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美图 让心灵有个宁静的港湾 www.yueduwen.com
当前位置: 悦读文网 > 散文 > 优美散文

岁月的针脚

时间:2024-01-30来源:悦读文网 作者:冯海燕 点击:

小时候,村头小巷传来的一声吆喝“收羊皮,羊羔皮的卖——”,至今令我记忆犹新。

那是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全国各地激荡,村里一些头脑灵活的人,开始在农闲时节做些小买卖。于是,冬天凛冽的寒风中,“收羊皮,羊羔皮的卖——”的吆喝声不时传入耳畔。每每此时,炉旁烤火的爷爷,便会拿下挂在东厢房墙壁上的羊皮走出去,隔着院墙喊一声:“有皮子卖。”一番讨价还价后,爷爷笑眯眯地拿着几张花花绿绿的钞票进了屋,交给炕上做针线活的奶奶。奶奶放下手里的活计,掏出钥匙打开柜门,喜滋滋地把钱票搁进柜里的钱匣。当然,也肯定少不了给我买糖吃的一两毛零花钱。

当时,年纪尚幼的我,不知道这一声吆喝,贯穿了远古人类走向文明的脚步。

(一)

一次来自十万年前的抛掷,打开了东方人类利用动物皮毛的史册。

据考古发现,十万年前,阳原泥河湾侯家窑人用裹着兽皮的飞索石狩猎。两个石球被兽皮包裹固定,一少半石头裸露在外,石球的一端是兽皮等做成的绳索,与包裹石球的兽皮相连,便于人们狩猎时捕获、缠绕猎物。

远古人类抛出飞索石缠绕住猎物的那一刻,便开启了阳原人与毛皮的缘分。阳原毛毛匠的智慧,也从这一刻开始,一代一代积淀传承。

21世纪的我们,无从知晓远古人类经过怎样的想象、实践,才成功制作了飞索石球。但肯定有几个环节是绕不开的,那就是在遥远的旧石器时代,他们首先得具备用粗糙笨拙的石器剥离兽皮的能力,然后再经过切割,挑选出适合包裹石头的兽皮进行制作加工。而用来剥离、切割兽皮的石片,应该就是最早的毛毛匠的工具了。

当然,这些掩藏在时光之下的想象、推测,是当年村庄里那个幼小懵懂的我所无从知晓的。那个几岁的小姑娘,只知道每年爷爷都会攒下几张羊皮,这些羊皮,能够换成钱,买来好吃的糖果。还有就是装在编织袋里的羊毛。同样是在农闲时节,奶奶会从走街串巷的毛毛匠中,请一个来家里住上几天,把这些羊毛擀成毡子,铺在冬天的热炕头上,铺展出一屋暖冬。

这,是我关于毛毛匠最早的感性接触与认知。远古人类那次抛掷飞索石的壮举,是真正地同我隔了十万年的光阴,遥远得早已超出了我的认知边界。

(二)

一枚来自一万年前的骨针,一把来自一万年前的骨锥,缝缀起一部人类皮毛加工制作的前史。

经考古发现,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阳原虎头梁人已学会磨制骨针、骨锥,用来缝缀原始毛皮服饰。

这时的原始人类,只是对动物毛皮进行简单粗糙的缝缀。这种未经加工处理的生皮,不可避免地带有动物的油脂气味,穿在身上极为僵硬,缺乏舒适感。

据当地传说,距今约5000年前,中华人文始祖黄帝率部落迁徙至阳原境内,途经桑干河畔,偶然发现当地盐碱地里的泥土,竟然具有去油脂使兽皮变软的神奇功效。于是,黄帝在部落全面推广普及毛皮鞣制技术,并在桑干河畔建起毛皮加工鞣制作坊。自此,人类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毛皮加工制作文明史。

时至今日,阳原县的大盐厂、小盐厂、咸水皂等古老村落,依然可以寻觅到千万年前毛皮加工的遗迹。

勇敢的人类,在不断的发现、尝试、思考中,完成了一次又一次进化。阳原毛毛匠,也在先祖反反复复的探索中,成就着一个行业的未来可期。

(三)

元朝,是阳原毛毛匠规模化发展的鼎盛时期。据史料记载,当时,阳原有几千户工匠从事毛皮加工、毛纺生产和宫廷制衣行业。

明朝时开设茶马互市,张家口由戍边重镇华丽转身为北方旱码头,成为中国皮毛重要集散地。

当年,身着异域服饰的外国商人携带各种珍贵的皮货来到张家口,在大境门外进行贸易往来,用原始的毛皮换回他们所需的丝绸、布匹、茶叶、瓷器等。他们所带来的皮货,在张家口经过毛毛匠加工后,再销往全国各地。

张家口当时被称为“北方皮都”。每年,大境门外的西沟货栈,都卸满了来自蒙古、俄罗斯等的皮毛货物。运载着各种皮货的马车、牛车、骆驼等,在张库大道的四季轮回中来来往往。驼铃声声,成为明清时期张库大道上一道壮丽风景,在历史的烽烟中定格成永恒。

到了清末民初,随着京张铁路、张库公路的修建开通,张家口的毛皮贸易及加工业更是呈现出兴旺发达的新局面。有统计数据显示,当时张家口从业的毛毛匠有3万余人,其中阳原的毛毛匠,占据了半数以上。他们以自身的坚韧、勤奋、智慧和诚信,促进了中国毛皮产业的繁荣与发展。

