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美图 让心灵有个宁静的港湾 www.yueduwen.com
当前位置: 悦读文网 > 散文 > 优美散文 >

是活水终将拥抱大海

时间:2023-05-07来源:悦读文网 作者:胡性能 点击:

1

从高空往下俯瞰,世界上没有一种镶嵌像海水与海岸那样契合。斑驳的陆地,灰蓝色的大海,彼此亲密接触形成的漫长岸线是如此柔和,让人联想起最为舒缓的旋律。但我知道,这种契合里,不但包含了海水的延伸与陆地的退却,也有陆地进逼时海水的忍让与包容。默契,是世界上最柔软的水与最坚硬的陆地彼此间的心领神会,是大海与陆地两者的秘密语言。

当飞机从宝安机场徐徐降落,我从空中看到辽阔无边的大海。这儿是珠江汇入南海的地方,八条放射性排列的分流水道,将南中国的土地与大海紧紧连结在了一起。江水带来沿途高原、山地和村庄的信息,也将它矢志投入大海怀抱的心愿表露无遗。八条入海水道,依稀能够看到大江流到此处的急迫与欣喜,这让人联想起失散的亲人再次相逢时的情景。

俯瞰珠江的入海口,我想起了作为珠江源头的马雄山。直线距离,它离我居住的昆明城只有一百公里。多年前,当我第一次到马雄山东麓的出水洞,看着从山洞里流出的细小水流,怎么也难将它与浩荡宽阔的珠江联系在一起。洞外,有个蓄水的池塘,塘中的水外溢,流向了东南方。云南的冬春两季,气候干燥,从马雄山分泌出来的水滴,如果不是怀抱奔赴大海的梦想,很可能会蒸发于云南冬春的阳光中。但它一旦选择奔向大海,它就得克服重重阻碍,汇入溪流,然后与万千有着同样梦想的水滴一道,汇集百川,浩浩荡荡,开启生命的长途。一路上,它们会经历大的跌落、冲撞、粉碎。但因怀抱梦想,它们会获得新生,并终将拥抱大海,成为自由而不被蒸发的水滴。

观察珠江由细小的水流变成浩荡的江河,只有以不畏前途的困难奔向大海,幼小的水滴才可能拥有未来。

2

地球上的生命最早繁衍于大海。它的宽阔、浩渺和自由,是生命孕育的天堂。但人类进化为陆生动物之后,丧失了原本可以在水中呼吸的鳃裂,因而对大海充满了恐惧和不适。坐在珠江的入海口,眺望着茫茫大海,才会明白人类要重新迈向海洋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视野可及的远方水面,有细微的一线又一线水浪隆起,像一双双变形的手。在向岸边接踵涌来的过程中,它蓄积力量,最后像一堵接一堵的墙那样平推了过来,然后拍击在岸上,卷起千堆雪。那些从大海深处席卷而来的巨浪,看上去就像是大海对人类的拒绝,甚至那些拍击在礁石上溅起的浪花,也带有某种恐吓的力量。但如果一个人真正进入到海水中,会发现浪涛的下面,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大海的深处召唤。所以,我把拍击海岸的浪涛,看成是大海的劝阻,它让弱小者得以偷生。但如果一个人要看到更宽广的世界,就必须进入大海。因为对人类来说,大海意味着的,是不可预知的未来。

对大海的态度,不仅决定着一个人的格局,更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命运。在人类历史上,东方中国的经济规模曾长期位居世界第一,直到十九世纪初期,才因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让位于欧洲。今天我们回过头去眺望,就会发现,如果十九世纪初中国从世界经济第一的宝座滑落是“果”的话,那么往前推到1371年明朝颁布禁海令就是“因”。当时,拥有近千万平方公里国土的明朝是世界上妥妥的大国,它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盛,本应该有与广袤国土和资源相匹配的视野和胸怀,可谁也没想到朱元璋会放弃中国延续四百余年的海洋自由贸易政策,将面向未来的目光从茫茫海上收回。也就是从那一刻起,中国领先世界的优势开始一点点丧失,到了大清后期,才有了因国力衰弱而经历的一系列失败与屈辱。

