen.com
当前位置: 悦读文网 > 散文 > 散文随笔 >

“彩梦文化”之感悟

时间:2017-03-07来源:悦读文网 作者: 点击:

下夜时分,

星依北斗。

心声上高楼,

笔随文脉走……

中 国 梦 文 化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蔟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习近平总书记昭示“中国梦”,激励着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也引起人们对中国梦文化的思考。

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必然要产生一种文化。这种以中国梦为思想内涵的文化,我称它为“彩梦文化”(“彩梦文化”就是中国梦文化)。“彩梦文化”是如何产生的呢?中国梦是以出彩为标志的“中华彩梦”,当全国各族人民上下一心践行这种梦想时,就带来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丰收。于是,“彩梦文化”便产生了。中国梦为每一个中华儿女提供了展示出彩人生的大舞台,用出彩人生共同打造的“彩梦文化”,为中华民族添光加彩,共铸辉煌。而引领“彩梦文化”的开创者,就是我们的总书记。

“彩梦文化”展现在“复兴之路”的大道上。大道上醒目地镌刻着三行字,一是中华民族的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二是中华民族的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三是中华民族的明天——“长风破浪会有时”。这部壮写的“中华彩梦”之史诗,横跨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奋斗史,涵盖着“港澳回归,百年梦圆”的夙愿与期盼。今年,适逢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金鸡报晓20年”,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日子来到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站在历史的新高度,我们清晰地看到中华民族的光辉未来。“彩梦文化”在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中脱颖而出,在神州大地上蓬勃兴起。一篇《“彩梦文化”在中国》的文论,记下了2014年对“彩梦文化”的所感所悟,

梁 家 河 学 问

在陕北黄土高原的延川县,奔腾的黄河水座落着一个“乾坤湾”,从“乾坤湾”往西偏北约60公里处,就是当年习近平总书记下乡的梁家河。

2012年《西部大开发》第9期,刊发了习近平撰写的《我是黄土地的儿子》。该文坦言:“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在梁家河,习近平一呆就是7年,什么脏活、苦活、累活都干过。他打过坝,挖过井,种过地,挑过粪,砍过柴,割过草,放过牛,还当过记工员、农技员、赤脚医生。这种人生经历,让年轻的习近平懂得了什么是农村,什么是农民,什么是农业,什么是中国的基本国情。这不得了!因为,只有吃过苦的人,才真正懂得老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才真正懂得老百姓最需要什么。

让我动情的是文中的两句话:“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拜读此文,想起了焦裕禄的一句话:“我是你们的儿子”。习近平与焦裕禄心心相印,肝胆相照。一首《念奴娇·追思焦裕禄》的词,被众人点赞:“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

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携家人重返梁家河。在梁家河队委会大院内,总书记向围拢来的一群年轻人说:“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大有学问的地方,人生处处留心皆学问。”梁家河到底有多大的学问呢?带着这个问题,就在总书记离开梁家河半月后,我自山东启程来到了梁家河。一走进这片热土,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梁家河坐落深山内,岩石黄土砌巍峨。沟梁纵横千幅画,排山倒海气磅礴。飞鸟就达头上过,脚下足有万丈壑。梁家河苍茫雄奇盖大地,梁家河勃勃生机光闪烁!

走进“知青旧居”1号院,三间土窑洞,窑洞内垒一个大土坑,坑上铺几床旧棉被,一张漆黑的小方桌,放一盏小油灯,一把水壶挂在墙上。如此简陋的生活起居,不由触景生情:走进窑洞忆当年,一盏油灯伴书眠。夜读不觉天色晚,油气薰鼻吐黑痰。土坑几条旧棉被,跳蚤虱子浑身钻。人生就要难中练,吃苦方知百姓寒。

走出“知青旧居”1号院,沿中心街道往北行走约200余米,穿过“知青旧居”3号院,登上北山坡的顶峰,就是梁家河苹果园。站在苹果园往西眺望,其重山叠嶂,云海一天。面对如此壮观的景致,我感叹不已:梁家河啊梁家河,这里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啊?高山有奇观,大梁有信念。这里的山,这里的路,这里的田,到处洒下了总书记的足迹。13亿人民的领路人啊,迈出的人生第一步,就从这里一路走来。玉树留下身影,林芝留下问好。闽浙大地一片情,陕甘高原洒操劳。是惦念受灾的群众?是挂牵贫困的学校?是惦念“四个全面”的实施?是挂牵“两个一百年”的目标?阜平登上龙泉关,追思焦桐到兰考。下姜村的石碑,下党村的鸾峰桥。云贵湘西的田野啊,黑龙江畔的岗哨。正定开拓致富路,一路南下到博鳌。西柏坡的初心,井冈山上红旗飘。古田镇的会议啊,“红船”上的思考。亚欧踏上出访路,澳洲架起友谊桥。北美留下祝辞,南非留下微笑。莫斯科的讲演,新加坡的合影照……。讲述中国故事,一展中华风貌。

梁家河的胸怀有多宽?梁家河的山梁有多高?怎样评价您的功绩?座座民房汇心潮……

梁家河让我流连忘返,梁家河让我心旷神怡!六下梁家河采风,《梁家河》的书稿印在心里。“行万里路,访梁家河,结彩梦果,托迎平福。”张立文先生题赠四句话,贺敬之先生留下书名真迹。陕北高原的黄土地啊,养育了千千万万个中华好儿女。同唱一曲《回延安》,红星照亮延河堤......