阳原的毛毛匠,不仅限于皮都张家口。这一时期,阳原人在京津等地设立的毛皮加工店铺就达数百家之多。此外,沿着张库大道,他们怀揣代代传承的技艺,风餐露宿,逆风北行,向着异国他乡寻找更大的商机。于是,蒙古的乌兰巴托就有了一条“阳原街”。时至今日,那里依然有阳原人经营的店铺,在街上行走,依然可以听到难忘的阳原乡音。

(四)

毛毛匠郝贵银,家住阳原县西城镇。家里数间平房,窗户宽敞明亮,光线极好。家中的地上,堆了些碎貂皮。阳光从窗口照进来,落在碎皮上,散射出奇异的光。

正对门口摆着一张桌子,这是郝贵银的工作台。四周的墙壁上,挂满了做好的整张貂皮。郝贵银随手拿起一块碎皮,笑着说,他家里的貂皮碎角料,基本上全是这种拇指大小的碎料,加工时需要耐心地将它们拉伸铺平,再一小条一小条地缝制起来。同时为了整皮的美观性,还要做好颜色搭配,再进行加工整理。一块皮褥子,需要上千块碎皮。

这样的缝制,需要多大的耐心呀!那细密的针脚,一针一针缝制出来,从春到夏,从秋到冬,年复一年,这是一个又一个毛毛匠人的汗水青春、一代又一代毛毛匠人的岁月光阴啊。想到这些,不得不令人感佩动容。

阳原县东城镇卡窑村村民李如,年近六旬,是阳原毛毛匠碎皮加工技艺第四代传人。他拿着一张貂皮耐心地介绍,就是这看似完整的皮张,其实是由无数碎皮缝缀而成。他随手拿起一块巴掌大小的皮子,说,这是前腿,又指着另一些说,这是脑袋、耳朵、尾巴……若是没有精湛的加工技艺,这些零碎的皮料,基本上就等同于废料吧。如今,他们在李如手中魔术般蝶变出一张张完整的皮褥子、坐垫、围脖、挂毯……图案有菠萝纹、千鸟纹、菱形块、满天星等二三百种,令人目不暇接。

李如的妻子楚桂花坐在丈夫身边,一边缝制着手中的碎皮,一边快言快语地介绍,自己从十七八岁开始就跟着家人从事碎皮加工,缝制的最小碎皮只有指甲盖那么大。1厘米碎皮,要缝8到10针,初学艺时,师傅真是一针一针数过来的。

如今,眼瞅着就要一脚迈进六十的李如,开始带徒弟了。他想,祖辈传下来的手艺,不能在自己手里荒废掉。更何况现在赶上了发展的黄金期,这一非遗技艺,应该由更多人传承下去。于是,李如不仅带出了第五代毛毛匠,年轻的第六代徒弟,也已经跟在他身边了。毕竟,有些愿望,还是要落在年轻人身上实现的。

阳原毛毛匠代代相传,哪个师傅都有几招绝技传给徒弟。时至今日,阳原毛毛匠早已练就一套传统裁制刀法,成就了京张地区“北路”精粹刀法。一个成熟的毛毛匠,能用自己精湛的技艺,把拇指大小的原料,根据需要裁出各种图形,不仅能做到节约原料,使料皮在毛色、图案等方面巧妙搭配,还能使之得到延展加宽,并且确保产品质量。这些基本刀法包括串龙刀法、锯齿形刀法、鱼鳞甲式刀法、花形裁制刀法等,真是刀刀见功夫、式式见真招。

如今,阳原已成为闻名海内外的中国毛皮碎料加工基地,当地流传着“人人都是毛毛匠,户户都是加工厂”的说法。此外,这里还建起了占地面积4300平方米的阳原毛皮文化博物馆。馆内设有6个展厅,全面展示了毛皮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独特的碎皮加工工艺、历代阳原毛毛匠的奋斗业绩,以及毛皮产业的发展趋势等。从远古人类的那一次抛掷开始,数万年光阴,在博物馆内一览无余。

是啊,今夕何夕?回首儿时村头街巷那一声“收羊皮,羊羔皮的卖——”,当年隔着院墙喊“有皮子卖”的爷爷已经不在;那个放下手中针线活,欢喜地将卖羊皮的钱搁进匣子的奶奶也不在了;还有无数毛毛匠的故事,也仿佛尘封在时光的隧道里,唯有工匠的技艺、文化的传承,仍在岁月中不朽……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赶早去吃牛肉馍

    一人一几案,两把菜刀三口平底锅,众食客排队翘首以待。这就...

  • 刘大先:包头的反差

    2023年9月,“鹿鸣文学季” 系列活动在包头拉开帷幕,来自全国...

  • 寻石记

    日头西斜,我和几位“石友”从晃晃悠悠的钢丝桥上过河,到达...

  • 宋梅傲雪独自开

    这年元旦刚过,古城杭州纷纷扬扬下起了大雪。我难得喜遇江南...

  • 永定门旁我长大

    永定门位于外城南垣正中,又称正阳外门,始建于明嘉靖年间,...

  • 湖上吃茶

    深秋的暖阳晒在背上,叫人慵懒得不行。在湖边的椅子上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