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美图 让心灵有个宁静的港湾 www.yueduwen.com
当前位置: 悦读文网 > 报刊在线 > 雨花 >

《雨花》2022年第9期|赵焰:宣纸是一片云

时间:2023-04-28来源:悦读文网 作者:赵焰 点击:

赵焰,安徽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有长篇小说《异瞳》《无常》,中短篇小说集《与眼镜蛇同行》,历史传记《晚清三部曲》,文化散文《思想徽州》,电影随笔《人性边缘的忧伤》等书籍三十多种。

 

却说黄山脚下的徽州,五代南唐之时,还叫歙州。当时的北门住着一个叫汪书贵的年轻人,父母早逝,靠着祖上传下来的造纸秘方,以楮树和稻秸造纸为生。因为所造的纸张较为细腻平整,在歙州一带很是有名,日子也过得较为富庶。一时间,上门提亲的媒人络绎不绝,可是汪书贵一直不为所动。有一天,汪家又来了一个媒人,先是东拉西扯,随后慢慢切入正题,要给汪书贵介绍东门的一个女子,叫吴云霞,一家人以卖豆腐为生。吴云霞虽然小家碧玉,可是为人娴静体贴,懂情懂理,待人周到,一时被东门一带人暗地里称为“豆腐西施”。汪书贵听者有心,表面上不动声色,待送走了媒人以后,私下里去了东门,暗中去吴云霞所在的豆腐店窥视。待早上吴家豆腐店开张之时,汪书贵一见之下,觉得吴云霞虽不似媒人吹嘘的那样神乎其神,但看起来贤惠聪明,眼神也干净温柔,的确像一个好女子。于是汪书贵召见媒人,备上彩礼让人给吴家送去。吴云霞父母虽然对汪书贵没有功名不太满意,可觉得汪书贵家境挺好,且会造纸手艺,于是应允下来。两家开始忙碌婚事,到了腊月,汪书贵请了本族长老主持,又请若干亲朋好友,敲锣打鼓抬着轿子将吴云霞从东门迎到了北门。

新婚若是在正月,整天就是吃啊、喝啊、闹啊、玩啊、放鞭炮啊,汪书贵家也不例外,家里也富足,乡里乡亲的也多,亲朋好友吃吃喝喝玩玩一直过了十五。元宵节过了以后,歙州府里大大小小的店肆都开张了,汪书贵这才送走了各路亲戚,重新开始造纸,每天用独轮车推着刚造出来的纸张去城门口卖,一般不到两个时辰就被一抢而空了。那个时候的纸,尺幅都不大,主要用于抄写,抄各种各样的书籍和文本。吴云霞嫁到汪家之后,豆腐店的事情也不用管了,只在汪书贵带着几个伙计造纸之时,为他们生火烧饭。日子过得平静而踏实,转眼间,大半年过去了。吴云霞见汪书贵卖纸辛苦,生意又好,就说:“咱们家纸那么好卖,为什么不在城里开个店铺?我也可以当老板娘啊!”汪书贵一拍脑袋,说:“唉,我这死脑筋,只知道造纸,怎么没想到这点呢!”两人就笑,商量着去十字街买一个铺面,卖自己生产的纸,也卖些文房四宝什么的。

第二天,汪书贵去街面转了一圈,回到家后,看见门前停了一顶轿子,左右两个差役手执“回避”大牌站立门前。汪书贵吃了一惊,不知道怎么回事,进了家门后,只见知府已在堂中坐着,笃笃定定喝着茶呢!原来,朝廷有令,让各地推荐最好的造纸工去金陵宫中。以歙州而言,有谁能比得过汪书贵呢!知府怕汪书贵不愿意,只好亲自上门劝说。

汪书贵果然不愿意:“我去金陵干什么?就在歙州城里,不也挺好?”汪书贵当然舍不得新婚燕尔的妻子。

知府说:“你这小子,有此等好事却不知。召你去任职的,是太常寺内藏府啊,不用考试就能当京官,这是天大的好事啊!”

