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美图 让心灵有个宁静的港湾 www.yueduwen.com
当前位置: 悦读文网 > 散文 > 散文随笔 >

缅怀我的母亲

时间:2017-12-15来源:悦读文网 作者: 娄炳成 点击:

此刻,我在蓝天广场,坐在母亲无数次坐过的连椅上,静静地回忆着母亲在世的那些时光。母亲临终前一直盼望的秋雨,正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不知不觉间,已将我的全身淋透。蓝天广场是母亲生前常来的场所。在这里,有她和老年朋友们聊天的许多欢乐,也有对儿孙们的时时牵挂,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可是此刻,在这些连椅上,我再也见不到了她老人家的身影。泪水便同这秋雨一道,模糊了我的眼帘。

最后一次在蓝天广场见到母亲,是那个星期二的下午,天转凉了,我看到,母亲的脸上有了几分光亮。两天后气温再度攀升。上午十点,我巡视了蓝天广场的每一个连椅,没有找到那个亲切的面容。我原本想,在蓝天广场找到她,征求她的意见,约她老人家,再次出门去躲避这索命的炎热天气。而一个多小时之后,那个亲切的面容便凝固成了一个永恒,一个令我也令所有她老人家的亲人们永远无法挽回的遗憾。

母亲骤然而去了,那般匆匆,以至于来不及抬起手来,与她深爱的儿女孙辈们作一次依依的惜别。母亲用最简单的方式,为她八十四岁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句号,也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怀念。从此,母亲便深深地走进了我们每个亲人的心里,直到若干年后的某一天,在另一个世界里,我们再度扑进她温暖的怀抱。

我的母亲出生于一九三二年农历七月初七。七月初七,是传统的乞巧节,也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现在是中国人的情人节。我的母亲却说,她的这个生日是苦命人的生日。

八十四年前的农历七月初七,我的外婆临盆,我的外爷将一桶水放在床前,告诉我的外婆:生个儿子,万事大吉;生个女儿,就塞进水桶里——重男轻女,可谓登峰造极!

我的母亲出世了。我的外爷眼都不眨,立马拎起来就要塞进水桶。我的外婆翻身滚到床下,抱住我的母亲说:我已经四十九岁了,再也不能生孩子了,你就留下这个女儿吧!

我的外爷格外开恩,我的母亲因而得以存活。

然而,活下来的我的母亲却并不被我的外爷喜欢。我母亲出麻疹,口渴难耐,乞求水喝,我的外爷竟然给她舀了一碗腊汁汤喝——致使我的母亲终身不能吃腊肉;而且,我的外爷还背着我的外婆,将我的母亲送给了一个没有孩子的人家,只因送去的那天晚上,突然刮起大风,将那家的茅屋顶子吹走,认为我的母亲是不吉之人,这才罢休。

我的外爷解放初期定的成分是中农。中农的他让三个儿子全部入学,不从事任何生产劳动,却让我的母亲从五岁开始,就天天打猪草,割麦子,种地,做饭洗碗,从事一切力所能及的劳动。我的母亲说:直到她和我的父亲订婚时,我的外爷才第一次慷慨地给了她五分钱!

这一切,倘若不是我的母亲亲口告诉我,我即使作为作家,也很难想象,无法编造!

母亲,您刚一出生就大难不死,您必有后福!

如今,社会就业,竞争激烈,许许多多的年轻人因为求职需要,上大学本科、读研究生,出现了大男大女,甚至是剩男剩女,并不奇怪。而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我的母亲,却成了罕见的大龄青年。

因为童年严重缺乏营养,我的母亲个子很矮,大约是一米五,而我的外爷外婆个头均在一米七左右,我的三位舅舅也如是。矮瘦单薄的母亲不被男青年所青睐,直到我的父亲托人说亲之前,没有媒人前来光顾亲。

一九五二年,南充市成立国营丝绸厂,只招收清一色的十八岁的农村女孩。我的外爷将已经是二十岁的我的母亲的年龄改为十八岁,才得以招工,成了一名工人——因而实行身份证时,我的母亲的出生年份成了一九三四年。即是成了工人,每月工资十八元,也被我的外爷严令规定如数上交,不得私留一分钱!

