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川北老家把“端午”节叫“端阳”节,这支流传于民间咏唱端阳歌谣,我们也不知道传唱了多少年了。 说到端阳节,岁月倒回到上世纪七十年的童年时代,那个时代农村普遍穷,我们老家个地儿,端午节女子回娘家也是包点“四季豆”包送回娘家了事。对于包粽子我只听说而已。小学时看别的同学吃粽子,议论粽子还是有。真正地吃上粽子还是从军以后的事了。上学的路上及课间休息的时候,同学们少了往日的打闹,富庭富裕的同学聚在一起争相把玩香包,讨论比较自己的粽子。作为同龄人的我好不—他们…… 后来,改革开放了,农村慢慢地富裕了,每到农历四月下旬,我回到老家,总是听老人说,村子里的一帮妇女要挤出间,到山梁子上打粽叶,把宽如手掌的长长叶片摘回家后,然后烧开水煮到透出香气了再捞上来,放进盆里用冷水浸好,只等端阳节的到了好包尖角的糯米粽子。 斗转星移,世界日新月异,变革创新,社会飞速发展,但渊远流传的民俗依旧代代相承,浓郁绵醇的艾叶依然年年飘香。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把有两千多年渊远的历史端午节列入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传名录。 端午节,有好几种称谓,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中天节等二十多个文化底蕴深厚的美丽别称,总之,它是为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爱国诗人的忠诚,解放后曾将端午定为诗人节,吃粽子、挂菖蒲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民俗已经覆盖了华夏…… 结了婚的成了家的女子,这个时候也会家人的陪同下回一次娘家。 未婚有了结婚对像,男生在“端阳”节要去送节。人们把这样的男生叫“端阳哥”。女生家要给男生准备把伞,人们打趣说:“端阳哥”要去取“沟沟伞”了…… 端午节之所以能成为中华民族隆重的传统节日,我想它的历史地位、文化地位、精神地位是谁也夺不走撼不动。有道是:“年年端阳,今又端阳。” 上个世纪,有的地方如今还不是太发达,犁田靠牛拉,碾米靠牛拉磨,栽秧靠人工。家乡在大山深处,常年气温偏低,到农历五月才开始犁田栽秧,这是十分忙碌而喜庆的季节。为了及时栽种,农户们自觉的安排各家栽秧的日期,三五户的男劳动力互相帮忙,挨家轮转,不要工钱,主家管饭。 插秧的那天,一派繁忙,男人们在田里搭埂栽秧,女人们在家里碾米做饭,中午的餐桌上异常丰盛,鸡蛋、腌肉,只要能够拿得出的美味佳肴都一一摆上。 历史也好,文化也罢,在悠悠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仿佛可以忽略不计。 父辈乃至祖辈,或者更往上溯几代人,关于这个节日的历史和文化,应该不应该传承,他们都一无所知。 所幸的是,我的父母把我送进了学堂,历史的游丝穿过几代人荒芜的精神原野后,把文化的种子播进了我们的心田,如今也能写几个字,考证一下历史,用自己手中的那支笔,记录一下节日的盛况,回忆一下历史,教育一下下一代。 猛突间,远处传来了“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不知是谁家的老人哼起了民谣。 这时,我才反应过来,“端阳”来了…… [作者简介] 卜舒,本名:蒲三文。四川省作协会员, 四川省网络作协会员,安微省网络作协会员,区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某杂志执行副主编。中国作家网、风起中文网、红袖添香专栏作家。写作文学作品千余件,在《参花》、《四川人文》、《左诗苑》、《青年文学》、《剑南文学》等省以上刊物发表过作品;公开出版有《卜舒小说散文集》、《唱给西蜀的歌》和《西蜀闲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