汪书贵有些动心,以男子的虚荣,谁不想封妻荫子啊!若能去京城谋个一官半职,再将妻子接去,岂不是天大的好事?吴云霞则有些犹豫,虽然丈夫被朝廷相中是件好事,可是山高水长,此去之后,到底什么结果,还真是说不定。

知府说:“朝廷一再交代,你去京城之后,若是不想驻留,随时可以回来。若是考虑留在宫中,一年之后,经朝廷允许,可以将妻子接去京城。”

此番许诺,让汪书贵夫妇吃了安心丸。朝廷如此优待,干吗不答应呢?于是在家中准备了两天,第三日便跟着京城来的差人,经绩溪县到宁国府,又过太平府,随后进了金陵城。

汪书贵到了金陵之后,先任职于内藏库,日日在澄心堂内造纸。“澄心堂”取意于《淮南子·泰族训》“学者必须澄心清意”,由南唐烈祖李昪定都金陵时建造,将之作为议事、批文、读书的处所。到了爱纸如命的李璟和李煜手上,将澄心堂改造成一个专门加工纸的作坊。不久,吏部下达任命,以汪书贵为内藏库制造郎,列居九品。李煜还专门召见了汪书贵等人,勉励年轻的制造郎。丰神俊朗、举止优雅的李煜告诫说:朕之所以从各地将你们召来澄心堂,是为了造出当今世上最好的纸。最好的纸,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大道,《周易·乾卦·象言》云,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也就是说,只有充分体现天地人“三才”和谐的东西,才是好东西。万物皆有灵,造纸也要汲取天地之灵气,体现天地的精神。

李煜说得兴起,又引用《道德经》中的名句:“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意在找寻纸与道之间的通感,随后,李煜重点剖析了“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八个字,指出“道”的组合,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至于阴阳之间如何平衡,李煜的看法是“和合”:唯有和合,方为真谛。

曾是黄山脚下一介造纸工匠的汪书贵,哪里听到过如此玄妙之理呢?一时间瞠目结舌,头晕目眩,站在那里云里雾里。李煜说到后来,连他身边的美人小周后也不耐烦了,手执梳妆铜镜在一旁兀自抹起胭脂来。汪书贵想,皇上真有学问,于是使劲地听,使劲地记,可就记得几个词:惚兮恍兮、知白守黑、鬼斧神工、禅意无限。这几个词,倒是对应着他心中的某种感觉。后来他想,这就是“天意”啊,最好的纸,不是人造的,而是天造地设的。可是,怎么领略天意呢?怎么体现天意呢?汪书贵一边想一边呆呆地看着李煜身边的小周后,看着看着,觉得眼前的人蓦然变成了妻子云霞,猛醒过来心里一惊,随后涌动强烈愿望:我一定要造出好纸,这样,我就可以衣锦还乡了,就可以见到云霞了!

来金陵满一年的时候,汪书贵一本正经地向内藏府府丞汇报,云自己来金陵满一年了,当初来的时候,歙州知府说一年之后,可以将妻子接来金陵。府丞哈哈一笑说:好啊好啊,你的确可以回歙州老家将老婆接来,可是金陵房价贵啊,一幢房子要三十两金子呢!你有金子吗?汪书贵当头挨了一棒,自己哪有这么多金子啊!想着自己在歙州虽有十多亩田地,有几幢房子,在当地也算是富庶了,可是那些房产和田亩,根本卖不出价钱,来京城恐怕连一个小房子都换不到。汪书贵越想越沮丧,只好努力控制情绪,笔墨传书劝慰妻子在老家安心等待,待自己晋升之后,再作他图。

来自歙州的汪书贵对“澄心堂”纸的改进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来之前,“澄心堂”纸主要以楮树为造纸原料,取的是秦淮河的水。汪书贵以为,江淮之间的楮树较为粗壮,纤维较硬,适合用山泉之水,让人在附近的山野尽取山泉之水。汪书贵还建议在原料中,放入一些江南的龙须草。这些,对于纸张的轻薄和细腻,起到了很大作用。汪书贵对工艺要求也极严,要求“寒夜浸楮”,也就是说,需选择冬日寒夜之时,将楮树浸泡在水中。对于抄造一些关键步骤,也要求天时地利,比如“腊月敲冰”“敲冰举帘”“大蒸笼固焙之”“焙干坚滑”。如此讲究,一方面是尊崇神灵,另一方面,选择极冷的天气,可保证生产出的纸张不被虫蛀。就这样,“澄心堂”纸张的质量越来越好,口碑越来越盛,一时“洛阳纸贵”。可即使这样,李煜还是表现出近乎病态的挑剔,每制成一匹,他都要亲自试纸,反复琢磨,有时候甚至将汪书贵等人训斥得无地自容,汪书贵心里很不愉快。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了,有一个休息日,汪书贵郁闷地来到城外散步,不知不觉来到了栖霞山脚下。此时正是秋天的一个黄昏,夕阳映照,霞光万道,山中的红枫、三角枫、羽毛枫、鸡爪槭、榉树、黄连木等,在阳光的照射下金碧辉煌,一切宛如仙境。可是汪书贵眼中全然没有美景的概念,在他眼中,树就是树,且分为两种:一种是造纸的树,另一种是不能造纸的树。他就想找到一种可以替代楮树、生产出更加洁白缥缈的纸张的树。汪书贵从高高的白杨树、大槐树、榆树上的老鸹巢一直慢慢看下来,最后目光停留在矮矮的构树、青苔以及虎皮蕨上。有时候掰开某种树枝,仔细研究树皮的纹理,可是找啊找,一直没有找到可以造纸的上佳植物。汪书贵情绪沮丧地攀上山顶,山并不高,顶上只有一座古寺,叫栖霞寺。在寺院里,汪书贵见到了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和尚,突然间心中一动,便问老和尚:“师父,能不能问您一件事?”老和尚点头合十。汪书贵就问道:“有没有一种东西,能够充分地体现‘惚兮恍兮、知白守黑、鬼斧神工、禅意无限’的特性呢?”老和尚笑眯眯地看着他,和蔼地问道:“年轻人,这个问题通天了,你怎么想起来问这个问题?”