一九五五年,我的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已经是三十四岁的父亲,随这他所在的部队进驻四川南充市,一年后,经人介绍,与已经是二十四岁的我的母亲成婚;又一年后,生下了我。

生下我之后,父亲又去了西藏。母亲带着婴儿的我,在部队的识字班里扫盲。说是扫盲,其实是每天都有西藏的噩耗传来,部队出于管理安抚家属的需要而办的。母亲天资聪颖,仅仅一年的扫盲,使得她粗识字,能够在以后的时光里,看连环画、读药品说明、看报纸、看电视上的天气预报。

父亲于一九五八年从西藏归来,整师转业,去开垦北大荒。父亲原打算把我的母亲和我留在四川,待生活条件好转以后,再来接我们。母亲却坚决表示,她要随我的父亲去北大荒。于是,母亲离开了令她心酸的家乡,从此天南海北,直到二零零六年,我陪着她去看望她阔别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故乡四川南充市,才算是回了一趟她的老家!

离开四川时,南充已是稻花飘香,而北大荒还未解冻。

我的母亲原本是有工作的,到了北大荒,因我年幼哭闹,又有了弟弟,迫不得已,辞掉了工作。紧接着就是“三年自然灾害”,我父亲工作的黑龙江虎林县八五一农场饿死劳改犯无数,我家整天吃高粱皮饼子,难以下咽。我弟弟因为缺乏营养,身体严重缺钙,得了软骨病,两岁了只会爬不会走。一九六零年的冬天分外寒冷,弟弟得了肺炎,场部没有青霉素,我的父亲在雪地里步行一百多华里到县医院买到青霉素时,弟弟已经夭亡了。我的父亲将我的弟弟用纱布裹了,塞进冰窟窿里进行了水葬——我的父母亲失去了他们的第二个儿子!数十年里,二老极少说起这件事情。我的大妹妹以下的弟妹们不知道这件事情,唯独我偶然问起过我的母亲,她的回答令我惊讶:死了好,他是残的,会苦一辈子!

一九六二年,我的大妹妹出生了,紧接着我的外婆在家乡熬不过荒年,也来到东北投靠了我的父亲。我的母亲随着我的外婆,在河滩边开荒,种上了土豆、南瓜、玉米,家里还养了鸡鸭,使得我们全家得以度过那段十分困难的日子。那时间,河里的鱼儿很多,我的母亲竟然也学会了钓鱼,大大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

一九六四年,因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我父亲从数千里之外的黑龙江调到了甘肃,从此以后,我们全家便一直生活在了陇南。先是岷江林业总场大河坝分场,后来是黄家路分场,再后来是武都黄鹿坝水电厂。直到我父亲去世后,电厂给我母亲分了一个中套住房,因而在将近她六十岁时才住进了城里。

记忆中,那时间的母亲,在哺乳带好继我大妹妹之后出生的弟妹的同时,除了雨雪天,几乎不会闲待在家里。在黄家路林场的时候,她同许多的职工家属们一样,在家门口支起架子,打竹帘子,当时,林场付给每个验收上的竹帘子八角钱的手工费。给我的印象是,无论母亲起早贪黑,日复一日,那竹帘子老是打不完。到了黄鹿坝水电厂以后,母亲又和家属们一道,在建设工地打工,卸水泥,卸木料,卸汽油桶,筛沙,活泥巴,码砖,什么活都干。当时,辛辛苦苦劳作一天,也只能挣一元五角钱。

进入老年之后,母亲不再干体力活了,却干起了她年轻的时候不怎么娴熟的针线活,戴上老花镜,给她的孙儿、孙女、重孙们,做小被子,做小棉袄,做连鞋裤;或者背了旧棉絮,买上新棉花,去弹棉絮的铺子里给晚辈们打棉絮。有一次,已是八十高龄的她,背着两床很厚的新棉絮给我的儿子送去,被我无意中遇见了,我就埋怨她,为什么不给我打电话,让我来背。她却笑着说:不重,我背得起。我和我弟妹们的孩子,她老人家基本上都带过。去世前,母亲已经有了两个重孙,她也给重孙们洗过尿布,买过用品。

我们和母亲一道观看电视里上演的越剧《红楼梦》,晚辈们都称贾母“老太太”,越语把“老太太”称作“老tata”。此后,我在二十余年里就一直叫我的老母亲为“老tata”,她老人家倒是很乐于接受,无论是我当面这样叫她,还是在电话里这样叫她,她都会很爽快地答应一声。在别人听来很奇怪,而在我们母子俩却很默契,很自然。