梁家河大红的标牌高高立,上书:“陕西是根 延安是魂 延川是我第二故乡 习近平”。延河连着延川水,梁家河一块标牌万杆旗!

骆 缘 传 奇 故 事

习近平总书记迈出的人生第一步,就与骆驼结缘。朋友,你相信吗?

在梁家河村的中心区,有一个“知青旧居”3号院,3号院背靠驼峰(当地人叫它半坡山),它是梁家河最具标志性的一座景观。

“知青旧居”3号院,始建于1970年。该院座东朝西,有6间土窑洞所组成。窑洞的北墙头留有当年的一幅宣传画,画面上的人物就是下乡知青。画面两旁题写着两行大字,一边是“自力更生”,一边是“艰苦奋斗”。院外有一口沼气池,是当年习近平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时带领群众建造的。观墙头上的壁画,看院外的一口沼气池,再仔细打量那座巍巍挺立的驼峰,让人浮想联翩。

1982年4月初,习近平调任正定,担任正定县委副书记(1983年11月担任正定县委书记)。上任之前,北京一位朋友送他两件仿古唐三彩,一件是马,另一件就是骆驼。习近平携带这两件心爱之物,便走马上任了。

正定县委机关就座落在正定的古城区,是一座旧县衙。习近平的办公室兼卧室,只有一间房子,两条板凳支起一个床铺,一张三屉桌,两把紫红色木椅,一个暖瓶,一盏灯炮,书籍都放在桌面上。室内最引人瞩目的物件,就是摆在窗台上的那两尊唐三彩骏马与骆驼。别看生活如此清贫,胸中却奔腾着千里驰骋的骏马,任重道远的骆驼。两种精神合而化一,岂能不创造人间奇迹?

三年,只有三年,正定人民在习近平的带领下,彻底摘掉了“高产穷县”的帽子,走出了一条“半城郊型”经济发展的新路子。他招贤纳士,旅游兴县,倡导领导干部下基层,主张:“拆掉围墙,八面来风,横向联系,经济协作,主攻石市,挤入京津,咬住晋蒙,冲向全国。”多么富有开拓进取的一位改革者啊?读一读《正定翻身记》、《他耕耘在正定的原野上》,一种钦佩之情悠然而生。

1985年5月间,习近平调任厦门,担任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临行前,他把两尊唐三彩骏马与骆驼送给了贾大山。如此的心爱之物,为何送给了贾大山呢?请看下文。

贾大山,作家,就职于正定县文化馆。其成名作是小说《取经》,曾摘取了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桂冠。习近平正定上任伊始,第一个登门拜访的就是贾大山,1997年贾大山去世后,习近平满怀深情地写下了一篇纪念文章《忆大山》,刊登在1998年《当代人》杂志第7期。该文情真意切,催人泪下。俩人初次见面,就有“说不完的话题,表不尽的情谊”。临别时,贾大山拉着习近平的手久久不愿放开,说声:“近平,虽说我们是初次见面,但神交已久啊!以后有工夫,多来我这儿坐坐。”自此以后,你来我往,促膝交谈,常常谈到午夜时分。

在习近平的心目中,贾大山不仅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小说家,还是“率真善良、恩怨分明、才华横溢、析理透彻”的一位领导者。甚至还把贾大山作为“从政与为人的参谋和榜样”。1992年冬,贾大山挑起了正定县文化局长的重担,这位非党人士不负众望,把一个混乱的文化系统治理的井井有条。

1985年5月,在习近平调离正定的一个傍晚,俩人相约于县委机关,进行了最后一次长谈。临分手时,俩人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离别之情,难以言状。此时的习近平,双手托起了两尊唐三彩,送到贾大山的手中。贾大山怀抱一匹骏马,一峰骆驼,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在简陋的平房内,他凝视着两尊彩塑,面面相顾,默默无语……

去年春节过后,为了探个究竟,我在石家庄市作协主席康志刚的陪同下,走进了正定贾大山的家,拜访了贾大山的夫人与长子。在贾大山长子的住处,亲眼目睹了那两尊久久思念的骏马与骆驼。两尊彩塑虽不算高,却流光溢彩,神气十足!骏马冲天昂首,骆驼踏地奋蹄,一展雄姿之风采。更让我惊奇的是,一峰骆驼的脊背上,竟然端坐着一位活生生的西域人物:一方大脸,高鼻厚唇,一髯胡须,一派生动气象。此时,我恍然醒悟:这尊带有西域人物的骆驼,所展示的不就是汉唐古“丝绸之路”吗?“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此时,一条横跨亚欧、贯穿中西的彩色飘带浮现在眼前……

从梁家河的驼峰,到正定的唐三彩骆驼;从正定唐三彩骆驼,再到今天的“一带一路”,时空跨越了近半个世纪,演绎了一部古今中外的“骆缘传奇”!

