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里,陪老同学老朋友去幼儿园接他的孙子。 幼儿园里正在举行拔河,一声声鼓励的“加油”“加油”从孩子们嘴里喊出来,显得清亮悦耳,不大的操场内一片欢腾。 接了小孙子出来,走出宽敞的弄堂时,小家伙突然向他的爷爷提出一个问题: “拔河的时候,大家为啥都要叫‘加油’啊?” 我的这位相交60年的老朋友一时答不出来,转过脸来,把“皮球”踢到了我的身上,说: “爷爷答不上来。你问叶爷爷吧,他是写书的。” 小家伙顿时把脸朝着我仰起来,乌溜溜的双眼睁得大大的,问我: “叶爷爷,你知道吗?” 我只得老老实实地摊开双手,对这爷孙俩说:“加油、加油喊了一辈子,我还真不知道呢。” 没有想到,今年的元旦,应邀到贵州的黔西南州去,走进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的安龙县,意外地获得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安龙县我去过多次。知道这个近50万人口的县,在贵州、在全国属于不大不小的一个县,是首批被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一万多年前,就已有人类在此活动了。万万没有想到,就是这么一个地方,却是“加油”最早让人喊出来的山地。 话得从晚清四大重臣之一的张之洞说起。1841年,张之洞的父亲张锳到此任兴义府的知府。张锳不仅是个官员,还是一位有思想、有追求、有抱负的知识分子。来到这道路遥远的黔、桂、滇三省交界之地,他一如既往地像在他处当官时一样,重教兴学。他认为要振兴中华、重振伟业,让中国摆脱积贫积弱,首先得有人才。而要出人才,就得兴教育。他在兴义地方创建了兴义府试院,重建了珠泉书院,“劝捐”倡修册亨书院、普安的盘水书院。 册亨、普安都是兴义府下属的县。为鼓励贫困家庭的孩子潜心读书、刻苦钻研、认真思考,他令府衙里的小吏,挑着一担灯油,晚上在兴义(今安龙县城)的大街小巷里掌灯巡游。看到哪户街坊家里还亮着灯,就敲门进屋,只要见到屋里有人在挑灯夜读,挑着油担子的衙吏便会进屋去,给主人家的灯油瓶子里加满灯油,以此鼓励读书人挑灯夜读,不要担忧灯油会燃尽。 这事儿做过几趟,知府鼓励读书人添加灯油的故事,一传十、十传百地就传开了。一时在百姓中传为佳话,也成为家长们鼓励自己孩子读书的动力。用功读书之风蔚然传遍城乡,一时间,在安龙,在兴义府各县,出现一股旷古未有的兴旺学习景象。尤其是贫困的农家子弟,更是挑灯夜读成风。那些家庭富裕的人家,就更不用说了。“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本就是他们以后博取功名利禄之道啊! 我在安龙著名的荷塘边散步时,夕阳西斜的招堤上,还遇到了两个身着清朝衙吏服装的巡堤人,他俩一人挑担,一人手中也拿着一把油勺。我不由笑问:“这是为什么?还要给小学生家里添灯油吗?” 说着,顺手打开了桶盖。桶里装的不是油,而是一些芝麻糖、花生糕、饼干、桃酥等零食。我笑问: “不加灯油,加的是点心啊!” 一位衙吏打扮的男子笑着告诉我,张锳、张之洞父子鼓励兴义府人添灯油的故事,在我们这里家喻户晓。这会儿不正是周围的中小学放学的时间嘛,我们每天在这时候到招堤上来,一是提醒贪玩的孩子们早点儿回家做作业,给他们送点心;二来呢,招堤国家湿地公园,本就是4A级景区,这当儿,又是游客们来得最多的时候,看到我们这身晚清时期的打扮,外来的游客们都会像你一样,来问我们是怎么回事儿,我们也正好宣传了加油文化。 好一个“加油文化”! 原来如此,一旁马上有当地人插话:“为自己加油,为他人加油,为正从事的事业加油,也是当今需要的啊!” 我当时就想到了上海老同学老朋友那个小孙子,加油、加油的出处,原来是在这儿哩! 不过,兴义府安龙县的加油文化,其意义不仅仅只是回答了“加油”两个字的出处,而是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那是我走过招堤、步上半山亭时,看到亭柱上的一副对联时,联想到的。对联写道: 携酒一壶到此间畅谈风月 极目千里问几辈能挽河山 我在对联旁坐下来,浮想联翩:1843年,正是所谓的“五口通商”时期,中国人在洋枪洋炮威逼之下,签署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在如此大形势下,张锳、张之洞父子兴办各种书院,留下广为流传的“加油”文化,其意义是远比这件事令人深思的。 加油、加油!我们不仅仅只是在各类比赛中习惯地喊喊而已,而是要脚踏实地地加油干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