但是如果我们梳理人类历史发展的中轴,不难发现,明朝刚建立的时候,中国是世界上农耕文明最为发达的国家,扮演着引领人类前行的角色。然而,对土地的过分依赖和感恩,使得它在面对大海时情感复杂。一方面,明王朝会让郑和率领庞大舰队七次下西洋,彰显了一个王朝的雄心和伟力;另外一方面,它又疑虑重重,颁布了严苛的禁海令,杜绝海上贸易。这一王朝内心的犹疑和彷徨,成了国运的重要转折点。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是1405年,而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是80多年以后的1492年。假使朱元璋在获取政权以后,不是故步自封,而是以更大的勇气和胆略走向海洋,走向世界,那么紧接而来的大航海时代的主导者就不可能是西方列强,美洲大陆的发现者就可能轮不到意大利人哥伦布,工业文明的阳光就会最早照耀在东方的土地,明朝的历史乃至世界历史就会因此改写。

3

近代中国,清王朝更是选择了闭关锁国政策,在海禁上走得比明朝更远。仅顺治十二年到康熙十一年的十七年间,清王朝颁布的禁海令就达五次之多,且为配合这一禁令,清王朝曾三次大规模内迁沿海居民,禁止私人“擅造两桅以上大船”。这样鼠目寸光的政策,扼杀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也为两百年后的鸦片战争清王朝的被动挨打,埋下了伏笔。1840年,英国政府以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为借口,派出远征军侵华,鸦片战争拉开序幕。过去,强悍的清王朝一度在陆地上没有对手,极盛时的疆域甚至多达1400万平方公里,是当时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然而从海上来的区区4000人,却让当时拥有4亿人口的清王朝慌了神,仓促开战,结果还战败,于是有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而这个条约的签署,不仅是对清王朝闭关锁国政策的惩罚,还意味着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启。

历史不允许假设。清政府自己种下的苦果,只得自己吞咽。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原本占主导地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外界强烈的冲击。国门洞开,外部世界的沧桑变化让曾经的领跑者眼花缭乱。被动开放的中国,从此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屈辱地接受了那些极不公平的条款,广袤的国土沦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尽管充满不甘,但国门的被迫打开,还是让封闭已久的东方土地艰难地迎来了一缕现代文明的曙光。1843年11月,位于长江口的上海正式开埠。一时间,外国商品和资金纷纷涌入,开行栈、建码头、划租界、办银行……几十年间,上海从一个不起眼的海边小城,发展成为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并不是清王朝被动开放的个案。1860年,位于海河口的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并由此成为中国北方开放的前沿,这也让天津成了当时洋务运动最为活跃的地区。铁路、电报、电话、邮局、采矿、教育、司法,天津在诸多方面开了中国的先河。

如果说当年上海、天津等地的开放实属被动的话,那么一百余年后的1980年,中国人以超凡的勇气和决心主动出击,在南中国的珠江口东岸,建起了深圳特区。这是一个自觉拥抱世界和未来的壮举,在中国历史上怎么样的赞誉都不为过。仅仅是四十年时间,深圳便从边陲小城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创造了人类建城史上的奇迹,与北京、上海、广州一道成为年轻人的逐梦之地。有了深圳这个榜样,十年以后的1990年,我国正式开发上海浦东。彼时的浦东,如果站在外滩眺望,举目皆是阡陌纵横的乡野。以至于有“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之说。然而三十年后,黄浦江东岸奇迹般崛起的新城让世界目瞪口呆,它以中国八千分之一的土地,创造了中国八十分之一的国内生产总值。因为有浦东的崛起,上海再度成为国际性的经济、贸易、金融和航运中心。

