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闻“野奢”一词,源于一款“野奢帐篷酒店”体验新品。白色尖顶帐篷,搭在青山绿水之间,极富野趣;篷内装潢、器物现代温馨,精致有品。可以想见:身处大山之中、乔木之下、溪流之畔,泠泠水声伴随入睡,有点点繁星入梦,闻啁啁鸟鸣酒醒。心被自然的繁华填满,又被自然的清幽放空。 但这算不得“野奢”。那自然造化的“云”“花”“溪”“谷”,一时归自己独享,才是。云,生在天上、山间、林梢、水面,缥缈悠然,变幻万千;花,开在山崖、深林、石罅、溪边,姹紫嫣红,自美其美;溪,时而静流,时而飞湍,时而积潭,令山谷灵动飘逸;谷,有的狭仄,有的开阔,有的迂回,令溪流疾缓生姿。野,野在山野、野趣;奢,奢在自然,奢在极简,是一种沉静在天地之间、山水之间的生活方式。 邀友向山而行,野奢一把。车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驶,近山刚刚闪退,远山瞬时近前;一路之上,大山起伏绵延不绝,且愈行愈深、愈高,胸生“山不向我走来,我便向山走去”的豪放诗情。 将车停在“水源”处,“一山”前。果然,“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车,“从口入”,点亮手机,在洞内摸索前行。虽不至于“初极狭,才通人”,却是阴暗崎岖,一路攀高,彼此相携照应,行数百步,方从有光处出洞。顿时“豁然开朗”,与一泓绿水撞个满怀。 其实也不过是上世纪依谷而建、隐在深山的蓄水塘坝而已。“高峡出平湖”,湖水似翡翠;且恰有山民为方便出行而开凿的山洞加持,便被山野探幽者冠以“世外桃源”之名。那被青绿山峦环抱捧起的青绿深潭,倒映着群山、草木、流云;清风抚过水面,撩起粼粼微澜,送来清新的青草香、荆花香、泥土香。向前,则不知起于何处,消于何处。 山里人家,居于高山之上。屋舍俨然,石路弯弯,树木葱郁,庄稼油绿……虽有明显用心打造的痕迹,但极具年代感的原始村落生活场景,恍然穿越回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童年岁月。彩色天然石块砌起的房基及半截墙体,似是浮现出我们杂乱无章、不知所云的粉笔或木炭涂鸦;房檐下悬挂的荆条篮子,似有烧饼、饼干、糖果、糕点的丝丝香味飘出;院当中,磨盘、石头垒成的桌凳,似有人围坐…… 此处,不是别处,正是故乡,儿时的故乡。村庄依旧鸡犬相闻,人声喧嚷,一派生机,我们依旧少不更事,无忧无虑。在原始村落中游走,随处可与少年的自己、那时的日月重逢。此时,能恣意地拥有这座山野村落,能被这座山野村落大大地拥抱,算得上是一种野奢。 站在出村的路口山崖,望向远方的水墨山峦、高天的变幻流云,回望村落,不由想起元代张养浩《雁儿落兼得胜令·退隐》中的句子:“倚仗立云沙,回首见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好一个“云山也爱咱”。 山水不在远。可真要拿出半日或一日之闲,付与野奢,又谈何容易。山野无言,自然不语。得闲,何不奔向山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