汪书贵说:“我有一个心结,一直解不开。”

老和尚抬起头来,说道:“你往上看,就明白了。”文字诞生之后,人们一直对之崇拜,把文字当作神迹,以为背后有神旨。可到了这个时候,在一些得道高僧那里,对文字已有了蔑视态度。在他们看来,很多时候,是文字束缚了活生生的生命智慧。老和尚修行多年,对于禅学道行颇深,见到年轻人心中有迷障,正好趁机表现自己的智慧。

汪书贵抬眼往天上一看,只见天空正蓝,太阳炽热,头顶上正飘着几朵白云,如硕大无朋的棉花垛一样。那种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的感觉,不正是自己想追求的吗?汪书贵大喜过望,好像明白了一些东西,说:“师父是指白云?”

“是啊!好的纸就像白云一样,轻盈而短暂,需成于天然和天意才是。若白云像纸,纸像白云,这样的纸张,不正是天造地设吗?如此这般,可以说是‘惚兮恍兮、知白守黑、鬼斧神工、禅意无限’吧?”

汪书贵心中涌动一股温暖,是啊,天上的云彩,就像棉絮一样,让人感到温暖和洁净。“可是,可是……可是这样的白云,怎么变成书写的纸呢?”汪书贵不由自主地问。

老和尚没想到汪书贵如此执着。深入一想,自己也有些恍然,于是脸色一紧,结结巴巴地说:“这个……心诚则灵,心诚则灵,什么时候你能摘到白云,什么时候,你就能造出像白云一样的纸了。”

老和尚以玄理佐证自己的想象,讲的自然没错。苦的是来自歙州的年轻制造郎汪书贵,经过那一番玄之又玄的阐述后,老实人汪书贵更增添了几分忧郁。汪书贵的心思全放在如何以蓝天白云的感觉来改进“澄心堂”纸上。这个想法太美好也太神奇,起点和目标之间,仿佛相差十万八千里。就如同可以清楚地看见彼岸,可眼前横亘着一条大河,寻觅不到一只渡船。汪书贵偏偏是一个认死理的人,一心想完成这个不可能的任务,不撞南墙不回头。庙里大和尚的道理太玄妙了,的确难以接到实实在在的地气。也许,还是道士的神通更为管用,于是他又去了金陵城外的紫金山,向道观里的撄宁道长请教。

撄宁道长泯然一笑,说:“这事并不难啊,你用一只青色净瓶对准天上的白云,随后口中吟诵《华严经》,那些云彩,自然会飘入你的净瓶。”

汪书贵大喜,花了好几锭银子,在老虎山道观请了一只天青色净瓶。随后攀到紫金山北高峰,尝试用净瓶对准白云,大声吟诵《华严经》。没料到吟诵之后,本来晴朗的天空,突然狂风大作,白云倏尔不见身影;紧接着乌云飘来,上下翻滚,山中下起了滂沱大雨。汪书贵心中大喜,以为白云被收入净瓶,阳转化为阴,才会有如此大的天气变化。于是慌不迭地坐着马车回到皇城中的澄心堂,将净瓶从包袱里取出,瓶口对准大殿中央水池中用石灰浸泡的楮树皮、苎麻等,一边念叨《周易》中的某一段,一边抖动净瓶,把旁边的人看得呆了,他们也不便打断,只好由他去了。可是当这些原料被煮烂捞起、烘烤成纸之时,汪书贵细细地试,仍觉得新纸不算轻盈,而且很难制成大尺幅。汪书贵不免有些失望,他原以为经过此番努力之后,可以制成云彩一样大、一样轻、一样白的纸张。

