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的窑洞,承载着我童年的梦幻、少年的遐想和青春的理想,有我迄今都怀念的温暖的土炕。小时候,在山上打猪草或劳动的时候,我最喜欢的莫过于站在山头,看着那一道道梁、一道道峁上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窑洞。特别是春节,家家户户挂上红灯笼,贴上对联和窗花,这时的窑洞犹如一幅多彩的油画。 窑洞是黄土高原上古老的居住形式,起源于古猿人脱离巢居而“仿兽穴居”时期。黄土高原上的陕北人很早就有“挖穴而居” 的习惯,这一“穴居式”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最早为半地穴式,秦汉后发展为全穴式,也就是土窑洞,这是陕北最原始最古老的窑洞。后来,又有了石窑、砖窑、接口子窑、薄壳窑、柳把子窑、土基子窑等多种窑洞。现在有用彩色瓷砖贴窑面墙的,也有分割厅室上下两层楼房式的新窑洞。 窑洞冬暖夏凉,十分适宜居住。窑洞上圆下方,符合“天圆地方”之说。陕北的男人和女人就住在这样温馨的窑洞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男欢女爱、繁衍生息。可谓天地人一体,阴阳和谐,怡然自乐。因而窑洞里走出了一个个健壮如牛的男人,也走出了一个个俊俏靓丽的女人。流传千古的民谣:“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就是最好的佐证。走在陕北,你到处都可以看到如云的美女,风姿绰约;看到伟岸的男人,顶天立地。陕北男人那宽阔的胸怀,有力的肩膀,在风雨之中的那种从容,在处世之中的那种坦荡,在浪漫之中的那种豪放,在信天游里的那种粗犷,都令人想起陕北窑洞朴实无华的外观。 陕北人辛勤劳作一生,最基本的愿望就是有三五孔窑洞和心爱的婆姨。男人在黄土地上刨挖,女人则在土窑洞里操持家务,生儿育女,过着光景日月。 因此,修窑是陕北人家中的大事。修窑前要请风水先生看地势、定方向、择日子。窑洞多修在山腰或山脚下的向阳之处,吃水、种田两便,群众称之为“水食相连”之地。修窑有挖地基、做窑腿、拱旋、过窑顶、合龙口、做花栏、倒旋土、垫垴畔、安门窗、盘炕、砌锅灶等工序。修建时邻居和亲戚朋友互相帮工,修成后有合龙口的习俗,居住前有安土神的习俗,住新窑乔迁时有暖窑的习俗,尤其是合龙口和暖窑比较有趣。也有不少人家用木料、石料在窑前形成走廊,这叫穿厦,独具一格,更为美观。窑洞的门窗多用柳、杨、榆、椿之木。窗棂或曲或直,或长或短,或横或竖,或斜或正,曲直交错,长短相间,构图或古朴典雅,或新颖别致,有丁字形、万字形、蛇抱蛋、胡椒叶、十二莲灯、八角楼等,也有雕刻花卉、彩绘油漆的,工艺讲究,美观大方,如美术图案,贴上白格生生的窗纸,红格艳艳的窗花,多姿多彩。窑洞上面叫垴畔,垴畔山上多栽树木。窑洞前面叫硷畔,硷畔上多种蔬菜,一片生机盎然。窑洞前的农家院子,宽宽敞敞,干干净净;墙上挂着串串红辣椒,架上放着堆堆黄玉米,还有石磨石碾,猪圈牛棚,加上鸡叫狗咬,浓浓的黄土风情扑面而来。窑内锅台用清油和鸡蛋皮皮砌成花朵,炕上有花花绿绿的炕围子,铺着白净的秸秸皮席子,再铺上羊毛毡,柜子、箱子、米囤,摆放有序。 陕北的窑洞承载着厚重的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陕北窑洞里,英才云集,名人辈出。《诗经·大雅·绵》中即有“陶复陶穴,未有家室”的吟唱,说明陕北先民很早就居住在窑洞内。轩辕黄帝也是在陕北的窑洞里,作出了一个个英明的决策,纵横黄土高原,统一了中国各部落。我们的祖先黄帝最终选择在陕北栖息,也许就是难以割舍对冬暖夏凉的陕北窑洞的依恋。后来,晋公子垂耳来到陕北的窑洞里,养精蓄锐,终成霸业。还有走秦直道北上巡视的秦始皇,戍守关塞、抵御外敌的秦公子扶苏和名将蒙恬,以勇猛闻名的唐朝大将、鄂国公尉迟恭,在陕北窑洞里写出《北征》《羌村三首》等脍炙人口诗篇的“诗圣”杜甫,在陕北窑洞里写出《渔家傲》的范仲淹,伟大的科学家、《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甚至清朝的康熙帝,都曾在这里的土窑洞里居住过,至今让陕北人引以为傲,传为佳话。 “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在炕上坐。”诗人贺敬之描写的陕北乡亲待客的事儿就发生在窑洞内。