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记得,十年前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万众瞩目中落下帷幕的盛况;依然记得,这个持续了两个多月的电视大赛,是怎样成为人们屏前屏后、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热门话题的盛景。“汉字的前世今生”“汉字的力量”“书写在古籍的文字”引发人们的热议;基于汉字应用的诗词大会、经典赏析、书法鉴赏、艺术欣赏、全民阅读等活动,让人们一次次如饮醇醪、如享盛宴,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当我提笔写下这个标题时,忽然觉得有必要说一下“什么是汉字”这样一个貌似简单的问题。 一些人认为,汉字之所以叫“汉字”,是因为它是汉族人使用的文字。这个说法并不准确,汉人早就有,文字也早就有,但取名“汉字”,是辽、金、元朝等少数民族政权的功劳,为了区别于女真文、契丹文、突厥文、蒙古文,他们将汉人、汉朝所广泛使用并传承延续的中华文字,标识为“汉字”。这一概念,标明了汉朝对中华文字的贡献。但只要在中国大地上出现过的文字,不管是哪个民族、哪个年代、哪个地域的,都是中华文字大家庭中的一员。 在秦朝“书同文”政策的基础上,汉朝对文字的整理、规范、检索、革新,达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高峰。隶、楷、行、草或发轫于斯或勃兴于斯,这一时期是汉字的形成期、成熟期、发展期。汉朝先后历时400多年,是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后历时最长的朝代,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二个大一统王朝。汉武帝时的大汉帝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王朝,与当时强大的罗马帝国同享辉煌与荣光,这份荣耀当然有文化的光芒。武力使一个民族强大,文化使一个民族伟大,西汉王朝为各种文化元素的自由生长提供了沃土,为汉字成为中国文化的主要载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然,不光汉字兴盛于此,汉人也兴旺于此,人口数量、质量和社会地位迅速上升,为形成汉民族奠定了庞大而深厚的现实基础。汉字的成长与汉族的发展,是汉朝的两个文化硕果。 一 文字是人类的足迹。 商代青铜器上大量的“吉金文字”,让我们回望到盘庚迁殷之后,苍天之下、云烟之上,商朝文明那无数的高原与高峰。无论是象形装饰类金文,还是实用性铭功类金文,都绽放出中华文字的煌煌之光,在礼序乾坤、仪安华夏过程中,展示出的灼灼伟力,震古烁今,摄魂动魄。1963年陕西宝鸡的贾村镇,出土了西周早期的青铜酒器“何尊”,人们惊奇地发现尊内有122字的铭文,其中有“宅兹中国”字样,这是第一次发现、最早出现的“中国”二字,让我们记住了“何以中国”。商周二代,创造了许多文明的标高,也包括文字的高峰。 史册有如日历,让我们回翻几页。 中国上古神话里即有仓颉造字之说,《史记》里记载的仓颉是黄帝的史官,史官当以文字为生,意味着在仓颉之前已有文字出现。他使用的是什么文字,尚无法确定,但我们知道黄帝时代距今约5000年。《尚书》曰“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既然殷商时期藏有书写的典籍,无字何典,无典何籍?表明当时的文字系统已经相当完备发达,那么文字的出现可能更早。文字记录历史,但文字的历史如何记录? 甲骨文还不一定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可能只是汉字的童年。这个时间节点或许可以再往前推,当然这必须有赖于考古实证和探源研究。从传说到信史,有艰难的科考之旅要走。 除此之外,中华文字还有更遥远的年代可考吗?答案应该是肯定的。距今约6000年的大汶口文化遗址、距今约7000年的仰韶文化遗址、距今约8000年的贾湖文化遗址,相继发现了刻画字符。这是不是原始文字的滥觞?有形有义,有目共睹,相信一定也是有声有调的。只是那咿呀呜嗷的长啸,早已消散在新石器时代的猎猎长风中了。 我曾沉醉于宁夏贺兰山腹地的岩画,惊奇得说不出话来。那成千上万个神秘奇异而意象深远的图形,仿佛穿越千年万年注视着睽离已久的人类,无声地期待着我们的辨析。无论是其简洁而形象的造型,还是直观且鲜明的语义,都表达出对山势地貌天地鬼神的膜拜。考古专家们认定,它们应当诞生于旧石器时代,如果这一结论成立,意味着这些象征着中华文明曙光的字符至少一万年了。这些岩石艺术,是不是中国北方最早的游牧民族最初的象形文字或者字符?需要等待考古的解读。 我在黔东南苗族地区,见过一种叫刻道或者刻木的字符棒,长约一尺,呈长方体或三棱柱体,枫木制成。上面刻有各种象形文字,是苗族风俗中开亲歌的目录,开亲时由歌师执棒而歌,歌词大意是索要聘礼,如“三两三钱白银送妈妈”“三百张绣花布”等,内容具体而富于情调。这是一种能够解读、辨识的文字。在黔东南州首府凯里的博物馆里,我还见到一种暂时还不能被解读、辨识的文字,一块残碑上书写有一段由10多个文字符号组成的碑文,文字酷似汉字,似楷似隶,遒劲而端庄,被当地人称为“雷公山天书”,千百年来无人能识读。 