母亲在八十岁左右的时候,也像许多的老太太们一样,喜欢捡拾人们丢弃的饮料瓶子、易拉罐,积攒得多了,就背到收购摊上去卖几个小钱。每次卖掉了,见到我,都会很高兴地告诉我,她卖了多少钱。为此,我的妹妹们很是反对,说经常给她钱的,她并不缺钱花,要是传染上了疾病,或者被机动车碰了,多不好!我倒是给予了理解,知道她不是单纯的为了钱,是长期艰苦俭朴的生活习惯使然。但我还是劝她不要再去捡拾,对她说妹妹们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后来,她也就不再去捡拾那些东西了。

我因患腰椎间盘突出病,久治不愈,母亲或在旅游途中,或在药铺里,或听见了某种信息,都会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病的膏药、服用药、热水袋、热腰带、按摩器等等,买来让我治病,甚至还数次把她积攒的生活费交给我,让我去医院扎针、治疗。母亲给我的太多,而我回报母亲的却太少。每每回想起这些,我都会产生深深的内疚和自责——我对不起母亲,对不起母亲给予我的无以伦比的关怀,对不起母亲给予我的一切!

比起我的父亲,晚年的母亲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母亲赶上了好时代,不仅四世同堂,享受了天伦之乐,还吃了许多的美食,那都是我的父亲没有见过的好东西;去过许多的地方,那都是我的父亲不曾去过的好地方,譬如,新马泰、港澳、北京、上海、苏杭、西双版纳、深圳、青岛、延安、银川、青海湖、九寨沟等等。父亲自从参加革命以后,直到去世前,只回过一次山东老家。而我的母亲,竟然连续去过山东老家四次,替代我的父亲,享受了娄氏家族百余个晚辈们的真诚尊敬和热情款待。

除了十多次跟随老年人组团旅游之外,更多的是,我和弟妹们、妹夫弟媳妇们、还有我们的儿女们陪着母亲旅游,无论远近,无论何地。晚年的母亲对旅游的兴趣,特别浓厚,每到一个地方,她都会精神矍铄,不知疲倦,使得我们做晚辈的自愧弗如。尤其是,在甘南大草原、若尔盖大草原、青海湖大草原上,我们都有高原反应,头晕眼花,而母亲却感觉上好,常常笑话我们。母亲说,她去过好多地方,就是没有去过重庆。我们就许诺,等到了中秋节那天,就陪她到重庆去。她老人家十分高兴,买了一条新线裤,准备旅游时穿。遗憾的是,在农历八月初一,离我们即将陪她去重庆去旅游还差十四天,她却永远地告别了我们!

去年秋天,一连四十天没有下雨,入伏后,秋老虎更是肆虐酷燥。母亲说她夜里老是热得睡不着觉,我和弟弟妹妹们,一连陪她出去避暑六次,到花桥子、马营、官鹅沟、米仓山、万象洞,好不容易盼到天凉了,就在我们松了一口气,开始麻痹之后,母亲却突然去世了,使得我们没有一点思想准备;甚至,在她老人家去世前几十分钟里,还在同我的大妹妹、弟弟聊天,准备吃中午饭。即使她自己,去世前两分钟也没有任何征兆!

母亲一生除了腰腿疼痛,没有得过大病,很少打针,基本没有住过医院吊过瓶子。我当着母亲的面逢人就夸:你们看,我家老太太多精神,一定会成为百岁老人!我曾经对母亲说,您一定要坚持住,活到百岁,我陪着您。母亲也很自信,常常说,她要看着重孙子们成家哩。对于我们做儿女的来说,母亲的突然离世,遗憾深深。然而对她老人家来说,少了病床之苦,少了许多的不自在,不自由,不像我的父亲,直到油干捻子尽,非常痛苦地支撑到了人体所能够承受的极限。这是她老人家修来的福,也是留给我们晚辈们的福——由是,我们更加感激我们的母亲,我们麻烦了她一生,她却不肯麻烦我们一时……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母亲——祝愿您老人家在另一个世界里幸福安康!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柬埔寨散记(之一)

    知道柬埔寨是在上中学时从地理课上知道的,但那时只知道柬埔...

  • 海岛血泪

    国家公祭日,牢记血泪史。在纪念南京大屠杀国殇之日的特殊日...

  • 家乡的松树

    最近读到唐代诗魔白居易的《栽松》诗: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

  • 散文:春天的嫩芽(褚化冰)

    散文:春天的嫩芽 文ㄍ阳光柔剑 一棵埋在泥土里的嫩芽,经历了...

  • 那些旧笔记本

    这些旧笔记本,保存时间最长的整整半个世纪。最旧最小的,原...

  • 醉在烟雨桂花里

    一个湿漉漉的九月,阴天,湿云,凉风,薄雾,秋雨淅淅沥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