“五谷子青苗子数上高粱高,一十三省的女孩儿呦,数上兰花花好。”兰花花的故事也发生在陕北的窑洞里。“提起家来家有名,家住在绥德三十里铺村。”四妹子和三哥哥的故事也发生在陕北的窑洞里。陕北的窑洞里先后诞生了貂蝉与吕布、西夏国创立者李继迁、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高迎祥和张献忠以及马文瑞、刘澜涛、杜斌丞、李鼎铭、杜聿明和作家柳青、路遥等一大批杰出人物。陕北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子洲, “民族英雄”谢子长与刘志丹等革命志士曾经在陕北的窑洞里,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坐在土炕上促膝长谈,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最值得称颂和难以忘怀的是党中央、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长征到达陕北,在延安的窑洞里战斗生活的13个春秋。 毛主席说:“延安的窑洞是最革命的。延安的窑洞里也有马列主义。”确实如此。在陕北的窑洞里,陕北红军确定了开展武装斗争和创建红色政权等一系列正确的行动方针和策略,创建了陕北革命根据地,为中央红军结束长征、落脚陕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党中央在陕北的13年中,创办了中央党校、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马列学院、鲁迅艺术学院等33所高中等院校、5所中学以及保育院,培养了大批党和国家的栋梁之才。在陕北的窑洞里,毛主席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词《七律·长征》和《沁园春·雪》等;毛主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写下了《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和《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不朽的光辉著作。在《毛泽东选集》1至4卷收录的158篇著作中,就有92篇是在延安的窑洞里写成的。在凤凰山麓、杨家岭和枣园,窑洞里的灯火彻夜不熄,照亮了全国,辉映了全世界。在陕北的窑洞里,党中央先后召开了瓦窑堡会议、洛川会议、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延安文艺座谈会等重要会议,做出了关乎党、军队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陕北的窑洞里还住进了千千万万的革命战士,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反动军队的飞机和大炮,建立了新中国。 陕北的窑洞不仅适宜居住,其革命故事也很多。为了将《论持久战》早日写出来,毛泽东在窑洞里常常通宵达旦,废寝忘食。陕北的冬夜,寒冷难耐,毛泽东一边挥毫疾书,一边把脚踏在火盆边取暖,鞋被烤着了也不知道。在窑洞里,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广大的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毛泽东和大家一样,每天3钱盐、5钱油,吃的是小米,穿的是粗布衣服。许多同志多次提议给他增加伙食费,都被他坚决谢绝了。1939年3月15日,毛主席在延安凤凰山的窑洞里,用小米饭和蘑菇、竹笋等菜肴招待印度援华医疗队。毛主席满怀信心地说:“吃小米拿步枪,我们坚信能够抗击军事强大的日本。”1941年6月,毛泽东在自己的窑洞里招待陈嘉庚。毛泽东用自己种的豆角、西红柿招待陈嘉庚,只是特地上了一味鸡汤,整顿饭算下来也就1.5元。毛泽东说:“我没有钱买鸡,这只鸡是邻居老大娘知道我有远客,送给我的。”陈嘉庚看了看饭菜,想起在重庆蒋介石花800银元宴请他,意味深长地对毛泽东说:“得天下者,共产党也!” 后来,陕北延安的窑洞里住上了北京娃。