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美图 让心灵有个宁静的港湾 www.yueduwen.com
当前位置: 悦读文网 > 散文 > 优美散文 >

时光独白

时间:2023-09-27来源:悦读文网 作者:杨贤博 点击:

杨贤博,1971年生于陕西商州牧护关。中共党员,中国电力作协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入选陕西省文化厅文学艺术创作百名人才计划,鲁院作家班学员,商洛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作品见省内外报刊,出版散文小说集《古道诗情》、散文随笔集《向上流动》、散文集《出关》《大地上的故乡》。

一本书有一本书的命运。

我一直在城市与乡村的夹缝中奔走,而《大地上的故乡》就是在这种生存背景下诞生的。它依然是我在无处安放的灵魂和肉体的动荡中,在时代的喧嚣与焦虑中,安妥我生命的一本书。癸卯酷暑季,它的到来,并没有唤起我的狂热。天热,它可能就是我的一缕凉风。秋日的风景很美,但它毕竟经历过那个酷暑难耐的季节。

这几年经历了不少事,应验了那句“多事之秋”。很多日子,闭门不出,看我的书,喝我的茶,不敢轻易闯荡,害怕惹事,事却随天而降,人性的美与丑、自私与贪婪,常常在瞬间暴露得赤裸而淋漓。沉默的人,往往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作为代价。书房是最享受的地方,安于现状,也没有了太多激情和欲望。毕竟经历太多后,身心磨砺得没了棱角,可谓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年龄。人常说,五十知天命。我深知自己是一个想干大事,却能力不及的人,甚至在某些方面,活得一塌糊涂。唯一欣慰的是活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自己。别人怎么看怎么说,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一千个人有两千只眼睛,每一只眼睛里都有不同的自己。我单位的对面有一座山,光秃秃的山崖上歪歪地硬生生地长着一棵松树,几十年过去了,它俯视着我,我仰视着它,它静静地活成了属于自己的样子,气候恶劣,它依然年复一年坚挺着,虽然没有长成栋梁,却长成了一道风景。那棵松有那棵松的命运。

太多人是在一种游戏规则下活着,而我并没有遵循那种规则。我总以为,人来世间一趟,你就努力折腾吧,只要在道德与法律范畴内,力所能及得扩展你的张力。我一直被称为不安分守己的人,喜欢折腾。后来就觉得把自己折腾没了。梦想着城市的美好,放弃安逸的生活和安稳的工作,不断拿身体和时间折腾,时常是拖着一身疲惫一败涂地。生在秦岭之巅,梦想着山外的世界,总想着走出去走进城市,那是多么美好的人生。就有了《向上流动》,毕竟向上流动在某种意义上讲完全违背自然规律;又有了《出关》,而实质上并没有出关,只是一个常年在城市与乡村间不断穿梭不断徘徊的人。而后来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让进城变得如此容易。不断在城乡奔波着、忙碌着,奋斗着、逍遥着,思考着、困惑着,甚至有更多力不从心的事无法去做,又有意想不到的事发生而让你措手不及甚至怀疑人生。感慨人世间百鬼狰狞,人格分裂,利益至上的事层出不穷,让我曾经憧憬的美好,在某些事情的发生后轰然倒塌……

人活着是来经历的。

父母相继去世,时常回乡看着那个年久失修、空寂荒废的老屋不知所措,心情万般复杂。

故乡,已物是人非。

《大地上的故乡》是继《出关》时隔六年后的一本散文集,是以《生命,一条通向故乡的路》作为开篇,书中收集了69篇散文及随笔,以《守望秦岭》落笔的24万字的作品,成为《出关》之后的最新散文集。

应该说,出版极不顺利。按理说,两年前就应该与读者见面,疫情困扰以及其他种种原因,辗转了三家出版社,删减不少,后补了几篇文章。最初出版社要求删除时,我是坚决反对的,我觉得那些才正是我想要表达的,它可能唤起人们对世间万事万物“质”的认识。经过反复磋商,后来因质量问题又重新编排,方才印刷,而恰在印刷之际,又因南方某地水灾泛滥,再一次推迟。这是我的第四本集子,如同我的第四个孩子,无论怎样,它都倾注了我的辛酸我的爱。

