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确实需要灵感。光有灵感还不行,还得有文学素养的悟性。这两者缺一不可,相互补充,且相互增进。这既有天赋的因素,也有不断积累经验的因素。而悟性多与个人的阅历与天赋有关,不是老师可以轻易点拨的。 一 灵感指具有创作欲望的人在平时的活动中瞬间产生的富有创造性 灵感与悟性都需要靠个人的经验与阅历,靠个人生活的积累与丰富。不断积累,则由生活经验来决定。应该说,对于前辈作品的学习模仿,或者通过老师的辅导,是可以得到提升的,但这部分内容就相当于对于字词句的理解与文法结构的理解与应用,它不能形成你文学素养的别具特色。 比如说,散文的开头与结尾,对写作内容的转承,这些都可以通过学习获得。但好的散文你一定要有切身的经历,有自己对事物与人物的认识或评价,这就不只是单纯的文学素养可以展示的。无论老师水平多高,你如果没有切身的感受,那也是无病的呻吟。真正感动人的不是其中的词藻,而是里面包含的内容。也就是说,可以培训的是教你如何使用段落,如何借古喻今,包括优秀散文学家的名篇,甚至给你段略分析,其中的写作手法,表现方式等。散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可以通过老师的教授得到提升的,而散文的内在东西,也就是体现作者涵养的部分那是不可以学到的,得用心去品味,去感受,去通过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而得到提升。 二 散文一般不存在虚构,但你可以将生活的片段,用电影剪辑的方式集中得到呈现,也就我们所说的蒙太奇的手法。例如我创作的《嫁妆》,就用了父亲“赎鱼网,打工,我闯大队部,到姐姐去世”几个片段。但都围绕姐姐的嫁妆这一主题,时间跨度虽长,但文章紧凑,读到最后,泪水不自觉地就往下流。 散文作家,起码要有一个对生活片段进行编辑的能力,将不同的事,不同时期的事组合到一起,形成一个主题,或者说符合题意,这就是技巧问题,甚至对编辑的事件进行提升,拔高,从而使得你的文章有所教益,这就是一种创作能力。源于生活,不同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就是散文创作的基本要求。 三 我们进行散文写作,都有一个最佳的创作期,过了这个创作期,如同钢笔没有了墨水,自然写不出来好东西。所以需要采风,需要走出去切身地体验生活,与社会充分接触,自然就会有灵感,就会产生悟性,也就会笔如泉涌。如果没有了灵感,少了悟性,说明你的文笔需要补充墨水,你的感情需要内在的丰富,否则就难以为继,就会重复,就会走老套路,这样就没有新意,就不是踏准时代脉搏的好文章。 一般来讲,散文的内容虽然是作者亲身的经历,但一定有时代的特征,打有时代的烙印,所以美文一定是给人以跨越时代的启迪,这就要站在时代的山峰,掌握季节的轮换,不能见山就是山,也不能见海就是海,而是结合自己的情感,形成较有影响或气势的山水,给人以震撼。 四 散文创作的初期,往往喜欢写成故事,多对事物与人物的描写,创作的时候无不带着激情,带着强烈的感情需要抒发,有说不清的话,道不尽的苦水。而且这些都与自己的亲朋好友相关,特别是母亲,几乎成为名作家作品中不可多得的人物。往往容易过高地夸张,而真正好的散文是从细节着手,不谈情感,而情感自然而流畅,容易触动读者的一定不是华丽的词藻,而是与读者有某些共同的感受,是用人物与事物的细节感人,不是用形容人和与事物的词藻堆沏感人。 当你成为一名优秀的散文作家时,显然你关注更多的是细节,是平凡生活中的细节。细节决定文章的感人程度,细节决定作者情感的渲染。好的散文创作,其重点不是个人情感的宣泄、直白,而是挖掘与你相关的人与事,尽量用陈述性语言将细节呈现出来,让人有较深的记忆,记忆的分子活跃,情感自然油然而生,故事也自然感人,而不仅仅是抒发自己的情感。例如吴官正的《人情薄如纸,难忘那夜的秋雨》读起来就很感人。文章的细节是通过赎猪、讨债、还猪、返回等事件的细节描写,来揭示人性的缺憾。