“骆缘传奇”讲述的是中国故事,凝聚的是中国力量,展现的是中国形象,描绘的是“彩梦文化”在中国的艺术画卷。在此感染下,一幅国画巨制《骆缘传奇》诞生了。

文 化 自 信 定 力

“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使用最多的一个高频词。坚定的文化自信,是由长期丰厚的文化积淀所支撑的。根深叶茂的文化积淀,成为“彩梦文化”的源头与活水。它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中华民族悠久的灿烂文化,二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辉思想,三是吸收借鉴外来文化,四是纵观天下大势之胸怀。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上独领风骚。一部《习近平用典》,涵盖了我国的尚书、周易、诗经、春秋、左传、老子、论语、礼记、孟子、荀子、管子、庄子、墨子、韩非子、楚辞、汉赋、史记、汉书、唐诗、宋词、明文、清歌、近联等经典,呈现出中华文脉的华章与博彩。一篇《天地诗心,习近平的诗词情缘》,用五个排比句,传递着总书记的天地诗心:

明信仰之坚贞,则用“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道爱民之情深,则引“此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察风气之紧要,则有“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励青年之志向,则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述文明之多元,则借“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再加一句:抒壮心之胸怀,则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中国共产党至今已走过近百年的历史,在艰苦卓绝、风云变幻的伟大革命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的光辉思想。代表这一成就的就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讲话大都结集出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在国内外发行数百万册,其影响极其深远。书中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凝聚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动力,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建设的新征程。

不断从外来文化中汲取营养,是总书记读书学习的一种生活方式。早在下乡梁家河之时,就熟读了歌德的小说《浮士德》,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小说《怎么办?》。后来,又读了普希金的诗集《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的小说《当代英雄》,托尔斯泰的三部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复活》、《静静的顿河》,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雨果的小说《悲惨世界》,司汤达的小说《红与黑》,巴尔扎克的小说《人间喜剧》,马克·吐温的小说《竞选州长》,罗曼·罗兰的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等世界名著,从中受益匪浅。

立足国内,放眼世界,以全球思维谋篇布局,引导国际社会塑造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并不断汲取外来经验,体现着总书记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早在1985年5月间,在担任正定县委书记时,就率团出访美国,考察艾奥瓦州的农业和养殖业。以后的30多年间,其足迹遍及世界五大洲,不仅在政治、外交、经济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丰硕成果,还大大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走出去,请进来,杭州峰会有新篇。2016年9月,杭州峰会期间,总书记化用苏轼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描绘杭州的江南风韵;引用宋代潘阆《酒泉子·长忆观潮》中名句“弄潮儿向涛头立”,感召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勇做世界经济的弄潮儿,为这次盛会留下了出彩的中国印记。《念奴娇·杭州峰会印记》,词书诗意:

西子湖边,钱塘湾,鼓乐笙簧丝弦。杭州峰会举世看,荷花流水飞雁。美美共生,一湖笑脸,满城东方宴。和谐世界,友朋嘉宾言欢。二十国首脑聚,共谋胜算,环球风送暖。人类命运共同体,建一座百花园。创新开放,联动包容,大国展风范。海纳百川,远洋共驾航船。

西子湖畔的胜景和风,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其影像映照着总书记的“文化自信”之定力——“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

习近平总书记昭示的中国梦,讲述着成千上万的中国故事,中国故事就是中国梦里的“彩梦文化”。

作者:胡孟祥

撰写于2017年春 鸢都春草堂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柬埔寨散记(之一)

    知道柬埔寨是在上中学时从地理课上知道的,但那时只知道柬埔...

  • 海岛血泪

    国家公祭日,牢记血泪史。在纪念南京大屠杀国殇之日的特殊日...

  • 家乡的松树

    最近读到唐代诗魔白居易的《栽松》诗: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

  • 散文:春天的嫩芽(褚化冰)

    散文:春天的嫩芽 文ㄍ阳光柔剑 一棵埋在泥土里的嫩芽,经历了...

  • 那些旧笔记本

    这些旧笔记本,保存时间最长的整整半个世纪。最旧最小的,原...

  • 醉在烟雨桂花里

    一个湿漉漉的九月,阴天,湿云,凉风,薄雾,秋雨淅淅沥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