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美图 让心灵有个宁静的港湾 www.yueduwen.com
当前位置: 悦读文网 > 散文 > 优美散文 >

从我们的时代看屈原

时间:2023-09-28来源:悦读文网 作者:骆玉明 点击:

当我到达汨罗,我曾经和当地的朋友说,中国的读书人,特别是中国搞古代文学的读书人,他们一定要有一次在汨罗的朝圣之旅。从我们的时代看屈原,从什么地方开始说呢?从《史记》屈原传的描写开始。《史记》用充满感情的笔调描述了2300年以前那个夏天:“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他和一位渔父谈话,他拒绝妥协,拒绝圆滑,拒绝与世沉浮。最后跃入汨罗江,那个声音从此成为中国人永恒的记忆。

后世经过汨罗江畔的人,或者仅仅是读过屈原作品的人,都会像司马迁一样,“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但是,泛览凭吊和评说屈原的诗文,你会发现,人们对屈原的怀念、关注和取舍是有所不同的;比如魏晋名士说到《离骚》,说“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闻一多先生在西南联大教书的时候,也跟学生说这句话,“熟读《离骚》,痛饮酒,便可成名士”。读《离骚》是成为名士的一个方法,这不是我们特别关注的。我们看这种问题的差异主要是跟时代特点相关,跟时代价值观有关。

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中国人正在从事一个前所未有的创造,正在以宏大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一个历史的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那么,现在纪念屈原,我们格外关注的是什么呢?在屈原的生平活动和创作当中有哪些东西最值得加以继承和发扬,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呢?我从四个要点来说,我的说法未必正确,或者也不是很新鲜的见解,但是我想把我所想到的一些事情着重地作一些说明,供大家探讨、批评,抛砖引玉。

永远的求索

人们讲到中国古代诗歌的名句,不假思索就能够背《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大家最熟悉的,不能够背这句诗的人很少。通过这句诗我们能够从屈原身上看到一种不愿意被蒙昧无知所遮蔽、不愿被晦暗的力量所束缚的精神,我们引用这句诗的时候,是作为对自己的一种勉励,这就是永远的求索,这是我说的第一个话题。

在这个话题中特别想讲的,是屈原对于无知的敏感。我们这样来理解:人类无论在何种条件下,总是能够给世界做出完整的解释。比如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这样的神话,在今天看起来也许是荒诞不经的,但是在古人那里就是严肃的知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受条件的限制。事实上,一些杰出科学家也告诉我们,我们今天普遍认同的许多重大的科学原理,大多数在将来会被否定;虽然在今天它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方法,但是在将来,很大的可能,人们会认识到其中有大的错误。这样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满足于已有的对世界的阐释、对世界的设定,这样你就会认为我们是聪明的,我们是清楚的,我们是明白的,我们所理解的世界和世界的秩序是无疑的;但是还有另外一种理解方法,如果我们在中国历史上寻找一个代表性人物,就是屈原的理解方法:我们是无知的,我们被巨大的无知所包围,我们对世界所有的阐释所有的设定都是可疑的。为什么?因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而世界过于宏大、复杂和深邃。这是人所面对的最基本的事实。屈原对此有清醒的认识,《远游》中有一句诗,非常清楚地概括了他的这种认识:“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天地是一个无穷尽的存在,而短暂的人生是非常的辛苦。“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过去的我没有赶上,将来的我无法知道,人是有限的。按庄子的说法,就是以有涯追逐无涯,那是很危险的。这样一种认知,对世界的无穷和对人生有限的认知有可能导致什么?它会导致一种对求索的放弃。

但是在屈原那里,它不是放弃的理由,而是催促求索的动力。在屈原看来,就是因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所以人们对宇宙、自然、历史、社会所做出的已有的认知、已有的解释、已有的设定,无可避免地包含着缺陷、错谬、不充分。所以人是被巨大的无知所包围的。这种无知的包围给人带来一种紧张,人需要冲破这种包围。

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屈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看到《天问》,他追问一切,视野无比广阔,一口气提出了170多个问题,这些问题包含的范围非常大。假如我们用最简单的方法,引用明末李陈玉《楚辞笺注》的分法,他把它分成三大段。上段是问什么?“问天上事许多不可解处”,中间一段问什么?“问地上事许多不可解处”,最后一段问什么?“问人间事许多不可解处”,天上、地下、人间有那么多的不可解处。鲁迅也赞美他,说:“怀疑自遂古之初,直至百物之琐末,放言无惮,为前人所不敢言。”这是一种伟大的精神,这是一种创造的精神。疑问就是创新的开始,疑问本身就是一种创造的力量。屈原的求索,首先是我们对无知的敏感,我们是无知的,我们被巨大的无知所包围,所以我们需要求索。屈原的这种精神非常好地证明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