特别写到“已是凌晨二时许,秋风瑟瑟,细雨绵绵……,在往回走的路上,天先是阴森森的,慢慢地亮了些,秋雨袭来,身上不时打寒噤。“让人的泪水就如泉涌了。而送猪途中的刑场、棺材、坟墓以及动物的嚎叫,这些都让读者纠心。这就是细节的直接感染作用。 五 还有一点,散文创作一定是亲身经历,尽量避免传来的故事。这些经历或许无法打动更多读者,因此,就别想到成为畅销书的素材,而创作一定是独美的事,能够触动几位就算是一种乐趣了,而不是用来发财的方式或方法。乐趣的表达是不应与回报相提并论的。所以散文的创作一定要奈得住寂寞。守得住心里的底线。而不去胡刍,要用真实的细节,表达真实的感受。如前面所说的《嫁妆》就用了一个十分感人的细节,那就是衣柜一个花布所作的隔板,布已化作尘土,但钉眼的锈蚀还在,如同人的泪水从木质渗出,就表达了一种真实的情感。 六 任何人的创作都有一个最佳时期,这就是经验的回报,而这种回报就是一种不写出来,就坐卧不安,就难以入睡。这就是灵感与悟性。灵感来了,就会有冲动,就会有激情,就会有写的行动。而灵感往往来自以往的某些生活的细节,你一定要抓住这一细节去组织材料,宣染情感。 写作的时候,在一定时期表现一种贪婪,似乎要飞的感觉,给人的感觉就是自己就是大作家,自己就是文曲星转世,这是一种心灵的灵动,这种暗示能够给自己信心倍增,能够让自己的记忆细胞活跃起来,因此一段时间其创作的冲动特别强烈,似乎每一个毛孔都在不断地吸收捕捉细节释放的营养素,自己尤如高昂的战斗机,使得自己的创作充满激情。 创作的激情往往与自己的苦难或不幸相联系,每次写作都是一种曾经阅历的释放,如同高山流水一样的水到渠成,能量饱满。即使是平淡的细节描写,也会呈现一种调动读者激情的活跃因子。自己的经验释放与情感释放同步。 七 如果我们的写作停止了,没有了灵感,没有了悟性,没有可挖掘的细节,那就说明我们需要充电,需要吸收新的养料,需要去与社会或大自然作充分的接触,让细节更丰富,让细节更生活化,个性化。 而一旦你的经历与社会,与大自然充分接触了,你就会有新灵感,有新悟性,你也就不会感触到对创作的厌倦,而写与不写的选择就是不论在什么地方,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拿起笔,表述于纸,油然成文。 我有一个习惯,周末对专著进行构思,形成目录,晚上写专章、专题,零碎时间写些诗、散文与随笔。这是一种时间的运筹,而每一篇散文同样需要运筹,你要充分文章中的事件出场的先后次序,段略之间的联接,让文章读起来顺畅,且事理合情。而运筹会让人有新的灵感与悟性,包括对文中所涉及历史、掌故、引文与人物的精挑细选,能够与你所感受的事件相适应。 八 我们一定要从内心里感触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自己所要表述的是承担历史的责任,而阅历为你准备了充分的条件,只是通过细节的描述来把具体的问题感性化,具体化。 我们的文章,富有细节,体现出你的经历丰富,而细节让人感觉你是有心人,你是懂得感情的人,一切感恩于你对于周边人与事的观察和认识不同凡响。《人情薄如纸,难忘那夜的秋雨》一文的结尾,不是对赎猪亲戚的仇恨,而是唤起“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感同身受,格外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使得文章的意境立马高了许多,也与作者的身份与应有的境界相匹配。所以散文作家也一定要把自己塑造成思想家、教育家,其境界自然要体现得高尚、伟岸。当作者读到“这天傍晚,乌云密布,秋雨扑面,可晒场上的那棵松树,还是那样刚劲,不管严冬还是酷暑,总是那么挺拔。“一下子就领悟到了文章的主旨。作者把自己刻画与培养出了松树的刚劲与挺拔的性格,油然而生,一点都不过分。 随着创作经验有成熟,渐渐地就会漫漫感觉到,这个社会独领风骚,自己创作的文章就有较强的生命力,就会随着时间的久远而越发醇香。 