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过年的欢实劲儿还没完,正月十五元宵节就来了,这也是春节收尾的一个高潮。自古以来,元宵节就以热烈喜庆著称。宵就是夜晚的意思,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能不庆祝吗? 元宵节活动内容可丰富了:观灯赏月、燃放烟花、猜灯谜、吃元宵……离我家不远的西四牌楼,是繁华商业区,在这天晚上都有猜谜灯会和游动的花会。已排练多日的花会队伍,会集中在这里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等,举办一系列热闹喜庆的活动。我们周围住的百姓都会出来观看。 我还记得灯火辉煌的西四街上的很多店铺前,都会拉上长绳子,挂上形象各异的彩灯,下面坠着写满谜语的小纸条儿,例如“十五日”(打一字),十五日不就是半个月吗?合起来是个“胖”字。再比如“皇”(打一成语),就是“白玉无瑕”。店铺前人头攒动,猜对了店家会给个小礼品,那真是唐诗里写的“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这边儿正猜着谜语,又听那边一阵欢呼声,原来是花会中的“跑驴”队伍过来了。这些“驴”由驴头、驴身、驴尾组成,是用竹子扎成骨架,外面糊上纸或布,在前面昂起的头上画出驴的眼睛、鼻子和嘴巴。在驴背上留个可套在人腰部的方形洞口,下面用红布蓝布围起来。由一个年轻女子打扮成农村小媳妇儿,把道具系在腰间,上身做骑驴的模样儿,前后左右扭腰摆动。她动作敏捷,迈着小碎步,模仿驴颠跑的样子,还不时地做出跳、踢、惊、颠的滑稽动作,再加上脸部夸张的化妆和表情,引得周围的人哄堂大笑。她旁边还有个男人扮演丈夫,手持鞭子做出赶驴的各种动作。比如表演回娘家,在路上遇到了一些小麻烦的片段:一会儿越过沟坎,一会儿又爬坡,突然驴惊了,丈夫紧追,做力挽缰绳等前扑后仰的可笑动作。表演的两个人都有些武术功底,“夫妻”俩有说有唱,还有锣、鼓、钹、唢呐等乐器的伴奏,更增添了喜庆色彩。 这“跑驴”刚过去,后面“耍龙灯”的队伍就跟过来了。龙灯二十多米长,由龙头、龙身、龙尾串起来。这也是用竹木轻型材料做成骨架,龙身由多节组成,节节相连,外面罩上画有龙鳞的红布,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撑杆子。在龙头前有一人举着一个大绣球,作为全队的引导。绣球上下前后左右摆动,边摆动边游走,十分炫目。龙头造型夸张,口中含着一个大球,圆眼怒视,龙须、龙角向外四射。他们在大街上左右扭动,表演的节目有“二龙戏珠”、“双龙出水”、“蟠龙闹海”等等。大鼓敲得震天响,锣鼓钹也配合着打出各种节奏。在中国人心中,龙是祥瑞的灵物,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舞龙包含着百姓祈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愿望。 花会队伍中,最为惊心动魄的表演是耍狮子。狮子的头部有一人站立,戴上巨大的狮头面具,狮身则是由另一人弯腰,双手抱着前面扮演狮头人的腰部,两人的四条腿就成了狮子的四条腿,身上披着的黄布,画成威武的狮身。狮子摇头晃脑,张牙舞爪,两人配合得十分默契。突然狮头蹿上了牌楼的石头立座,后面的狮身随之而上,顺着牌楼的立柱,两个人几下子就蹿到牌楼的顶部了。好家伙!有三四层楼那么高,稍有失手就会摔下来,太惊险了!围观的众人在喝彩鼓掌的同时,都为他们捏把汗。在旁边的我,看得也是心惊肉跳,时隔七十多年了,还觉得历历在目。 元宵节,就一定要吃形色如一轮明月的元宵。西四牌楼有一家商铺,名叫“年糕张”,每逢正月十五前几天,就在门前路边摆上桌子、大笸箩、水缸等家伙什儿,在街边儿开始摇元宵。他们先把制作好的方形的馅料盛在大笊篱中,放入水缸中浸上一层水,然后倒在笸箩里,加上糯米粉。笸箩底下放一根圆木棍,手攥着笸箩边儿前后滚动,里面沾了水的馅料在糯米粉中不停地打滚儿。动作大时,能把已裹上糯米粉的馅料颠起来。看看白粉都裹瓷实了,再用笊篱把它们放入水缸沾水,倒入笸箩又在糯米粉中摇。如此反复几次,元宵摇成乒乓球大小,就大功告成了。刚摇好的元宵大家争先购买,论个卖,装入纸袋,用纸绳系好,双手递给顾客,道声:“您慢走!下一位!”这当街摇元宵,也成了正月十五前后的街头一景。这几天,摇元宵的买卖兴旺得很,因为元宵的形、色、味都寄托了人们企望团圆、祈求生活美满的愿望。那真是:“万人空巷看花会,一碗元宵喜气盈。” 有的元宵摊边还架起了铁锅,炉火烧得旺旺的,沸水中翻滚着煮熟的元宵。不少人怕耽误看花会,又想吃上热元宵,于是就在街边买上,拿着筷子端着碗,伸着脖子瞪着眼,真是两不耽误! 大年三十的各种庆团圆活动,都是在自己家里,所以除夕夜大街上人很少,店铺也关门歇业,正是“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可元宵节就不一样了,人们都走出家门,到繁华地段闹元宵去了,一个“闹”字,就点出了元宵节的盛况。闹元宵的习俗,在我国有非常悠久的传统了。宋朝词人辛弃疾有一首《青玉案·元夕》,描写的就是八百多年前元宵节的狂欢场面:“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热闹欢腾,代代相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