汪书贵没了主意,又去了紫金山,询问道观的撄宁道长。撄宁道长沉吟半晌,煞有介事地告诉他:“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你没有成功吗?紫金山虽然是金陵第一山,可还是太低了,云在天上,你在地上,净瓶离云太远了。再说,若想据自然之力为己有,需内外兼修才是,你的功力明显不够。等你的功力增强了,再登上一座高山,将瓶口平放,或者朝下对着飘来荡去的云彩,那些白云自然而然地就会被你收入净瓶了。”汪书贵觉得有理,于是问道:“一个人,如何能让自己的功力增强呢?”

“心诚则灵啊!”

“还有呢?”汪书贵又问。

撄宁道长沉吟了一会儿,说:“还要有信念,还要清心寡欲。”

按照撄宁道长的说法,所谓清心寡欲,就是“撄宁”啊!想要实现某一个愿望,就要令意志纯粹专一到极点、强烈迫切到极致,这样,最终会有一种无形的力量,纯净无垢,明慧清澈。

汪书贵听了一番撄宁道长之语,心中变得清亮而通透,仿佛晨曦射入黑暗的房间。可要说完全敞亮无隘,似乎还不是那么回事。汪书贵郁郁寡欢地反省自己,觉得自己在澄心堂还是不够专注,总是儿女情长地惦记老家歙州的妻子,更谈不上清心寡欲了。于是索性下了狠心,停了鸿雁往来,整日苦思冥想造纸之事。在这个过程中,汪书贵不断经历失败,也不断受到上司的责备,情绪经常变得焦躁,有时候于黑夜中醒来,会一个人苦闷地长啸。一个人的心思变了,容貌自然也会变,数年下来,原本清秀白皙的汪书贵变得十分消瘦、肉落骨突,之前平和幽静的眼睛,也凹陷如宕、凶狠如兽。当初志得意满的少年书生,昏然成一衙门酷吏。

却说汪书贵之妻吴云霞,于家乡古城长久等不来丈夫的书信,一直心烦忧伤。可是歙州和金陵相隔千山万水,又岂是想去就去的?因为汪书贵的父母早逝,吴云霞更觉没有着落,于是问本族一个通达的老者怎么办,老者沉吟半晌,说:“任何关系,都经不起长期分离的考验。”吴云霞闭门思考了好几天,深以为是,索性变卖了房产田亩去金陵寻夫。吴云霞到了金陵后,起先住在旅店里。后来见城内街道上贴着告示,云宫中浣衣院召募宫女,吴云霞就报名了。之后过关斩将,一路顺利地被录取。吴云霞进宫之后,只见高楼大殿一座对着一座,一道道门户数也数不清;殿柱是用白璧做成的,台阶是用青玉铺砌的,床是用珊瑚镶制的,帘子是用水晶串成的;绿色门楣上镶嵌着琉璃,彩虹似的屋梁上装饰着琥珀;奇丽幽深的光景,说也说不尽;院子里栽着奇花异木,各式各样,无所不有。吴云霞一时云里雾里,如兔子撞入大宅,不知如何是好。就这样,吴云霞成为浣衣院的一名使女。一入宫门深似海,整日做些针线活,也不敢出去,生怕出门迷了路。

吴云霞心里一直惦记着汪书贵,也知道汪书贵在内藏府,可一个宫女,哪有机会去那深宫要地呢?她不敢也无法传递消息。吴云霞未免苦恼,到宫中将近一年,也没有跟汪书贵联系上。某一天,小周皇后来浣衣院,看见有个宫女格外安静地待在角落里,认真地缝制衣裳,针线特别细腻,看起来心灵手巧,却显得郁郁寡欢。小周后觉得奇怪,仔细地打量,只见她双眉微皱、面容愁苦,虽然穿戴素朴,眉眼却十分周正标致。小周后忍不住问道:“你是新来的吧?看你表情,似乎心中有事,怎把自己委屈到这种地步?”吴云霞并不认识小周后,见这个穿着华丽、云鬓凤钗的高贵女子如此关心她,有些诚惶诚恐,可最终还是忍不住倾诉衷肠:“我是个不幸的人!承蒙夫人关心,我的哀怨虽然铭心刻骨,可实在不值得说出。如果夫人愿意听一听,我就说给你听。我原是歙州府人士,多年前嫁给了歙城镇的汪书贵,可是丈夫不久就应召入宫,说在内藏府造纸。我为了寻找他,变卖了家中的房产田亩,来到金陵,可即便知道他在内藏府,我也无法去找他,连信件也不能传递。所以思前想后,不由自主地哭出来。请夫人垂怜。”吴云霞说完,肩膀一耸一耸,不停地抽泣。小周后本来就是一个极为善良的女子,看到吴云霞,她想到自己正在看的唐传奇《柳毅传书》,不由主动说:“我知道你的情况了,这样吧,你写一封信交与我,我找人交给你丈夫,再安排你们见面。”

