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写一篇关于精准扶贫题材的小说,正在考虑去哪里采访,好友杨革华打来电话说,他在报纸上看到我了,一个整版都在介绍我,我一笑把话题转到关于精准扶贫上。杨革华兴奋地说,那就到我们这里来吧,我带你到我们的扶贫点看看。“踏破铁蹄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爽快地答应了。 杨革华是扎鲁特旗人民法院的院长,他的包联单位是扎鲁特旗香山镇。香山,位于扎鲁特旗中西部,原名响山,因山上有一洞,风吹便会发出响声而得名。时间久了,响山便被叫成香山了。 我们来到香山镇的时候,镇长周炳武已经在等候我们。和我的想象有些异样,我原以为,像香山这样的大镇,镇长一定是一个年龄和我相仿的人,而周镇长却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让我刮目相看。周镇长向我们介绍了香山镇的整体情况,又把一些扶贫思路和做法重点作了介绍。我感觉,周炳武是一个有思路、有头脑、肯吃苦、有作为的镇长。 香山镇在扎鲁特旗算是大镇了,全镇辖15个行政村、27个自然村,6293户、24449口人。全镇建档立卡户229户550口人。2016年河东、河西村利用项目资金通过发展养殖业和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脱贫139户375人。到目前为止,全镇还有贫困村2个,贫困家庭88户,贫困人口173人。 香山镇党委、政府为了让贫困村、贫困户尽快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根据香山镇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分类施保,精准到人,动态管理,持续有效”的扶贫攻坚思路,着力实现“不丢一村,不失一户,不落一人”的奋斗目标,早日实现“村出列,人脱贫”。 扶贫工作是一项浩繁的工程,扶贫的关键是找准致贫的原因,扶贫的重点是对症下药。一味药难治百家病,要一户一策,一户一方,做到精准“把脉”,对症“治贫”。他们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打造多个扶贫“菜单”,贫困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自主点菜。 福山村的农民徐海军患有肝病,妻子也患有疾病,两个人医药费用花掉了10多万元,让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在包联干部的关怀和帮助下,帮助他们选择适合他们的“菜单”,利用金融贴息贷款发展养殖业,他们购买了基础母羊20多只,进行自主创业,预计年底可收入5000元。 还有企业加农户、财政扶持、购买公益岗位、干部倾情、保险和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等,多措并举,多种“菜单”全覆盖,打响香山早日脱贫攻坚战。 杨革华向我介绍了他帮扶的贫困户孙树鸣。孙树鸣住在香山镇永乐村,两个女儿。大女儿正在上大学,在大三的时候就入党了。二女儿今年考大学,由于收入少,开支加大,造成孙树鸣家庭困难。杨革华到他家的时候,看到他们一直在忙碌,尽管贫困,但是,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让他看到了“家贫志不贫”的精神。杨革华对孙树鸣说,二女儿上大学的费用他负责了,你们有这种脱贫的志气就很让人感动。孙树鸣很感动,我听后也很感动。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现在要解决脱贫的问题,缺少的不是政策和措施,而是志气和决心。改变等、靠、要,解决懒、散、涣是当务之急。在所有贫困户中,不乏懒惰、思想僵化、满足现状之人,把成为“贫困户”视为一种荣耀。一旦成为“贫困户”就衣食无忧,把我是“贫困户”我怕谁作为一种理由,等着国家救济,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也是一种不公平。如果人人都争当“贫困户”的话,那就说明我们的扶贫措施存在有待完善的地方。所以,精准扶贫,精准识别,扶真贫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我始终认为,扶贫的重点应该是从思想上扶贫,让村民树立劳动致富光荣的思想。对那些因病、因残、因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加大扶持力度。而对于那些因懒、因思想僵化而致贫的贫困户,应区别对待。首先应该让他们在思想上脱贫,然后才能在生活上脱贫。否则,势必会造成一种新的不公平,助长懒散歪风,影响扶贫政策的落实。 “治贫”先“治懒”,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媒体营造一种“劳动致富光荣,懒惰致贫可耻”的氛围,避免人人争当“贫困户”,“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歪风滋长。让党的扶贫政策落实到真正的贫困户身上,让真正的贫困户感受到党的温暖。 扶贫还要多措并举,既要“输血”更要让其“造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扶贫首先要“扶志”,只有从思想上脱贫了,才算真正脱贫。 回来的路上,杨革华很少说话。我知道,他在思考,思考着如何让贫困户尽快脱贫,如何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如何让扶贫干部打通扶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 旗委包联领导和他约定,星期五下午,他们还在香山见,和驻村干部共同商议下一步扶贫计划。看得出,经过他们深思熟虑、集思广益、精心设计的“民族大餐”正在“烹饪”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们的目标“村出列,人脱贫”就会实现。 香山,一座能够发出声响的山,一个响亮的名字,必将在扶贫攻坚中奏出响亮的乐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