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美图 让心灵有个宁静的港湾 www.yueduwen.com
当前位置: 悦读文网 > 散文 > 散文随笔 >

童年趣事

时间:2017-05-26来源:悦读文网 作者:罗银湖 点击:

行走在时光的流年里,不经意间,撷起一枚记忆的碎片。童年的点点滴滴,如数家珍般地,一股脑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作为一个生活在穷乡僻壤的农家孩子,小时候,我们的生活是极其贫乏的。但,为了能够寻到一些生活的乐趣,我们这些懵懵懂懂的孩子们,总是想方设法,极尽所能地自制一些别出心裁的小玩具,不仅玩得有滋有味,而且还在“玩”中增长了见识和乐趣。

一、吸水筒

大彦子是我的堂兄,比我大五岁,是我们湾子里的孩子王。他不但学习好,人聪明,而且头脑灵活,做吸水筒就是他的拿手好戏。

暑假的一天,湾里的玉才、少该,还有少波等几个小伙伴,相约来到我家,准备找大彦子帮我们每人做一个吸水筒。

大彦子看到我们几个小伙伴迫不及待的样子,忙从他家的厨屋里,拿出一把不大不小的篾刀来。他带上我们几个毛孩子,来到他家厨屋后面不远处的一片竹林子里,对准一根酒瓶盖子大小粗细的竹子的根部,使劲地砍了起来。只听“梆梆梆”几声篾刀的砍声响过之后,一根大小适中,枝叶茂盛的竹子,就直挺挺地倒在了我们的面前。

我们一窝蜂地拥了上去,嘻笑着,用小手抓起竹叶子,胡乱地扯了起来。大彦子举着篾刀,对我们说道:“都走开,都走开,我用篾刀来砍,小心把手扯伤了。”我们赶紧松开手,眼巴巴地望着大彦子。只见大彦子扬起手中的篾刀,三下五除二,几下子就把竹子的枝叶削得干干净净。我们拥着大彦子,把竹杆拖到他家的厨屋边。

大彦子把竹杆放在一条大板凳上,又拿出一把锯子来,开始锯起竹子来。他先从竹子的节层开始锯,每节锯一段,我们一共有六个孩子在场,他就锯了六节。锯完后,他又把一节竹筒的上部的节子,用锯子慢慢地锯掉。然后,又拿出一把削铅笔的小刀来,把竹筒的四周刮平。随后,他便拿出一根大铁钉来,将锯掉了节子的那头倒放在地上,让我手扶着竹筒,他的左手紧握铁钉,右手拿着篾刀,铁钉对准带节的竹筒,慢慢地敲打起来。几个回合后,竹筒的节子被钉出一个圆圆的小孔来。

“马上就可以帮你们做好第一个吸水筒了!”大彦子喘着粗气,高兴地对我们说。他从厨屋里拿出一根竹筷子来,又用剪子剪来一小块白棉布,用一根鞋索线将白棉布紧紧地包扎在竹筷子的下方。

“我要我要!”玉才心急,他忙踮起脚尖,伸出右手,到大彦子手里去抢吸水筒。“等会我试试,看能不能吸起水来。”大彦子忙把手中的吸水筒举过头顶,叫喊道,“不慌!每人都有份的。”我们跟在大彦子身后,来到厨屋里。大彦子从缸里舀出几瓢水来,倒在脸盆里。他把吸水筒带孔的部位伸进水里,左手紧紧握着吸水筒,右手抓着竹筷子,慢慢地把竹筷子往上提起来。“走开呀,你们!”大彦子转动着身体,扫了大家一眼,他举起吸水筒,对着远处的方向,右手使劲将竹筷子往下压。只听“嗤嗤”几声响,一条又细又长的水柱,便喷涌而出,射向了很远的地方。