1969年1月,27211个北京知青从首都奔赴革命圣地延安插队落户,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他们带着行李箱、铺盖卷,落户插队到延安1600个生产大队(相当于现在的行政村)。这个洪流大军里有习近平,邓小平之女邓榕、罗瑞卿之女罗朵朵和罗点点,有周恩来的侄子周秉和,有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王岐山,有后来成为作家的史铁生等名人。这批陕北窑洞里住过的北京娃,有的走进了中南海及各级党政部门当了干部当了领导,有的走向了社会各行各业。 1969年1月,习近平来到梁家河村与其他知青一起插队。住在陕北的窑洞里,他通过了“五关”,包括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下决心扎根农村,立志改变梁家河的面貌,一待就是7年。陕北窑洞里7年岁月的打磨,7年生活的历练,他从一名北京知青成为乡亲眼中的好后生,入了党,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靠自己的苦干实干做出了一番成绩。在陕北的窑洞里,他扣好了人生第一粒扣子,坚定了人生目标,打牢了人生根基,一路走来,步履坚实,逐步成为了全党的核心,成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领路人。 居住在延安窑洞里,党中央的13年时间是我们党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紧密的时期之一。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始终与人民在一起,时刻在心里装着群众,至今还流传着很多党和群众血肉联系的故事。有一次,毛泽东在去359旅的路上,遇见一位背麦子的老太太,老人走路十分吃力,毛泽东立即派人帮助老人家把麦子背回家。30多年后,作为插队知青的习近平,在去公社开会的路上,也遇到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弓着腰很吃力地拉着架子车,他看老人这么大年纪还拉车,就帮助老人拉车。两个故事,不同之处是,前者体现了党的领袖的亲民之情,后者体现了年轻知青的爱人之德;相同之处是,都体现了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陕北的窑洞里不仅飘出了小米香、米酒香和菜肴香,还飘出了动听的信天游歌谣。陕北民歌《延安窑洞住上北京娃》里唱道:“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哟,那个赛朝霞。延安那个窑洞,住上了北京娃。漫天的那个朝霞,山坡上落哟,北京那个青年在延河畔上安下家。”陕北民歌《小米饭香来土窑洞暖》里唱道:“山丹丹红来(哟)山丹丹艳,小米饭(那个)香来(哟)土窑洞(那个)暖。”由歌唱家刘秉义演唱的陕北民歌《回延安》里唱道:“曾记得,窑洞门前歌声朗,月光下面纺车转……枣园的灯光啊照天明,毛主席挥笔坐灯前,雄文迎来东方亮,光辉的思想永远闪亮在我心间。”更有著名诗人贺敬之写的《回延安》享誉华夏,里面有一句:“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陕北人的祖先们就是在窑洞中生存、繁衍和壮大起来的,所以陕北人对窑洞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千百年来,无论社会怎么变革,都未能撼动窑洞在陕北人心中的地位。陕北窑洞,是陕北的风光,是陕北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也是陕北风情的展示。窑洞孕育了生命,孕育了爱情,孕育了梦想,孕育了有声有色的传奇故事,孕育了多姿多彩的陕北文化,简直是陕北的摇篮。住进陕北的窑洞,就能闻到泥土的芳香,就能听到小米的歌唱,就能欣赏窗花的艳丽。晚上睡觉,连做梦也是温馨多彩的。 我出生在陕北乡村的窑洞里,长在陕北乡村的窑洞里,对陕北的窑洞有着深厚的感情,窑洞里有我太多的牵挂。如今我工作在县城,住在钢筋水泥的楼房里,睡在舒服的席梦思床上,生活条件比小时候和少年时候住的窑洞好多了。然而,我非常怀念家乡的窑洞,怀念在窑洞里的岁月。如今,我常常执着要回家,看一眼父母,看一眼生我养我的窑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