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和元日,是中国人的两个重要年节,密切相关又有所区别。元,开始之意。日表示天。旦是个会意字,下边那条线指事地平线,日在线上表示太阳升起,一天开始了。从语义上看,二者能指相同,指的都是一年首月第一天。历史上还有类似的许多不同称谓,如元日、元正、元辰、元春、上日、元朔等。1949年新中国成立,确定元旦为阳历1月1日的特定称谓。自此,元旦与元日分道扬镳,各有所指。前者指称阳历年,后者指代阴历年。 因为元旦特指公历1月1日,是世界人民共同欢庆的节日,所以具有世界性。公元前46年,古罗马凯撒大帝把这一天确定为新年的开始。英国人同样讲求“年年有余”,瓶中有酒,橱中有肉。跟我国热衷“烧头香”不同,他们争做第一个打水的人,认为最先打上来的井水是吉祥之水。跟我们贴“六畜兴旺”不同,比利时人会在元旦早上郑重其事地对牛、马、羊、狗、猫等说“新年快乐”。意大利人也爱放爆竹,夜狂欢,还喜欢把能打碎的东西全部摔个粉碎,以期去掉厄运和烦恼。希腊人会在元旦这天做一个大蛋糕,在里面放一枚银币,切块分给家人朋友,谁吃到有银币的那块,谁就是新年里最幸运的人。这跟我们吃钱饺很像。 相比元旦,元日更具民族性,是独属中国人的年,是中国人最重要、最隆重、最有仪式感和象征意义的节日,所以又叫过大年。这一天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天,忙活一年为的就是这一天。这一天,无论身在何方都要回家过年。这一天,人们会做很多事来表达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冀渴盼,放鞭炮,燃烟花,穿新衣,贴春联,吃大餐,看春晚,守岁火,拜大年,送祝福,发红包,吃钱饺……时间长了,就变成习俗代代传承。 南朝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里是这样写的: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进敷于散,服却鬼丸。各进一鸡子。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凡饮酒次第,从小起。 意思是说正月初一是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即一年一季一月的开始。这天,鸡一叫就要起床,先在门口放爆竹,吓跑恶鬼山臊。《神异经》如此画像山臊:身材一尺多长,只有一只脚。人遇到它又冷又热,难过至极,都怕它。一到年节就出来吃人。它不怕人,但惊惮于竹子着火后发出的“烞熚”声。于是人们截竹成段灌以火药做成爆竹,引线一着爆出惊天巨响。山臊被吓坏,再不敢作怪,此为年兽原型。 然后,家里的老老少少穿戴整齐开始拜年。年幼的给年长的鞠躬磕头献福,年长的对年幼的语重心长谆谆教诲,最后发红包。接下来,“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 根据东汉崔寔《四民月令》,“椒柏酒”是用椒花和柏叶浸泡制成的酒,椒花芬香,柏是仙药,喝了能“辟疫疠一切不正之气”,身轻体健耐老。“桃汤”就是我们现在吃的桃罐头吧。“桃者,五行之精,厌伏邪气,制百鬼也。”过年怎能不喝桃汤?屠苏就是紫苏,一种药草,可以治疗风寒感冒引起的头痛胸闷、呕吐发热等。传说孙思邈每到年关就会给乡亲派发紫苏药包,让他们泡酒喝预防瘟疫,这就是屠苏酒。胶牙饧,应该是麦芽糖,黏牙齿。不是很好吃甚至吃起来还有些小烦恼,但可以甜口润心。 传统礼仪,长辈不动筷子晚辈不能先举箸,长者不举杯哪个小的敢先喝?可《荆楚岁时记》却说“凡饮酒次第,从小起”。原来古人是这样想的:“小者得岁”又长大了,让他先喝表示祝贺;“老者失岁”又离死亡近了一步何以庆贺?所以老者后喝。这跟现今很多人上了岁数不过生日异曲同工。 前面说过,桃集五行之精华,能压邪气制百鬼,所以在中国传统观念里,桃木是仙木,人们用桃木做门板来守护平安。如今人们还普遍用桃木剑镇宅,在小孩出生的时候折桃树枝放其身边守护。“鸡子”就是鸡蛋,“各进一鸡子”就是各吃一个鸡蛋。 李时珍《本草纲目·菜部》有载,五辛菜包括葱、蒜、韭、蓼蒿、芥五种辛嫩之菜。五辛盘就是用这五种味“辛”之菜凉拌而成,一来取“辛”谐音为“新”寓意新一年的开始,二来以此五辛之菜发五脏之气祛邪除病。现在,人们多称春盘,也不限于这五种菜。 敷于散是一种药剂,出自葛洪《炼化篇》。把柏子仁、麻仁、细辛、干姜、附子等研磨成粉调和而成,用干净甘甜的井水服下,有抑阴助阳、祛邪辟疫的功效。却鬼丸也是中药,用蜡把二两武都雄黄丹散调和成弹丸大小,能驱避鬼魅。如今医学进步,年节我们只吃饭不吃药。 《荆楚岁时记》里还有一条年俗记载:帖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中国民间将正月的前八天以六种动物和人、谷相称,正月一日为鸡日即吉日,人们便用鸡来辟邪。画只威风凛凛的大公鸡贴于门上,消灾免祸,趋吉避凶。门上挂着用苇草编成的绳索,在两扇桃木板上写下“神荼”“郁垒”,或者将二神图像贴在门首。这是最早的桃符,也是最早的门神。 汉代《河图括地图》中记有桃都山,山上一棵大桃树盘屈三千里。树上有一只金鸡,太阳一出来就打鸣。树下有两位神仙,左神荼右郁垒,手里都握着苇索,随时准备抽打不祥之鬼。这大概就是鸡画和桃符的由来。清代开始,人们不再贴鸡画和门神,改贴春联了。 有一个习俗,《荆楚岁时记》里没说——吃钱饺。大年三十熬一宿,金鸡报晓元日起床,正冠,问好,吃水饺。饺子里不仅有菜和肉,还有其他馅儿,主要是钱,不止是钱。吃到钱一年花不完,吃到糖日子甜着长,吃到栗子一年出力付出有成绩,吃到枣早睡早起捡到宝。 驱邪避恶,祈求祥瑞,不论古今还是中外,不论元旦还是元日,人们的愿望都是一致的,所谓“元元所归”。从这个意义上讲,所有的年都是世界性的。 【作者简介:邵明媚,笔名方寸,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烟台市文学创作研究室创作员。作品散见于《人文天下》《胶东文学》《中国家庭报》等,主持“胶东文学史研究”“胶东红色作家群雕像研究”等课题,获“2021年度山东优秀文艺评论文章”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