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美图 让心灵有个宁静的港湾 www.yueduwen.com
当前位置: 悦读文网 > 散文 > 优美散文 >

跪在家乡土地上写作的赤子

时间:2023-05-05来源:悦读文网 作者:周俊芳 点击:

2023年元旦,天空湛蓝,西风凛冽,太行山的沟梁山峁上,有一行十几人的队伍从榆社旧村西齐、后庄沟,沿着太行山的羊肠小道,徒步到左权圣母庙。以登高远行、探古访幽的方式庆祝新年,对他们而言是业余常态。领头的叫李旭清,当过教师、机关干部,勤勉好学,精力充沛,坚持徒步田野调查、探访地域文化数十年。

李旭清酷爱通过行走访古探幽,他身边也聚集了一些同好的同事、朋友,一到周末,一呼百应,穿上旅游鞋、拿根手杖,就向山野出发……

在他的朋友圈,记录着他们翻山越岭,跋涉寻访的成果:曾经一天脚步不止、往返数十里探访极具太行山民居风情的6个旧村;穿越县境内白脸坡明清古道,寻访弃村地河滩村;数次登和顺姑崖山、左权紫金山、凌川王莽岭等太行高峰,领略大美太行雄姿。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目之所及满眼是诗,所到之处就是远方……

爬山涉水,沐风栉雨,他们甘苦自知,享受自然畅快。许多人都喜欢与李旭清同行,他知道的多,户外经验丰富,跟着他不仅能去很多从未去过的地方,经历从未体验的感受,还能收获一些书本上看不到的知识。

“榆社大面积生长有‘北桑寄生’,属桑寄生科,是一种寄生落叶灌木,雌雄同株,丛生于榆树、杏树等枝干间……”

“古槐是一个村庄精神传承的魂魄,是乡民繁衍生息的根脉,是童年消逝的时光,是游子梦中的故乡……”

从这些零星碎片的文字中,能感知他的生活和状态。外表憨厚的他,内心充盈丰富。

与一般的驴友不同,他的徒步远行非单纯锻炼或游乐,而是以田野调查的方式,搜集整理榆社人文历史。几十年下来,以家乡榆社为半径,辐射周边和顺、左权、武乡等太行山腹地的名山大川、人文古迹,研究整理颇有心得,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化学者,业余撰写和主编了二三十本著作,其中以乡邦文化研究为最。他出版有长篇小说《歧路》《大龙骨》《枭雄石勒》,民间文学故事集《榆社“黑瞎话”》、地方文化专辑《沧桑榆社》《翻山越岭来看你》等、电视剧本《乱世枭雄石勘》、个人作品集《咱二人相好谁知道》等,主编《榆社文化记忆》《榆社乡村文化记忆工程丛书》等。每次见面,他都会带来新出的书,真惊讶于他的多产和勤奋。

2022年,他主持编撰的《榆社民俗记录》《榆社石窟勘查记录》《畅游榆社》三本书相继出版。是他一贯勤勉努力的明证,更是他奉献给家乡的一份厚礼。

有媒体评价,他是一位“跪在家乡的土地上写作的赤子”,他热爱自己的家乡,并在每一次行走中,使这种感情变得更为牢固。若有人咨询榆社的历史文化的问题,李旭清从不藏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深知,这种碰撞和交流,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可以与同道中人讨论商榷,每一次都收获颇多,提升认知。从南北朝到唐宋,从大同(平城)到洛阳,从临漳(邺城)到太原(晋阳),榆社是一个节点,受影响佛教石窟文化遗存颇多,他不由地感慨“历史上的家乡竟然如此显赫”。生于斯长于斯,李旭清扎根一方水土,不遗余力,爱之弥深。

抗日战争烽火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等在榆社转战驻足,抗日火种熊熊燃烧;涌现出马定夫、张寿砚、曹更修等杀敌英雄和支前模范,榆社成为太行山著名的“出兵、出粮、出干部”模范县。李旭清以家乡为荣,对红色文化十分关注。“上午从王家垴徒步寻访沿北炮台遗址未果,下午再度从沿壁村登山,零距离勘查炮台遗址。一处遗址四度造访,甘苦自知。”“在走访红色文化遗址时,发现有的村建的烈士碑上,存在烈士名录谬误问题……缅怀先烈,铭记昨天是一件极为严肃认真之事,万不可因文字粗漏写错历史,谬传后人。”对待历史考据,李旭清是较真的。

现任县文旅局四级调研员的李旭清,脚步未歇,笔耕不辍,为赓续榆社红色文化,承担起县里红色文化遗址的搜集整理工作,编撰完成了《榆社红色文化遗址总览》。

“大事做不了,我只想用我的方式,报答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数十年如一日,李旭清潜心对榆社民间故事、重大历史文化、佛教石窟、红色文化、旧村落勘查等地域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并已基本告一段落。

爱自然的人,必爱花草树木。李旭清家院子不大,却种了一丛竹子。在冬季寒冷的太行山,竟能长出如此茂盛的一簇竹子,青翠挺拔,着实令人艳羡。若黄昏有雨,他便会吟咏: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知世故而不世故,是人最好的状态。李旭清不是那种见一面就觉得投契,一见如故的人,但他是那种久处不厌,温厚实在的人。“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若用一个词描述他,我认为赤子之心最为合适。

在他的抖音上,有很多行走山野的视频,一行人穿越山谷,攀上高崖,大声歌唱,不忸怩,不做作,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怎不让人羡慕!

在他的朋友圈,能看到各种蓝天白云、山野荒岭、老树牛羊的照片,他将自己所见所闻分享给大家,“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视频中,野花在开放,大树在摇曳,山风在呼呼地吹,而他坐在一块石头上,开怀地笑,他自问“为什么总要痴迷于这样的场景?”其实他已经有了答案。李旭清一个太行山之子,用他一生的行走和手中的笔,作出了最满意的回答。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门缝里看戏

    闲来重温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

  • 古南街

    古南街 位于陶都江苏省宜兴丁蜀镇的古南街依山傍水,不是一般...

  • 登楼记

    我骨折后手术,关闭了手机,电脑和座机也不用了。为了康复和...

  • 又是一年“吃春”时

    春天,是最美好的时节。冬天刚过,人们便急切地走出户外,去...

  • 当你走进动物园

    春天不是读书天,只是要上学的孩子们只有在学校例行的春游那...

  • 泛舟什刹海

    一 壬寅年八月十六日夜,我与来自故乡的三位好友相约,同游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