写文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出发点、认知观,否则文字就是个游戏。而我的文字多带有“苦涩”,读起来很累,甚至放弃关注。幸福的生活千篇一律,不幸的日子各有各的不幸!这就是现实。我时常狡辩,美的东西一般都藏得深,要学会去发现。生活的本质不是千篇一律的幸福和灿烂。

多年以来我依然相信一句话:如果你永远看到别人的幸福,是因为你没有真正意义上走近别人。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历史沉淀,有它很深的哲理。很多时候,我们所看到的只是表象。看到的是对面的山,无法看到山那边的世界。

一直以来,我放低自己的视角,以亲历者和旁观者的双重视角,审视并观望着家乡的一草一木,思考并欣赏着故乡的千变万化。对于故乡,有一种难以割舍又难以表述的复杂心境,在这片如树叶般大小的土地上,记录着曾经的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人和事... ...

我感谢文化发展出版社。不是我选择了她,是她选择了我,选择了《大地上的故乡》。所以我说,每一本书都有它的命运,如人一样,生下来注定走什么样的路,上天在冥冥之中已经做了安排,应验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们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片叶子,完成自己的春夏秋冬,映衬花儿绽放异彩、果实发出光芒。我所贡献的,是为文化发展出版社增添一抹绿意。当样书发来的那一刻,我给自己沏了杯最好的雀舌茶,心静如水,看叶芽儿在水中绽放,悠然沉淀,挺立在杯底,一如我写过的那些文字,密麻而参差不齐,呈现生命的张力,散发着诱人的清香。

其实,一切都是符合逻辑的!

《大地上的故乡》没有序言,没有后记,也没有名人题写书名或推荐语。完全按照出版社要求完成。封面设计完全符合书中内容——城市与故乡。也描绘了我的心迹——在城市与乡村的夹缝中生存的状态。同时加注了我文章中一句话“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通向故乡的路。或远,或近,或宽敞,或曲折。”——也许,我只是说出了所有奔走在天南地北的游子们对故乡的同一份感受。十多年来,我一直穿梭在城乡之间,有困惑有迷茫,在生存与挣扎中徘徊,审视着自己,完善着自己。仰望星空,也时不时感慨能力撑不起野心。

其实,多年来我游走了好多地方,和进城务工者深入交流过,太多人都非常不容易,毕竟成功者属于极少数人,太多进城务工者都是拼了命在城里起早贪黑打拼或挣扎。每个人都活得不容易。没有这一大批打工者的付出,谈何城市的发展与进步?他们是城市的建设者,足迹布满了城市的角角落落。这一批人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更新着城市的变化。也同时改变着自己,改变着婚姻与家庭。或喜或忧,或愁或悲,尽管如此,每个人仍然努力而艰辛地活着。

而正是大批农民工的进城,让故乡发生着有史以来最大的变革,即人的流失。这个大迁徙的时代,完全改写了千百年来祖祖辈辈靠土地赖以生存的传统模式,无论是求学、工作或打工,时常是一家四五口人奔走在三四个不同的城市,年迈的父母或留在乡村,或迁移到县城看管上学的孙子。我时不时在想,如果父母过世,孙子考学进入城市,如果我们也将老去,那么,农村将是什么样子?谁又会出现在曾经是你故乡的土地上?我们的子子孙孙会青睐农村吗?那些青砖水泥钢筋浇筑的房子将会怎样?