吴云霞没想到能如此心想事成,当下不由得泪流满面,一边哭一边说:“今日真是遇到好人了,妹妹是天上的仙女下凡吗?”旁边的宫女怒目圆睁:“这是小周皇后,不许乱说!”吴云霞慌忙跪倒。小周后赶忙扶吴云霞起来,又留下近身侍女尽力帮助吴云霞。吴云霞激动万分之下,口述一封信由侍女记下,侍女又按小周皇后的要求,做了鸿雁之事,安排二人见面。夫妇俩数年未见,此番一下撞到,自是激动万分,个中苦涩和甜蜜,当下不表。

小周后见汪书贵和吴云霞二人受苦,心里只觉不好受。某日抚琴喝茶,乘着李煜心情大好,有意无意跟李煜提及“澄心堂”纸之事。李煜说“澄心堂”纸自从歙州召来了一个制造郎后,虽然纸的品质有所提升,可仍没有解决尺幅太小的事,质量也不够稳定。小周后故意把话题往年轻的制造郎上引,说这个人的妻子自歙州千里迢迢来金陵寻觅丈夫,也来到了宫中,如今已安排了他们夫妇团圆。李煜用心地点着茶,没说什么。小周后迟疑地建议说,不如先让汪书贵夫妻回老家,说不定过一段日子,他们琢磨出了造纸新工艺,再回来将“澄心堂”纸改进,也是一件大好事。李煜把脸一横,说:“真是妇人之仁!我虽是文人皇帝,也是懂得治世要义的。汪书贵是当世第一制纸高手,‘澄心堂’纸虽有不足,可也是天下第一上等纸。若是他带着制纸技艺逃出,落到别国手中,此消彼长,将是十分危险的事情。更何况汪书贵在金陵宫中待了一段时间,知道很多秘密,若是流入敌人手中,对我南唐江山十分不利。”

此时的李煜,已经四十多岁,与所有中老年帝王差不多,对灵魂的归宿深感忧患,一方面喜好佛学,崇尚“四大皆空”,另一方面沉浸于神仙之说,宠信方士巫觋,幻想长生不老。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屡遭骗局,但仍矢志不移。更重要的是,与青年时的清明和充满理想相比,年迈的皇帝由于习惯了权力的魔力,性格变得怪戾而坚硬,脾气有增无减。李煜态度如此坚决,小周后见状,只好悻悻然不说什么了。

却说汪书贵和吴云霞因得到小周后照顾,二人时常私下见面,有时候在汪书贵所在的宫中小屋,有时候两人憩息在金陵某个小客栈。不久,吴云霞觉得自己有了身孕,二人有些慌乱,商议着下一步该怎么办。吴云霞泪水涟涟地说道:“我是你明媒正娶的妻子,搞得却像露水夫妻一样,连像样的屋子都没有,待孩子出世,该怎么办呢?”汪书贵只有苦笑,安慰吴云霞说一定禀告府丞,好好安置妻子,吴云霞这才破涕为笑。汪书贵呆呆地又想起了什么,随后对吴云霞说:“栖霞山和紫金山的和尚和道士说得有理,若能将天上的白云收到净瓶之中,放入捞纸池,造出来的纸,一定如云彩一样洁白均匀!”吴云霞知道丈夫的心思还是纠缠在造纸上,没好气地回答:“将云彩收入瓶中,是很难的,哪有那么容易的事呢?”汪书贵说:“也不难,只要寻觅到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就简单了。”吴云霞说:“不如去我们歙州与宣州交界处的黄山吧,那里的山,哪一座不是高耸入云呢?若是登上山之巅,采集白云,一定会很容易。”说到这,两人兴奋起来,说现在北方的大宋大军压境,南唐军队眼看不敌,下一步还不知怎样呢!还不如乘此机会,逃出金陵去那黄山之下,寻觅一个清静所在,采集云雾,专心造纸。