附:吴官正:人情薄如纸,难忘那夜的秋雨! 1950年深秋,我母亲到亲戚家赊了头小猪来养。大约过了不到十天,亲戚家的掌门人来到我家,对母亲说:“我是来看弟弟的,顺便来收你赊的猪崽钱。” 母亲说:“现在确实没钱,等筹到钱一定给您送去。”这位掌门人没有说行还是不行。接着,她指着我家的破屋说:“我的亲戚现在住的都不错,就是你还住牛栏,这么破,这么矮,狗都跳得过去。” 晚上,父亲知道了,大发脾气。好像猪崽也听懂了似的,不停地叫。父亲骂母亲没骨气,怨亲戚无情,也恨自己没用,坚决要把小猪送还人家,宁愿饿死,也不低三下四。 母亲没办法,要我同她一起在小猪脖子上绑了根绳,牵着赶回亲戚家。?已是凌晨二时许,秋风瑟瑟,细雨绵绵。 我在前面牵着小猪,母亲在后面吆喝。快走到村西两棵大樟树旁时,想到这里曾枪毙过一个恶霸、一个反革命,那个恶霸被步枪打穿了胸脯,血肉模糊;那个反革命被手枪打碎了脑壳,脑浆迸溢。因曾亲眼目睹,感觉十分恐怖。顿时我双腿发软,走不动了,吓得哭了起来。 母亲也难过地哭了,安慰我说:“不要怕,哪里有鬼?就是有鬼,也不会吓我们这样的穷人,我活了四十多岁,受过人的欺侮,没有受过鬼的欺侮!”我心里好像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安慰,又好像吃了一颗壮胆药。 再往前走了约一百米,又看见村里一个被邻村杀死的人放在棺材里,并用砖垒了一个小屋,说是报了仇才能下葬。我又害怕起来,但还是硬着头皮,牵拉着小猪往前走。这家伙不停地叫,好像是为我们壮胆,为我们叫苦,抑或是抨击人情太薄。 再往前,要翻过一座山,走二里多长的山路,这时雨下得更大了,身上也湿透了。走在山路上,忽然窜出一只动物,不知是狼是狗,吓得我胆战心惊。母亲说:“不要怕,你是个大孩子了,畜生不会伤害我们。”?快到西北边山脚下时,看到一大片坟墓,大大小小的坟堆,好像大大小小的土馒头。母亲说:“再走一会儿就出山了,有我在,你不要怕。” 我想到母亲可怜,又呜呜地哭起来。 大约又过了半个多小时,终于把小猪送到亲戚家,这时天才蒙蒙亮。掌门人淡淡地说:“把猪关到栏里去,你们吃过早饭回去吧?” 我们全身湿透了,像落汤鸡,一夜折腾得够呛,连水都没喝一口,肚子早饿了。但母亲只轻轻地说了句:“谢谢,我们还要赶回去。” 在往回走的路上,天先是阴森森的,慢慢地亮了些,秋雨袭来,身上不时打寒噤。 回到家里,看到我们可怜的样子,父亲没做声,转过身去,不停用手抹眼泪。母亲赶紧把我的湿衣服换了下来,都是打补丁的旧土布衣服。父亲煮了一锅菜粥,桌上放了一碗咸芥菜,也没放油。父亲说:“哼,人穷盐钵里都会长蛆。” 母亲对我说:“你都十多岁了,家里人多,几亩地又打不到够全年吃的粮食,你爸爸也忙不过来,不要再去读书了,好吗?” 我没做声,放下碗,倒在床上哭。父母心软了,让步了,又说:“是同你商量,你硬要读就去读,反正我们穷。”我爬起来,饿着肚子就往学校跑,母亲把我追了回来。 这天傍晚,乌云密布,秋雨扑面,可晒场上的那棵松树,还是那样刚劲,不管严冬还是酷暑,总是那么挺拔。 吃晚饭时,父亲突然问:“你能读个出息来吗?今后能不能当上小学教师?”我说:“不知道,只要你们允许我读,我会努力的。”这时,母亲发现我发高烧,赶紧烧了一大碗开水,叫我全都喝下去,盖上被子把寒气逼出来。 窗外秋雨仍下个不停。秋风从船板做的墙壁缝中往里面灌,冷飕飕的。看到父母骨瘦如柴,岁月和苦难在脸上刻满了忧愁,我鼻子发酸,眼前一片漆黑。再看自己皮包骨头的手,像鸡爪子,皮肤像那两棵老樟树的皮。 有人说:“求人比登天难,人情比纸还薄。” 这虽不是生活的全部,却也道出了世态炎凉。 童年经历的人间苦难,令我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感同身受,格外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我自认为是个有情有义的人,尤其懂得知恩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