在今天而言,把中华文明的求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发扬光大,正是我们今天重要的使命。不仅将促进科学和各种文明的发展,也将改造人们的精神生活,使人们摆脱蒙昧,使人们从知识的增长中感受生命的力量和生命的快乐。生命真正的快乐,就是来自于从无知的包围当中去突破,去寻求我们对世界的不断更新的认识和不断深化的理解。

不灭的忠诚

这里牵涉到一个讨论了很久的问题,关于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问题。我们把屈原称为爱国主义者,这当然是不错的。当时的中国分为若干个诸侯国,彼此攻战不休,不过这些诸侯国在文化上不仅是相通的,而且是趋向于融合的。举个例子,《离骚》中有很多对圣贤人物的赞美,比如说尧舜汤武,这也是其他诸侯国所赞美的对象,并且这些圣贤人物本身来自中原文化系统。我为什么特别说明这一点呢?我们如果不理解这一点,就不能很好地理解屈原曾经确实考虑过,并且认真考虑过离开楚国,在好几首诗里面都有表现。大家最熟悉的是《离骚》中的最后一部分,他描写自己采纳了灵氛的意见,决定离开楚国。这时候他忽然感觉到有一种解脱,他在一片神话的气氛当中驾飞龙,乘瑶车,扬云霓,鸣玉鸾,神志飞扬,自由遨游,他遨游在一片广大而明丽的天空中。这表明什么?表明屈原认识到离开楚国是一条摆脱困境的道路。但是《离骚》最激动人心,最让我们感动的地方是在这后面,大家都很熟悉的。正当他“高驰邈邈”之时,“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他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办法离开故土,于是《离骚》在这里发生了一个巨大的感情波折,最后他选择自沉。

那么,是什么原因阻止他离开楚国呢?那就是一种不灭的忠诚。我们可以列举,比如说这是对人民的忠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这是我们都很熟悉的诗句。同时这也是对乡土的忠诚,我们只要读屈原的作品就能够感受到,屈原对这片乡土是多么熟悉、多么热爱。如果说各种各样的土地都有它可爱的理由,对屈原来说,故国的土地跟所有的地方是不一样的,是他情感所牢牢牵记的土地。当然,还有对君主的忠诚,因为君主在那个时代是国家的象征。我们看《史记》的表述,司马迁很清楚地指出来,屈原对君主的忠诚,包含着通过君主来改变政治的希望,“存君兴国”。这些我们都很熟悉。

还有一点说得不是太多,就是政治人物对自己的政治责任的忠诚。关于屈原的家族、关于屈原的地位、关于屈原的身份,在学术界当然有很多讨论,如果我们相信司马迁《屈原列传》的记载,相信他“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我们可以理解,可以相信他曾经是楚国政治的核心人物。当然他遭遇失败了。这种失败是因为怀王的昏聩,政敌的侵害。当时屈原的政治理想不能够得到实现,但是这能不能成为一种放弃责任的理由呢?也许换一个人,可以这样认为。我们现在回头读《离骚》的最后一段,当他决定要离开楚国的时候,为什么会感觉到那么轻松、那么欢乐?他会感到快乐,是因为一切都可以放下;一切挫折、一切失败、一切诬陷、一切小人的毁碍、他们令人厌恶的贪婪,统统可以放下。放下就轻松了。

但是,统统放下以后,还有什么东西也跟着被放下了?他在楚国做过的一切,也会放下,他的一切努力,一切期待都会放下,他只有真正把这个也放下,才是真正轻松地离开的,但是这个的确放不下。这就是屈原,当他最后不能摆脱的时候,有一个东西至关重要,或者说是致命的,就是对责任的忠诚。我们来看屈原的诗,《怀沙》最后的几句话,“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既然死是不能推托的,我们就不能贪生。“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告诉天下的君子,我可以做出一个榜样。“类”可以解释为今天“榜样”的意思,死并不是为了他自己的解脱,死是责任的完成。因为他以他的死,告诉对楚国有能力也应该承担责任的那些人,他们应该做什么。同时我认为“吾将以为类兮”,可以延伸到很远,因为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象征。我们可以把屈原看成中国文化象征性的一个人物,一个典范性的人物,他给后人做出了榜样,文天祥、谭嗣同,我们都可以看成是对于这样一种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不屈的意志