三日之后,汪书贵和吴云霞悄悄逃离京城。李煜闻讯大怒,当即派了内卫第一高手游龙去追赶,李煜对游龙说:“你找到汪书贵后,一定要把他带回金陵,若他不肯回,你就杀死他!”说完,李煜将自己所用的青虹剑交给游龙。小周后在旁边听到了,就说:“你虽然是皇帝,可也是一个知书达理之人,怎么可以这样对待汪书贵呢?”李煜说:“造纸之事重大,属朝廷机密,若是外人知晓配方,对本朝相当不利。”小周后不服气,申辩说:“汪书贵、吴云霞二人都是山里人,忠厚老实,忠心耿耿,即使落入敌人手中,断也不会做出不利于朝廷之事。”

李煜不免苦笑:“又是妇人之见,这世上那些看起来坚硬刚强之人,有几人能过得了肉体折磨之关呢?我当皇帝这么多年,从未见过在各种各样的刑具面前不低头的人!”

小周后一听,觉得有理,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汪书贵和吴云霞是从金陵的南门逃出去的,这样,必经过附近的牛首山。游龙骑着马飞驰出宫时,就知道他们会走这条路,于是抢先带着人在牛首山外的隘口等候。待汪书贵和吴云霞逃至此处时,游龙手执宝剑站了出来。汪书贵先是请求游龙放了自己,言自己并无特别想法,只是想与妻子回老家歙州。游龙说自己做不了主,只想带着汪书贵回宫去见皇上。汪书贵见游龙不为所动,一气之下,拔出佩刀就要与游龙拼个你死我活。他哪里是游龙的对手呢,虽然有些气力,可不出三个来回,就被游龙一剑封喉。

游龙虽是冷血杀手,可也是一条汉子,见汪书贵已死,不愿赶尽杀绝,于是对瘫倒在地的吴云霞不管不问,带着人马回宫中复命。吴云霞哭着掩埋掉汪书贵之后,一直往南走,逃至离黄山不远的泾县境内,看见一条河流,清澈见底,四周群山围绕。一问才知,这条河叫青弋水,发源于黄山。她心想,干脆就在这里安家吧,沿河水往上,去黄山也方便。就这样,她在河岸边用树枝和茅草搭起棚子,就把家安了下来。半年之后,吴云霞生了一个男孩,取名汪丹,肤色漆黑,嘴巴突出,长得像猿猴似的。吴云霞看着儿子长成这个模样,想着英俊修长的丈夫,心里更难过了,时不时地叹气,私下里怨的全是自己。可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啊!吴云霞只能尽心尽责地带着他,教他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时间过得飞快,汪丹已长成少年,吴云霞心想,应该把汪书贵的事告诉他了,于是一五一十,将他父亲造纸的故事告诉了汪丹。

汪丹虽然长得丑陋,可自小就是一个慧心之人。有时候看着清澈无比的山泉里有鱼翻动银鳞欢快地游弋,会忍不住感叹:为什么母亲如此漂亮,自己如此难看呢?自己的父亲很难看吗?可是他一直不敢就此事去问母亲,担心触碰到母亲的心事。

终于有一天,汪丹实在憋不住了,勇敢地向母亲发出了一连串提问。在听完了母亲的陈述之后,汪丹泪流满面、痛心疾首。他大声说道:“天太不公了,如果说人的命运都是由天制造的话,那么,天不区分善与恶,也不区分正与邪,就不是个好天!”汪丹想了想,又说:“老天不公,应该是我们身处的地方太矮的原故吧,阳光难以普照,空气会受污染。我应该去最高的山峰看天,看真正的天,才能采撷到白云,以白云为料,一定能造出最好的纸来!”

过了一段时间,母亲吴云霞生病去世了,汪丹将母亲葬在家附近的小山坡上,随后沿青弋水溯源而上,深入黄山之中。黄山原名黟山,到了唐明皇时,才改名为黄山的。虽然黄山自唐代时已有相当的名气,可是山势险峻,人迹罕至,连本地人对此也望而却步,没有几个人进入过黄山腹地。虽然诗仙李白曾经写过几首关于黄山的诗,可大都是在外围写的,可能李白连黄山都没进去。据说黄山有七十二峰,一座比一座高,一峰比一峰险峻,这世上的仙人,都住在那里。黄山根本没有路,更谈不上栈道了。没想到敏捷如猿猴的汪丹进了黄山之后,就像一条鱼游入了大海。起初,汪丹不断地攀登,出于一个单纯的想法:只要跑得够快,悲伤和思想就追不上他,自己就会变得快乐。到后来,他又从不断的攀登中,找到了快乐,他亲近白云、山峰的愿望更加强烈了。汪丹在山顶上看到身边有鹰隼飞翔,会兴奋地冲它们招手,它们和他,就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似的。