“真好玩!真好玩!”我和小伙伴们欢呼雀跃,对着大彦子直嚷嚷着:“彦子哥,你真行啊!快帮我们每人做一个!”大彦子把做好的这个吸水筒递给我,对我说:“这个吸水筒就归你了,别玩丢了!”我高兴地接过吸水筒,左看看,右瞅瞅,好奇地问大彦子:“彦子哥,这个竹筒子咋能把水吸起来啊?”听我一问,玉才等几个小伙伴也连声说:“是啊,是啊!彦子哥,是不是这竹筒子有吸力啊?”大彦子眨了眨眼睛,笑了笑,得意地说,“这里面肯定有学问啰!等你们长大了,有学问了,就知道了!”“哎哟,不要卖关子了,好不好?彦子哥?”少波扯着大彦子的后衣裳,央求地说,“告诉我们吧,彦子哥,等会我到我家菜园子摘油瓜给你吃!”“好好好!”大彦子哈哈大笑起来,随后,他向我们有板有眼地讲起了竹筒子吸水的原理……

二、打得罗

打得罗,是小时候我们乡下孩子玩得最多的一种游戏。所谓得罗,跟现在那些小孩子们玩的“陀螺”差不多。但我们那时候玩的得罗,都是因陋就简,自己“设计、生产”出来的。

做得罗的“原料”有多种,但最常用的却只有两种。一种是用墨水瓶做的。我们小时候用的墨水瓶,都只有一寸半高,圆圆的,瓶子的直径也只有一寸左右,墨水瓶的口只有大拇指粗。我们便砍下一根寸把长,大拇指粗细的小木棍,将木棍的头用篾刀削成一个宝塔形,光光滑滑的,然后将木棍紧紧地塞到墨水瓶子的瓶口里,不偏不倚。这样,一个漂漂亮亮的小得罗就做成了。得罗做好后,还要做一条打得罗的鞭子。鞭子要用一条又细又结实的麻绳,将它牢牢地绑在一根又直又细的竹杆上。

打得罗的时候,先将麻绳紧紧地缠在得罗身上,然后,把得罗放在地上,用左手紧紧压住得罗,右手使劲地扯动起鞭子,得罗便开始在地上旋转起来。这时候,打得罗的人便猫起身子,右手把鞭杆扭到身子右侧,然后对着地上旋转的得罗,使劲抽去。得罗因为鞭子的作用力,便开了花似的,拼命地在地上旋转起来,还一边旋转,一边不住地往四面方向奔跑着,有趣极了。

有些孩子为了“出风头”,还使出浑身解数,将得罗用左手托起,轻轻地抛向空中,待得罗缓缓地降落到地面的时候,便抡起右手的鞭子,奋力向得罗抽去。得罗在地上欢快地旋转着、起舞着,孩子们嘴里发出一片欢呼声和叫好声。

有时候,我们几个毛孩子,每人执一个得罗,由哪个领头的高喊一声:“开始!”大家便不约而同地扬起手中的长鞭,对着得罗“噼噼啪啪”地抽打起来,几个得罗同时在地面旋转跳跃,煞是壮观。有时候,少波调皮地一下子抽打我的得罗,一下子抽打玉才的得罗,大家轮换着交替抽打着别人的得罗,直抽得自己浑身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也不肯罢休。

还有一种最常用的得罗,是用木头做的。用一根手腕粗细的木棍,也是寸把高、直径寸把长的样子,把木棍的浑身上下削光溜,然后再仔细地将木棍削成一个圆锥形的样子,有创意的,还在得罗的顶端,用削笔刀子刻上“好得罗”“我是冠军”等几个字。这种得罗玩起来,完全不亚于墨水瓶子做成的得罗。

另几种得罗则完全是仿照得罗的形状,用白萝卜、红萝卜或黄干泥巴做成的。白萝卜和红萝卜做成的得罗,因其水份较多,只用一两次就变形了,所以玩的人不多。泥巴做成的得罗,先要在灶蹚里烧烤,待泥巴全部烘干后才能使用。不过,泥巴得罗在玩的时候,如果不小心撞到砖头上或是石块上,就会破掉,或者撞缺角,所以用的人也不算多。

打得罗虽然是一种很土的游戏,但几乎成了我们这些乡下孩子们的最主要的娱乐方式。尤其是冬天天冷的时候,学校的操场上,甚至有时候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随处都可听到“噼噼啪啪”的鞭子的脆响声,看到孩子们打得罗的身影。