我一直观望着“乡村振兴”这个宏大的蓝图得以实现。近两年电视上时不时有这样一句广告语:国家要发展,乡村必振兴!其实,回归乡村,几乎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虽然地方政府不断打造“美丽乡村”,落实一些惠民政策。但是,农村的发展,不仅仅看建了多少房子,修了多少水泥路,治理了多少河堤,也不仅在于电网改造到末端,通讯没了盲区,基础设施明显提升,绿水青山明显改变。而一切都需要“人”的支撑,人气是农村发展的关键。而在人口不断下降的当下,国家提出了鼓励生育三胎的政策,而面对生儿育女成长中教育等一系列艰辛问题,现实显示出它的残酷性。农村的小学在“城乡一体化”的撤乡并村中消失,而儿童进城上学又是多么的艰难。陪读,是一代父母的辛酸。我清楚,没有哪一代人,像今天大多数的年轻人活得这样不易,他们或刚大学毕业或刚组建家庭,肩上背着几十万的房贷,实属不易。

解决乡村振兴的关键,是解决“人”的问题,解决教育的问题,延续教学的问题,如何守住地方学校,乡村振兴才有希望和更多的生机!有了人气的村庄,就有未来和希望!

我一直从乡村细微处关注农村的变迁,以及基层民众的生活发生的变化。当你明显感受农村的房子越来越好,道路也多被硬化,庄园绿化也不断提升,街镇及乡村路上的车也越来越多,做饭不再用柴草,山坡的树木茂密,很明显农村人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而同时,在傍晚,当夜幕降临,那一栋一栋“移民搬迁”楼房却没有或者少有灯光出现,你才真正感受到,村子里很少有人。没有人,就没有人制造声音,没有声音的村庄是空荡的、静谧的、寂寞的。

每个人都觉得,老家有一套房是祖业,盖一套房子是脸面,如路遥笔下孙少安无论如何要建造一个窑洞一样,而那个时代已经成为历史。空荡荡的房子只能是多一份操心。当前留守的一代人,也开始在县城租房陪读,他们绝不会让多年后学业有成的子女再回到农村。我时常想,农村何去何从?乡村振兴又如何成为共鸣?在已经被“城市化进程”掏空得只剩下壳的乡村,回到从前是一件艰难的事。而长期在城市里游荡的灵魂,又如何安分守己地在守望乡村、振兴乡村的路上迈进?拿什么来支撑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仅靠国家政策,更多需要提升人对生活和生命的认知。

年轻的时候,向往着“诗和远方”,而如今更多的乡愁来源故乡。城市,已不再是“城里人”的天堂。故乡,已不再是“农村人”生我却不养我的守望。

时代在变,而人的思想是有局限的。

无聊时喜欢思考,思考又给自己太多负担。那些不该也不属于自己思考的问题,无疑让自己多一份忧虑,就变得寡言了。目睹众生依然忙碌着奔波着,继续着属于自己的生活,突然就想到了“务实兴邦”这个词。忙碌,可以忘却烦恼。在这个人人刷手机的经济时代,读书已经是小部分人奢侈的精神消费了。

《大地上的故乡》算得上《出关》的姊妹篇,依然多是故乡的人和事,旁观故乡的发生。在故乡待得太久,记忆中那些熟悉的面孔越来越少,而同龄中除了经常了解到给儿女婚嫁外,又时不时听说哪个发生了意外,哪个得病走了。这个世间,人都是来做短暂停留的,折腾几十年,不变的是山水,是日月,人似走虫,跑着跑着就没了身影。

我曾说过,故乡的变迁和我的命运紧密相连。在《大地上的故乡》中收集了纪实性散文《家乡水灾,切肤之痛》,一次突如其来的灾难改写着我的命运。

时间定格在2021年8月19日,这个在家乡牧护关历史上无法抹去的事件,被称为“8.19水灾”,那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水灾,对于牧护关人来讲是一场灾难,对于我来说是人生一大劫难。我及家人在两米多高的洪水包围中被困了整整一夜,那是人生最煎熬最揪心的一夜,时刻担心着屋子被洪水泡倒,我可能会和儿子被洪水淹没。

