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美图 让心灵有个宁静的港湾 www.yueduwen.com
当前位置: 悦读文网 > 散文 > 散文随笔 >

年?味

时间:2018-01-12来源:悦读文网 作者: GuCheng王斌 点击:

越长大越觉得时光飞逝,越长大越觉得年味渐淡!

作为一名90后,转眼就要进入而立之年了,前几天被“18岁照片”刷屏,意味着最后一批90后也已经成年,可不我们90出头的人都“老”了!

元旦一过,春节的脚步声也悄然临近,家家户户都已在为春节忙碌着准备着,身在都市里,这种春节临近的味道还不那么浓烈,街道上挂点灯笼、彩灯,商店的门口贴副春联,在城市过年,大街小巷只不过比平时多了一副喜庆的景象罢了,要想感受年味,我想还得回到农村。不过现在的农村过年,也和以往大不相同,回想儿时的年是这样子的:

基本上元旦期间,母亲就会给家里的孩子们置办新衣服。小时候大部分家里的条件比较拮据,去往县城唯一的交通工具便是乘坐出租面包车了。我记得九几年那会儿去离村三十里外的县城车费也就二元,后来涨到四元,现在坐公交是六元。小学时的衣服基本上是父母给买啥穿啥,没有太多讲究,而且衣服的价钱也比较便宜,一套下来五六十,即便这样廉价都感觉骄傲的不行。上了初中仿佛有了审美观,不过也是父母领的买衣服,在农村要是谁家提前买了衣服,妇女们会闻讯赶来观赏买的衣服,这样心里就有了个数,照着款式和价钱买总不会吃亏!

年前家里还会买点简单的干果,像花生、瓜子,再买点糖果,小时特别喜欢吃糖,所以趁父母不在家的时候总会翻箱倒柜找糖,偷偷拿几颗,吃了糖果再把糖果皮扔的远远的,以防被父母发现。

腊月里头有的人家还要磨刀霍霍向猪羊,有的人把猪肉或者羊肉放在三轮车上绕着村子卖,有的人家还要杀鸡,家里没养猪羊鸡的就只能花钱割几斤肉了,炖肉、炸丸子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如此,还要蒸一些馒头,刚出笼屉的馒头要在上面点一个红点点,特别好看,还要用黄米面做一些我们当地的特产,像糕卷、“三道子”(个头小,很甜,黄米面做的,用刀在上面划三道痕,俗称“三道子”);还要烤一种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茶食”,腊月里还要准备些饺子菜,记忆中母亲会在很大的一个案板上切很多胡萝卜,把胡萝卜切碎,之后再和羊肉馅和在一起,就成了一盆香喷喷的胡萝卜+羊肉馅的饺子馅。

腊月里头还要写对联,提前买几张红纸,家里需要贴几副对联就得拿刀裁几副,等到村委会在广播里通知写对联的时候,家里派一个人拿上红纸去写对联的地方让写毛笔字好的人帮忙给写对联,那时那个地方定会水泄不通,村里的大门口还会挂一种镂空纸,一般是四张,上面写“吉”“祥”“如”“意”四个大字,我们土话叫“大纸”。城市里面我没有见过。现在家家户户都直接在市场上买现成的对联,方便了很多。

腊月二十八、九就开始贴对联,贴对联的时候全家齐上阵,在火上烧半锅“面糊”(土话),准备张桌子,把对联放在桌子上,拿个刷子蘸上“面糊”刷在对联的背面,把对联贴到合适的位置,再拿上一块干净的抹布或者一个小笤帚弄平、粘牢,由于家里的屋子较多,所以得贴一上午,还包括狗窝、鸡窝、大树上都有相应的对联,好像家里的墙上也会贴一张“抬头见喜”或者“身体健康”之类的小对联。

腊月三十的下午母亲会包很多饺子,以备晚上和初一的早上吃,三十的晚上母亲会把新衣服全部找出来,还会扯很多红布条,每个人的衣服上都会系一根,家里的每个门把手上也会系一根,家里的狗狗脖子里也会系一根;再把糖、花生、瓜子放在果盘里;还会拿一些食物祭祀先人、供奉财神。饭后一家人坐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看熟悉的面孔不熟悉的面孔,总会对春晚进行一番评论。

大年初一的清晨,我们有个风俗就是——“接神”,约莫快六点的时候,父亲会在院子里点旺草、放鞭炮,迎接财神的到来。全家被院子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惊醒索性也就起床准备迎接新年了。大年初一换上崭新的衣服格外的高兴。

大年初一一般是和爷爷奶奶一块儿过,初二去姥爷家,但我从小没有爷爷奶奶,又和姥爷是一个村的,所以初一、二大都是在姥爷家过,初三开始跟着父母走亲戚。

过年期间最开心的事情除了穿新衣就是挣压岁钱了,用挣来的压岁钱可以买以前想买却无能力购买的东西,像鞭炮就是在春节期间非常畅销的一种东西了,尤其是对于男孩子格外的喜欢,有五毛钱一盒的和一块钱一板的,鞭炮的种类也很多,有可以摔响的,有可以擦响的,还有需要点火那种的,总之是特受男孩们的欢迎。

这样喜庆的节日氛围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七过后才结束,十七一过,孩子们要上学,家里挂的灯笼也要拆卸下来保存后以备来年再用,老百姓们休息了一正月,又要投入到农活当中了。

这就是我记忆中的年,现在老百姓的经济水平也提高了,腊月里头家家户户已不再像从前那样忙碌,可以说都有了私家车,出门特别方便,不用再像从前那样五点多钟天空还是黑的就得起床安顿,一群人挤在一辆出租面包车里,挤的腰酸背痛,下车的时候都直不起腰来。去了县城急急忙忙转大半天,提个大包小包再坐面包车回家。

现在过年,置办年货基本上去一趟超市就都解决了,很少人家会像以前那样杀猪宰羊,村里的热闹也就那么几天,大部分务工人员在初四、五就走了,初六一过,村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寂静,夜晚偶尔的几声狗吠声才会打破夜空的寂静。

随着科技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给老百姓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无声中带走了一些美好的习俗与回忆,那时虽然家里不富有,饭菜没有那么丰盛,服装没有那么新颖,过节没有现在简单,那时花生、瓜子还是特别香的,桌上的糖果总是那么诱人,餐桌上的食物总会吃个精光,饮料是那样的好喝,即便廉价的衣服穿在身上也是那么自豪,长辈给的压岁钱总是那么兴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柬埔寨散记(之一)

    知道柬埔寨是在上中学时从地理课上知道的,但那时只知道柬埔...

  • 海岛血泪

    国家公祭日,牢记血泪史。在纪念南京大屠杀国殇之日的特殊日...

  • 家乡的松树

    最近读到唐代诗魔白居易的《栽松》诗: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

  • 散文:春天的嫩芽(褚化冰)

    散文:春天的嫩芽 文ㄍ阳光柔剑 一棵埋在泥土里的嫩芽,经历了...

  • 那些旧笔记本

    这些旧笔记本,保存时间最长的整整半个世纪。最旧最小的,原...

  • 醉在烟雨桂花里

    一个湿漉漉的九月,阴天,湿云,凉风,薄雾,秋雨淅淅沥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