汪丹就这样成功地征服了一座座山峰,爬上山峰之后,才知道此山望着那山高,正对的山峦,才是最高的,同时也是最美的。于是又拼命靠近那座山,然后攀登上去。有时汪丹看着眼前云海里的峰峦,感到颓然与畏难,觉得根本无法登临绝顶。可是又倔强地想:我也不管是否能登上去,反正只要有一口气,就不放弃攀登—生而为人,如同猿猴,只能尽量地感动上苍,也许,上苍在感动之下,会给人一个好的结果。芸芸众生,就是如此质朴地心存念想,不求寻找路径,只求心诚则灵。若是不灵,付出过努力也觉得踏实和安心。

一晃两年过去了,黄山七十二座山峰,汪丹很快征服了三十六座。爬山的同时,他也对黄山之美有了一些独特的认识:很多山都是在山外看起来美,进山之后发现不过如此;可是黄山不是这样,黄山是在山外看着美,进山之后,峰峦叠翠,一层比一层美。初春,云里花开,香漫幽谷;盛夏,层林叠翠,飞瀑鸣泉;金秋,枫叶似火,层林尽染;严冬,银装素裹,玉砌冰雕。黄山的美,春夏秋冬景不同,寒来暑往景不同,风雨雷电景不同,白天黑夜景不同,乃至瞬息之间都不同。这些感受,后来都无形地渗入到他对宣纸的理解之中。等到汪丹准备征服那一座仿佛拱动着的鲫鱼背的高山时,他已经跟山中的老白猿一样灵活矫健了。汪丹手脚并用爬上了那一座平地拔起的山峰之后,抬头看了看正前方,发现几乎黄山所有的山峰都在自己脚下,只是不远处还有一座山,圆圆的峰顶,像极了硕大的莲花,似乎比自己脚下的山峰还要高一点。虽然汪丹已疲惫不堪,可他还是下定决心征服那座山。

汪丹休息了两天后,终于咬着牙攀登上了那座类似莲花的山峰。到了山顶之上,汪丹实在是累坏了,仰面朝天躺在大石头上,带着一身的酸痛和快意,以一种征服者的姿态畅望着面前高远、蔚蓝的天空。这一片天空跟山下的天空真是不一样,不仅颜色碧蓝如玉,还飘来飞去洁净、透明、丝丝絮絮的白云,它不像棉花垛,更有着丝绸般的润滑,甚至如鱼群一般灵动。汪丹突然觉得,自己本来就是广袤天地中的一缕云丝啊,现在,他真想一跃到空中,成为一小缕云丝。

痴痴感慨了一段时间之后,汪丹恢复了活力。这才想起母亲的教导,于是打开包裹,取出母亲留下来的天青色净瓶,定下心来口中念念有词,希望将眼前的云彩收入瓶中。可是那些云一点也不听话,有的像草原上调皮倔强的羊群,有的像天空中自由自在的白鹤,怎么也不听自己的指挥。汪丹忙活了一下午,玩着抓云彩的游戏—那些白云飘来飘去,有时候把自己都裹挟起来,眼前的一切看不见了;有时候跟太阳一起,飘到山峰那一边去了。到了后来,汪丹认真地瞄了一眼净瓶,只见里面雾腾腾的,只好盖上盖子,也不知道里面是否收集到了天空上的白云。

这时候月亮升了起来,头顶之上,一弯新月如钩,仿佛一蹦就可以攀上去似的。月光如水,白霜满地,山顶上一片晶莹透亮,宛如下了一层薄薄的雪一般。真是美啊!汪丹依依不舍地下山了,一边走,一边反复回头。突然间,汪丹发现石头的缝隙处,长有一排异常妖娆的植物,树叶的形状有些像楮树,可是跟楮树又不尽相同,颜色更绿,枝条更白,灵性更足,它们迎风招展,就像喜笑颜开跟自己打招呼一样。汪丹怦然心动,连忙踅回,折下一截树枝撕开皮一看,只见树皮坚韧洁白,纤维又细又密,分明是造纸的最好原料啊!汪丹当即大笑三声,又大哭三声,以为神仙显灵,赐予自己另一种灵芝草,连忙连枝带根拔了几株,用布连土一起包上带回了自己在青弋江边的家。