三、板撇撇

板撇撇,也是我们童年时光最爱玩的一种游戏。

撇撇,我们又称“三只角”“四只角”。所谓“三只角”,就是拿一张书页大小的白纸,先将白纸的左上方往右边折,折到右边的部位要与白纸的右边边缘看齐。这样,白纸的上半部就成了一个三角形。接着,再将上半部右边的纸张往左折,纸张顶上的那个角,与纸张左下方的那个角看齐。然后将纸张底端的部位,左右两边往上折平,最后,再将底部折平的部位往上,平插进折好的三角形的夹层里。这样,一个合格的“三只角”就折好了。

“四只角”则是用两张白纸制作而成的。先将两张长方形的书纸,以竖向对折。然后将对折过的书纸摆成一个“十”字形。再将底层的那张书纸,靠怀里的部位,往左折或是往右折,折的角度必须与边缘看齐。然后按照对称的原则,将底部的角往上折,以此类推,将四只角都折得平平整整后,然后将最后一只角套进另一只角的缝隙里。这样,一个平平整整、四四方方的“四只角”就做成了。

那时候,可以说,我们学校每个孩子的挎包里,都装着十几个、二十个甚至更多的撇撇。下课的时候,同学们就拿着撇撇,来到操场上,某个同学先将自己的撇撇——一只“三只角”或“四只角”平整地摆在地上,另外一个同学则从荷包里拿出自己相应的撇撇,还放到嘴边,煞有介事地对着撇撇吹几口气,然后握好撇撇,扬起右手,对准地上的撇撇,使劲往下板了起来。如果板撇撇的同学用力得当,因为板下去的撇撇的风力的作用,地上的撇撇就会随风翻个个儿。这样,板撇撇的同学就赢了一局。

如果在节假日,碰到某个同学不服输的话,一场板撇撇的比赛,兴可能要持续几个小时呢。板撇撇的孩子们,往往会因为比赛的输赢,或裁判的不公正,而争论得脸红脖子粗。板撇撇的过程,既充满了悬念,又充满了好奇,一种赛则必胜的信念,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萌动着。

记得有一次寒假,少波和玉才在我家门口,进行板撇撇比赛。少波个子高,力气大,连胜几局。玉才死不服输,他脱掉因用力过多过猛,而满身汗湿的夹袄,单着上衣,拼命地和少波争夺着胜负,誓言不夺胜不罢休。少波虽然力气大,但近两个小时的比赛下来,也是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了。他终于敌不过玉才的“顽强”,逐渐败下阵来,连输几场。这场比赛,以玉才的夺胜而告终。赢得了比赛的玉才,这才张开小嘴,大笑着,叫喊着:“我胜利了!我胜利了!”在我们一群孩子的簇拥下,回到了家。

板撇撇的游戏,在我的童年时代,几乎无人不晓,无人不玩。这项游戏,到了我儿子这一代,也照常乐此不疲。

那时候,除了玩吸水筒、打得罗、板撇撇等游戏,丰富我们的童年生活外,下乘山棋、对角棋、军棋、象棋、打弹珠、玩象狮虎豹等活动,也是我们甚至我们的下一代娱乐的主要内容。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深入,尤其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各式各样的娱乐方式、游戏品种的相继出现,使得孩子们的文娱活动丰富多彩。启发着孩子的心智。那曾经陪伴过我们几代人的那些原始的、土里叭叽的娱乐活动,随着时代的变迁,已渐行渐远,但是,它留给我们的是难以忘却美好记忆。尤其是大家在一起的群聚,那笑声、那快乐、那争得脸红脖子粗的情景,是一道最为本真的人生风景。

我怀念我的金色童年,更怀念曾经一起的玩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柬埔寨散记(之一)

    知道柬埔寨是在上中学时从地理课上知道的,但那时只知道柬埔...

  • 海岛血泪

    国家公祭日,牢记血泪史。在纪念南京大屠杀国殇之日的特殊日...

  • 家乡的松树

    最近读到唐代诗魔白居易的《栽松》诗: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

  • 散文:春天的嫩芽(褚化冰)

    散文:春天的嫩芽 文ㄍ阳光柔剑 一棵埋在泥土里的嫩芽,经历了...

  • 那些旧笔记本

    这些旧笔记本,保存时间最长的整整半个世纪。最旧最小的,原...

  • 醉在烟雨桂花里

    一个湿漉漉的九月,阴天,湿云,凉风,薄雾,秋雨淅淅沥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