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只有两张照片。一张是举家迁京,拍了一张全家福,另一张,是小学毕业,报考中学需要填表,拍了一张证件照。 那时照片都是黑白的,要到照相馆去拍。偶尔看到一两张彩色照片,都是照相馆应客户要求,后期加工涂上去的颜色。 我上初三时,北师大有两位学生姐姐到我们班实习。一天,一位大姐姐拿来一部照相机,给我们班拍了不少照片。我现在只保留着一张,是班主任坐在教室中间,同学们围着老师或坐或站,我站在老师身边,手里拿着一支笛子。那是午休时间,班主任来教室和大家聊天,同学们让我吹段笛子。我刚一吹就发现声音劈了,原来笛膜没粘好。我赶紧粘笛膜,同学们则哄堂大笑。这一瞬间被收入了镜头。 我有自己的相机是1979年,女儿一岁时。海鸥205,记得是160多元,用去我三个月工资买的。135相机,一卷胶卷能拍摄36张照片。后来玩熟了,在上卷的时候片头少过点儿,能够多“挤”出一张,拍摄37张。 有了照相机,休息日可就忙了。那时每周只歇一天。总要抽点儿时间带孩子去游山玩水,当然每次都要带着我心爱的“海鸥”,拍完一卷,就自己冲洗。我很享受冲洗照片的过程,紧张、忙碌而快乐,很有成就感—— 把拍完的胶卷在暗袋里装进冲卷罐。然后,依次把显影液、定影液倒进冲卷罐,不时地转动中轴搅动药液,使药液充分接触胶片。最后,用清水冲洗掉胶片上残存的药液,就可以夹在绳子上晾干了。 洗照片比冲卷可麻烦多了。要先做一个曝光盒,一面安一块毛玻璃,没有毛玻璃就贴上一张白纸。盒子里放一只电灯泡,最好是磨砂灯泡。曝光时,把相纸裁成和胶片一样大小,和胶片叠压在曝光盒的玻璃上。扳动开关,点亮灯泡,点亮时间长短全凭经验。时间长了,曝光过度,照片就黑了;反之曝光不足,洗出的照片很浅淡。 准备三只搪瓷方盘,也可以用搪瓷洗脸盆代替。分别倒进显影液、定影液和清水。相纸曝光后,就投入显影液。眼看着相纸上慢慢地出现影像,越来越清晰,心情也越来越兴奋。用竹夹把显影好的相纸夹到定影液里,过一段时间,再投入清水盘里。最后再用自来水冲洗一会儿就晾起来。洗印就算完成了。 这一切都要在密闭的室内进行,把窗户用被子堵起来,点一支红色灯泡照明。因为135胶卷的成像太小,只有一寸大小。我又在隆福大厦买了一台放大机,可以把照片洗到六寸、八寸。 黑白照片的时代,我最珍爱的一组照片是在一处古典园林拍摄的。那是1981年10月,邮电部组织华北地区无线电战备演练。演练结束时,组织我们去参观。我在半路接上妻子和女儿,一家人高高兴兴游览。我们游览了诸多景观,留下许多珍贵的影像。前几天我翻到一张照片,妻子和女儿坐在船的一头,一人一只桨划着船,开始没有意识到是在哪里。仔细观察照片背景,看到电报大楼时才恍然大悟——只有在南海泛舟才能这角度把电报大楼收进镜头。 进入彩色照片时代。我的第一卷彩色照片记录的是1986年,一家人到龙潭湖游乐园去玩。那天我们坐了过山车、摩天轮,女儿自己坐了海盗船、旋转木马……此后,彩色照片很快取代了黑白照片。彩照只能拿出去冲洗,我的一套洗印照片的家伙什儿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 1993年我调入局机关从事宣传工作,为了配合工作,我组织成立了北京电信摄影协会,请爱好摄影的副局长担任会长,会员都是各单位喜爱摄影并有一定水平的职工,他们随时把所在单位的有价值的人和事拍摄出来,报道出去。我又买了第二架相机,当年欧洲的金奖机,美能达X700,配了闪光灯及一个28—70变焦镜头,总共花了3000多元。 摄影协会经常组织采风活动。每到周末,我们就走进大自然,灵山、百花山、十渡、爨底下、慕田峪长城、金山岭长城……饱览大好河山,陶冶情操,提高摄影水平。我们还经常举办摄影比赛,交流、切磋技艺。其中最隆重的一次大赛是1998年,那次我们请了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王文澜,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蒋铎,北京晚报资深摄影记者司马小萌等摄影界领军人物做评委。评比后和评委合影留念,我很荣幸地和这些我崇拜的大腕们同了框。 转眼间,我退休了。照相机也已经进入数码时代,胶卷被存储卡代替。一张卡可以存储上千张照片,可以直接在电脑上观赏,也可以打印出来。拍照不用再惜“卷”如金了,按住快门,卡卡卡卡一下子就拍出几十张,挑几张好的留下,其余的就可以删掉。真是太方便了。一年四季,我穿行在北京的山山水水,春梅、夏荷、秋菊、冬雪,纷纷收入镜头。 退休第二年,我前往加拿大看望女儿,女婿送我一台单反相机——尼康D90,我用它记录下世界上最为壮观的郁金香盛会——加拿大郁金香节;记录下尼亚加拉大瀑布壮观景象。 最大的收获是饱览了加拿大“枫”情万种的秋天,来了一次自驾赏枫之旅,一路“枫”景如画! 过了几年再去,我们到加勒比海坐游轮看日出,在美国大峡谷拍日落,尽收世界风光。 我把旅游见闻写入博客《牛爷做客加拿大》,后来有了微信,又发了很多图片在微信群和朋友圈,与众友分享异国风情。 因为博客,我还有一段奇遇——有一天我和老伴去超市购物,忽然一位中国妇女问我:“您是牛爷吧?”我非常惊奇,“你怎么知道?”她说:“我看过您的博客。”我仍然不解:“我从来没有在博客发过我的照片。”她说:“可是您发过您夫人的照片。”原来如此。她是陪女儿上学的。她说:“我女儿也很爱看你的博客。我们打算放假时把你走过的地方也走一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