汪丹把这种植物命名为青檀,因为它看起来像黄檀树,可是又不一样。汪丹把青檀栽在了自己家中的小院子里,每天来往经过,都忍不住凝视一番,越看越觉得这株树有着别具一格的灵性。第二年春天,他剪了一些枝丫在青弋江边种植,没想到这种植物见风就长,面积越来越大。待长到三年左右时,汪丹开始收割枝条,在冬天的时候砍下枝条浸在山泉之中。几个月后,再用锋利的小刀将青檀皮剥下来,放入浸了石灰的池水中,随后,又对着不远处云雾缥缈的黄山,恭恭敬敬、五体投地叩拜,紧接着将净瓶打开,口中念念有词,将从黄山采集到的白云导入池中。待青檀皮轻度腐烂,捞出晾在山上,让其经受风吹雨打日晒。随后又将那些腐烂的树皮放入泉水之中,不断地搅动,看着它们如细小的云彩一样翻滚;最后,用竹帘将它们捞起,沥干水分,在墙壁上烘烤——就这样,经过无数次的反复试验,终于生产出了薄如蝉翼、美如白云一样的纸张。因为泾县所在地为宣城,尽管纸张有很多品种,可是汪丹化繁为简,称这种以青檀为原料的纸为宣纸。

当汪丹执着蘸着墨汁的毛笔试纸时,心提到了嗓子眼,差点就蹦了出来。笔尖甫一接触到冰肌玉骨般的纸张,敏感、细致和悠然,仿佛有神导引,仿佛本能释放,冥冥之中,会不自觉地运息调心,细品静穆三昧。于宣纸上,汉字的线条脱离了沉重,不再带有刀凿斧刻的深沉,变得舒展而柔韧,成了真正的活物,像水草一样摇曳多姿。汉字的优美形体,在纸页上自由地伸展腾挪,笔墨仿佛注入了神秘的因子,有插上翅膀的想象,会变成山峦、河流、树木。一切都变得清澈或清晰,墨水顺着青檀皮的纤维,变成花鸟,变成鱼虫,变成人物……当笔墨描绘大地之时,纸上就是天空;当笔墨凝聚成山峦之时,纸上便是云层;当笔墨演绎树林之时,纸上又是雾霭;当笔墨转成堤岸之时,纸上一下子成为河流……至于在纸上写字的感觉,更是行云流水、风和日丽、繁花盛开。可以是卵石铺地、自然相连;可以是扶老携幼、欢歌笑语……在宣纸上随意书写之时,与其说是在写字画画,更像是知己对饮、挚友倾谈,甚至可以说是进入一种“禅定之场”,不仅感受到万事万物的“形”,也感受到万事万物的“意”,甚至感受到万事万物背后的“象”。毛笔于纸上滑行,还有庄子所言“浮游”的感觉,以笔墨线条为扁舟,以宣纸为湖水,一条悠悠的线条,上达天宇,下至龙潭,一直可以追溯到宇宙洪荒、白云苍狗,探得龙鳞凤羽、羚羊挂角,不知蝶为人,还是人为蝶。汪丹终于释然:所谓的“天人合一”,就是道法自然,把人神万物,一体化地平等看待,不需做过多的拆分,也不能厚此薄彼——这是汪丹从宣纸和笔墨中获得的领悟。

奇怪的是汪丹本人,在以青檀生产出了宣纸之后,或许是尽得天地之灵气,连容貌都大变样,少年时相貌怪异、举止粗笨,到了而立之年,反而变得眉清目秀、丰神俊朗、倜傥洒脱,既有“万钟于我何加焉”的雍容气韵,也有卓然挺拔的炯炯神采。一个人的气质,就是他的内心世界,此番汪丹脱胎换骨,明显是灵魂荡涤产生的功效。凡与艺术相拥的人,身上自然而然地会携有一种超脱宁静的灵性,这应是美的垂青和浸淫吧?诸多凡人以为纯朴和愚钝最好,这其实是对世界本质缺乏感知,没意识到神性映照的光辉。前者是“见山是山”的第一层次,后者才是“见水还是水”的第三层次。这也是汪丹在发明宣纸之后的另一个收获,算是天地一并馈赠给他的礼物。后来,才貌双全、诗书画俱佳的汪丹,娶了宣州府最漂亮娴静的女子,最后在青弋江边的桃花潭养老,在两岸种了千亩桃园,终日饮酒会友、吟诗垂钓,好不潇洒。这个桃花潭,是当年李白乘舟欲行,当地名士汪伦踏歌送行的地方。汪丹临终前,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苍天有眼,秋毫明察。不要以为老天爷是瞎子和聋子,其实老天什么都能看到,心亦如明镜。想到这,汪丹不由肃然起敬,转而感到恐惧——人真是太渺小了,就像这青檀树一般。唯一让人感到欣慰的是,渺小也有渺小的价值,也如这青檀树一样。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