那一夜,我刻骨铭心。

水灾的发生,彻底改变了我的生存状态。经历了才深信古人所言“水灾火灾一夜穷”的现实状态。其实,在灾难面前,家业越大,损失相对越大。我四十岁前在老家所积攒的家业,被洪水浸泡得千疮百孔,所有的家产成为垃圾扔掉,剩下的是倒塌、如一个空壳的破旧的房子。水灾后,同电力公司上百人忙着恢复电力线路,连自己房间积聚的近两米高的泥水都没顾得上排泄,这直接导致没有第一时间抢救出我的家具,它们被浸泡得一塌糊涂。政府送来了千元慰问金,我也没有犹豫把钱捐给了家乡秦茂村。因为村支书说村子受灾户急需被褥,我也想尽一点微薄之力。水灾期间,我时不时被市区作协领导以及西安文友慰问而感动得热泪盈眶。我连续几天没有干净的水喝,泡方便面没有烧水的地方,晚上睡觉不知道去哪儿的现状……这都是我人生第一次的经历。

每次提及水灾往事,那些场景历历在目,不堪回首。歌德曾经说过,“没有在黑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只有亲身经历了灾难,并在灾难中感受到人情冷暖,人性善恶,你才能清醒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对了,拯救自己的永远是自己!——这是铁的定律!

重建过程中,我最欣慰是我及地方部分群众齐心协力通过多方社会关系,将已经撤掉的初级中学保留了下来。看到学生回归校园,再次听到校园的铃声,看到那群阳光灿烂的孩子,我看到了乡村的希望。我又在商州、西安乃至全国范围内呼吁文朋诗友向母校捐赠图书,经过半年的努力,收到近七千册图书,捐给学校图书室,成为了学生的精神食粮。我感谢那些帮助我们的朋友,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他们的善举都是一份爱心,让我常怀一份感恩。我清楚,这所学校对于家乡父老乡亲有它存在的重要性。这是我力所能及为母校也为家乡做的事。我非常清楚,乡村振兴首先是教育的振兴,人才的振兴,人类文明与精神素养的提升。留住了人,也就留住了乡村,留住了希望!两年了,整个牧护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国家投入几个亿对水灾后的家乡进行规划和重建,如今的街镇和村庄的基础设施都得到改善,并向“美丽乡村”看齐,无论是河道、公路、土地以及街镇和街镇周围的移民搬迁小区,都在不断完善并得到提升。

而今,焕然一新的牧护关是特别适合人居的新型乡村小镇。

其实,一场水灾,所有的人和事都发生着变化。而我还未真正从灾难中走出来。我重新审视家乡,审视生活,审视自己。今非昔比,一切都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一时间我变得沉默寡言,关注着身边的变化。很长一段时间,不去触摸文字。

我的世界脆弱到不堪一击。无法面对生命的这场劫难。但又不得不面对。我选择了逃离,我如果再继续待在镇子,我的身心几乎要崩溃。我不敢正视那个被洪水洗劫一空的家。那个时期,我已经精疲力尽,感觉自己随时有倒下去的可能。我得感谢多日收留我的能够给我一张床躺下来的朋友,在没有电没有水的情况下给我解决一碗饭的朋友,也感谢那些关心我的文友安慰和帮助。

一场灾难的发生,人在自救的同时,既感到一群人为家乡的爱心捐赠,也看到了政府部门的雪中送炭。

这一切,都刻骨铭心!

故乡的发生,也是大地上的发生。我的发生,也是更多人的发生。

灾难面前,人渺小如微尘。敬畏生命!敬畏大自然!

这是我刻骨铭心的经历。写下这段文字不是为了博得别人的同情,我不需要同情,更不在乎你对我的看法以及命运的走向如何。对于我而言,向前向上的动力依然不熄。我的人生方向一直非常明确!这一切就是生活。

不经连阴雨,咋知秋阳亲!水毁后不久,父亲去世三周年,那天依然是秋雨连绵。我给父母的坟头前竖了一块纪念碑,跪在潮湿泥泞的土地上,烧了很多火纸,说了很多话……犹如我不愿再提及故乡的那些刻骨铭心的往事,那些曾经的不应该发生但却真实发生的事!如一坯尘埃,埋葬在那份火热而冰冷的心中!很多个夜晚,当我躺下去的那一刻,我告诫自己:决不能倒下去,一定要坚强的活着!