开放,张开双臂拥抱世界,让中国收获了远超预想的回报。

4

自古名城必傍水。人类的历史上,大江大河的入海口,总会孕育生机勃勃的大城。就像长江之口的上海,海河之口的天津,尼罗河之口的开罗,汉江之口的首尔……而珠江,它孕育的不只是一个城市,而是一片土地,一片与世界文明接壤的土地。这块土地上,有广州、深圳、香港、澳门,以及珠江入海口周边大大小小的城市群落。

现在,中国开放的聚焦点再次南移。有如三十年前的浦东之于上海,借地利和天时之便,深圳的前海经济特区,就像当年的浦东那样,正在担负起中国更进一步面向未来和融入世界的角色。

珠江的发源地马雄山,远离珠江的入海口2300多公里。由海拔2000多米的高原一路东行,在漫长的时光中,它依托四十五万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到深圳的时候,带来了上游难以计数的泥土,形成了今天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珠江三角洲。而深圳的前海经济特区,这片一百二十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正是珠江三角洲里靠海的前沿土地。位置上,它是未来深港跨境交通枢纽的交接点;经济上,它是深圳与香港在体制与机制上接轨的试验区。短短几年,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深港地区的高端产业:这里有为青年实现梦想的创新科技园;有对标基金集聚区格林尼治和风投圣地沙丘路的基金小镇;有探索新模式的高科技能源企业;有怀抱梦想走向世界的动画公司;有深圳首个国家级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有首家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商业银行;有走向深海的中国国际海运集团;更有许多体制机制上的探索……前海的规划、理想、远景,无不体现古老中国张开怀抱拥抱世界的信心和勇气,这使得前海不仅是深圳的前海,也不只是广东的前海,它还是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最为开放的前海,是古老中国更深融入世界经济的前海,也是十四亿中国人聚焦和充满寄望的前海。

5

181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拿破仑因滑铁卢战争的失败,被流放至厄尔巴岛。这一年,英国人史蒂芬森成功制造出了一台叫作“布鲁克”的蒸汽机车。当布鲁克拖着载着30吨货物的八个车厢吞云吐雾地在大地上急驰而来,世界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而彼时的古老中国,嘉庆皇帝批准了吏部侍郎吴璥的奏疏,恢复“捐官制度”,以填补财政巨大的缺口。曾经引领世界经济的中国,与世界拉开了遥远的距离。但是,作为一个杰出的帝王,拿破仑即使被流放到地中海中的厄尔巴岛,他对世界大势的把握也令人叹服。谈到中国,他说:“你们所面对的东方帝国是一头沉睡的雄狮,当它醒来的时候,全世界都会颤抖!”说完之后,拿破仑又做了补充:“但愿它不要醒来,让它永远睡下去!”

而发生在四十五年前中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事件,意味着拿破仑担心的东方雄狮已经醒来。既然醒来了,它就没有理由再睡过去,它会以更加清醒的姿态站立在世界的东方,迎着第一缕阳光,以更宽广的胸襟和更进取的精神走向大海也走向未来。这是改革开放给古老中国带来沧桑巨变的启示,是四十年来深圳奇迹的启示,是三十年来浦东辉煌的启示,也是若干年后,我们回顾中国走向富强和繁荣,前海可能给予的启示。

【作者简介:胡性能,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云南省作协驻会副主席。曾获《十月》文学奖、《长江文艺》双年奖、《小说选刊》年度大奖、云南文学奖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母亲的样子

    一 八十多岁的母亲房间里有几幅用镜框装起来的老照片,还有两...

  • 西辽河畔三辈人

    就像婴儿第一次睁开眼睛打量这个神奇的世界一样,父亲眼里也...

  • 为什么喜欢星期五

    朋友问我,一年365天中,你最喜欢哪一天? 不觉得任何一个纪念...

  • 旧友如陈酿

    人到老年,常常会特别想念一个人。越是断了音讯、联系不上的...

  • 西宁锅庄

    2019年六七月份,我与13位援青人员,一同踏上了奔赴高原的行旅...

  • 明前茶与时令菜

    记得某一年的清明节前,我到了杭州,住在清波门,那里紧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