我们谈论屈原的忠诚时,有时候会误认为忠诚这种品格会带来性格上的缺陷,性格柔弱,甚至一味地顺从,扭曲自己。但是在屈原那里完全不是如此。《离骚》是非常骄傲的自我赞美。屈原虽然忠于君主,但是在君臣关系上,他并不是把自己描写成一个唯唯诺诺的仆从,他是把自己放在类似导师的位置上,“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

屈原后来遭遇到政治失败,屈原被他所处的世界,也就是楚国的政治上层社会所否定,他被取消被抹杀,这是一种很严重的压力。对于这种压力如何才能应对呢?当然有一种方法也是可能的,就是屈服,屈服于这种压力,从而获得苟且偷生的机会,我们知道世界上有很多人做这种选择。但是屈原不能够如此,他的态度就是否定那个试图否定他的世界,他用那个时代最强有力的、最华丽的、最富有激情的、最充满想象的语言去描述自己,描述自己的正义、高贵和美好,以此宣布事实上不是他的失败,是他所存在的那个世界的失败,他宣布他和这个世界对立。

当他受到攻击、迫害的时候毫不畏缩,投以甚深的憎恶和鄙视:“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甚至说:“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他把那些反对他的人称为小鸟,不足道的东西。这种不妥协的态度,当然给他带来灾难,但屈原无惧无畏,“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因为他是无所欲求的,所以他是不可屈服的。对于屈原的这种性格,我们知道在传统社会中曾经受到过指责,班固说他露才扬己,现在可能也有人对他有所不满,或者觉得他是否有夸张之处。但是这些我觉得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在屈原身上体现出一种刚直严峻、不屈不挠的品格。

社会很复杂,正派的人不一定总是受到尊重,不一定会成功。而邪恶小人结党营私,有可能一时成了气势,甚嚣尘上。怎么办呢?退让认输、苟且偷生是一种方法,还有就是屈原选择的路,这也是我们现在所要继承的路,也是林则徐的诗中所表达过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人格的高洁是更重要的,利益的成败有时候没有那么重要。

崇高的美感

屈原是一位政治人物,同时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屈原是一个心胸豁达的人,他对各种艺术的美都不以狭隘的功利观加以否定。他能够在楚地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一种新的诗体:楚辞。我们把“楚辞”跟《诗经》作比较的时候,《诗经》中的诗篇都是朴素的短小的,而屈原需要倾诉热烈激荡的情感,《诗经》那种短小、朴素、安静的诗体对于他来说不够用,他需要更加宏大、热烈、华丽的诗体,而“楚辞”就是这样诞生的,他有他特殊的情感表达的需要。中国古代文学中讲究文采、注重华美的流派,最终都可以溯源于屈原。屈原的诗具有崇高的美感,他用幻想的方式描写自己遨游在天界,他写祭神的诗,写神灵之间伤感的恋爱,写祖国的战士奋勇杀敌,悲壮地捐躯疆场。屈原的诗那么壮大,那么华丽,那么迷人,他的创作成为中国文化最为珍贵的财富。

我们需要这样来理解:人类生活的美好依赖于各种创造,依赖于物质的创造,同时也依赖于精神的创造,文学艺术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根本上说,文学艺术就是自由的生命意志在美的形式当中得到了实现。从我们的时代看屈原,在中华民族追求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当中,我们必将以自由奔放的感情,创造跟这一历史进程相称的文学和艺术,我们以此纪念屈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时光独白

    杨贤博,1971年生于陕西商州牧护关。中共党员,中国电力作协会...

  • 神仙居处

    七月,横峰县司铺乡牛桥村村口的紫薇树繁花似锦,它们绕着水...

  • 秋天的记忆(二则)

    抓河蟹 盘锦的一位战友捎来一箱河蟹,我带给父母,让他们饱饱...

  • 心远地自偏

    内心深处一直对自己有种不满意,怎么就把日常生活过得如此粗...

  • 认识穿山甲

    穿穿穿。遇土穿土,遇水穿水,遇山穿山。穿穿穿。它不太机灵...

  • 常相伴

    我这个自小至今生活在运河边的人,对于运河,始终都没有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