一切的一切,都是我在特殊环境下的特别经历,也许别人是无法体会到的,这都是我怕发自内心世界的呐喊和灵魂深处的倾诉。相同的皮囊之下,人的思想是复杂的。活着就应该有一种悲悯情怀,更何况一位写作者。

作家雨果说过,每块墓碑下,都是一部长篇小说。

对于一本没有序言没有后记的新书出版,自己几乎要倾诉好多话。

文章是一个人的心语,也许在文章里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影子,真实或虚伪、脆弱或强大。

乡村已不再如以前那样纯粹。故乡不再是古人笔下的乡愁象征,在社会进步、交通发达的今天,故乡在大时代背景下发生着质的变化。秦岭之巅有人家,父老乡亲,伴着日出日落,年复一年,如蚂蚁般耕耘着属于自己的那片土地,而土地的耕种者在我们这一代人之后,将会出现“断层”。家乡是一块地标,它永远在这里。而故乡何去何从?我时常问我的子女,故乡对于她们又意味着什么?难道仅仅是一个“根”吗?我无法得知,更无法预测更遥远的未来……

这本书终于面世,对我而言,它依然是我的苦难之作。我谢绝了朋友策划的首发式和签名活动。他们的盛情与心意我领了,感谢他们时不时想着长安城还有这么一个朋友,就已经很欣慰了。

而在写这篇《时光独白》时,我感觉自己就是一个病人,甚至是一个疯子。在既没有序又没有后记的《大地上的故乡》到来时,一吐为快,酣畅淋漓释放情怀,流露属于自己的心迹。酷暑难熬的季节,《大地上的故乡》无疑是一杯茶,或浓或淡,每一片叶子都是生命的跳动。看似散乱而凝聚一统的“形散而神不散”的板块。整个文字几乎就是我的时光独白——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我们这一代人都进入中老年,人生经历了太多,有着千丝万缕的乡愁和对乡村振兴存在问题的思考,关注故乡大地上的发生,那些一地鸡毛的琐碎,组成了我们生命的悲欢离合和生活的喜怒哀乐,犹如秦岭之巅的人家,零零散散而又凝聚在一起,勾勒出人生百味,描绘出人间百态。这些文字,以对故乡的深情和敬畏之心,以强烈的责任感,敏锐的视角,深度的观察,独立的思考,细腻的叙述,献给故乡。故乡的发生、农村的发生,我的发生——从小到大、从无到有呈现出中国农村在时代大背景下的发展与变革。

生活需要强大的力量而成为进步的动力,而人必然是生活的一棵树,挺立在悬崖峭壁间,任风吹雨打,生命就这样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勾勒出一抹风景,需要忍耐更需要张力。所有的选择与经历,都是一分收获。也许,它毁灭了你。也许,它成就了你。你我他,我们都深情地活着!纵使大地上发生着种种灾难,纵使人性的自私与善恶,纵使故乡如何变化,那一群如蚂蚁一样的人群,依然在日出日落中勇敢地挺起脊梁。

这,也许就是活着的价值!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时光独白

    杨贤博,1971年生于陕西商州牧护关。中共党员,中国电力作协会...

  • 神仙居处

    七月,横峰县司铺乡牛桥村村口的紫薇树繁花似锦,它们绕着水...

  • 秋天的记忆(二则)

    抓河蟹 盘锦的一位战友捎来一箱河蟹,我带给父母,让他们饱饱...

  • 心远地自偏

    内心深处一直对自己有种不满意,怎么就把日常生活过得如此粗...

  • 认识穿山甲

    穿穿穿。遇土穿土,遇水穿水,遇山穿山。穿穿穿。它不太机灵...

  • 常相伴

    我这个自小至今生活在运河边的人,对于运河,始终都没有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