位于祖国西北、西南的这些文字之谜,也是文化之谜,等待科学的考证和解读。 考证的是文字,寻找的是历史。甲骨文是中华文化的化石,它与尼罗河流域古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哈拉巴文字、克里特岛河流域的古希腊线形文字一样,都诞生于大河流域,各自在自己的环境中独立生长,但传承3000年以上的唯有汉字。公元1928年,对河南安阳小屯村甲骨文出土地的甄别确认,使得商朝殷都被发现,打破了国际上关于中国夏商王朝只是一个传说的推测。尽管发现的4000多个不重复甲骨文字中,只能认识1000多个字,需要人类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化学、文字学的深入研究,但中国历史有了从传说时代进入信史时代的断代依据。数万枚方寸甲骨抖落满身风尘,组合成一副轮廓分明的脊梁,驮起一个古老民族悠久文明、厚重历史的明证。 敬畏文字,就是敬重历史。不管是哪个时代、哪个国家的文字,也无论你认识还是不认识,它们都是经过智慧熔炉冶炼的晶体,时光筛网过滤的留存,是人类之瑰宝、世间之精华、天地之造化,是人类一脚一脚踩出来的印记,我们不能不心存敬畏。沉沉重重的时间巨磐,打磨出这一个个灵动鲜活的勾连字符;浩浩汤汤的历史长河,淘漉出这一滩滩斑驳陆离的点横撇捺,晾晒在那里,像一道道几何题,在拷问我们的智商。 二 汉字是中国故事的总集。 中国是汉字的故乡,有多少个汉字就有多少个故事,有多少种组合,就有多少部剧集。文字系统是文化的核心,汉字具有象形、状物、形声、表意功能,反映了中华先民的认知能力;汉字字体、字根、字形、读音、组词的流变,推动了中国式形象思维和神奇想象力的形成;古人识字,须先学“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此“教之六书”,乃“造字之本也”,不学“六书”就学不了写字。 从一路衍变、流传至今的汉字,你辨得出鹿角虎口、象鼻马鬃,望得到日月星辰、江河湖海,听得见风雨雷电、鸟语虫鸣,掐得出子丑寅卯、南北东西。浏览词典、泛舟辞海、徜徉碑林,穷经探源于典籍史册,千姿百态和意趣横生的汉字让你沉迷其中,天长日久便变得经纶满腹文儒雅致起来。万物皆入字,一字一世界,历史上能将万千事物熔铸成文字的,唯我泱泱中华;因为字形的特立独行和仪态万千,而使书写成为艺术、书写方法成为书法理论的,唯我谦谦中华。那样的“点如山颓,滴如雨骤,纤如丝毫,轻如云雾”,那样的“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风行雨散,润色开花”,那样的“魄力雄强,意态奇逸”,排列组合出独一无二的中国想象、中国意境、中国风采,唯我煌煌汉字。字有繁简神采、开合气势,由篆而隶,由隶而楷,从纵向取势到横向取势,再到翩然灵动,汉字穿行在时光隧道,翻卷腾挪着历史的风云;音有平仄神韵、抑扬曼妙,青灯寒帐,沐浴焚香,吟咏诵读,那抑扬顿挫一波三折,流变切换着时空的幻影,奇幻无穷。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楚齐燕赵魏韩、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到今的中国故事,尽在字串字排字堆字库之中了。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画卷。汉字让岁月留影,我们才能捧文读字,翻阅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长卷浩帙,凝望盘古、女娲、伏羲、常羲、炎帝、黄帝,尧舜禹汤文武等帝王圣贤的丰碑一尊尊,回放那开天辟地、化生万物,抟土造人、炼石补天、鞭草识药、移山填海、射日奔月、造字画卦、养蚕治水、钻木取火的情景一幕幕;汉字力若千钧,我们才能在品读博大精深蔚为大观的儒释道法诸子百家的经典中,掂量思想之重,才能拂却殷墟、长城、颐和园、故宫、秦俑、赵州桥,以及布达拉宫、高句丽王城的尘埃光影,掂量文化之重,才能在领赏河姆渡稻谷、仰韶彩陶、良渚玉器、大足石刻、马王堆玉帛、曾侯乙编钟和莫高窟壁画时,感触中华文化的脉动;汉字组成的语言音韵绵长、回味无穷,我们才能在欣赏京剧越剧豫剧徽剧、昆曲秦腔长调评弹,以及黄梅戏、马头琴、木卡姆的绕梁余音中,享受词与腔的美妙意境;才能一借宣纸湖笔恣意挥洒,在书院楼阁中修心养性;才能临水倚栏,凭风远眺,看那秋水长天一色中,由《山海经》《论语》《清明上河图》《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排成的经典帆影如阵,以及老庄孔孟等文化纤夫们的背影如弓。 三 汉字是中国性格的显示。 人如字,字如人,文字让中国人有了姓名和性格。姓氏让我们记住了自己先祖的模样,传承了血脉和根脉,坚守了文化的共性;名字让我们保留了丰富的特色和个性,寄寓了不同的志趣与追求,张扬了文化的多样性。 中国人从儿童时代起就开始捉笔写字,练习的是书法,打造的却是性格与魂魄。下笔如落步,收墨如合掌,南拳北腿浓缩于一字,尺幅之间尽显太极八卦连环掌、形意武当少林风;起笔收锋如一招一势,既单刀径取飞瀑直下,又峰回路转意蕴柔曼。汉字的间架结构紧而不拘,繁而不赘,宽而不松,方正圆润,启承呼应,巧妙之间敛气凝神聚魂。横平竖直的浑厚刚劲,蚕头燕尾的生动潇洒,笔走龙蛇,墨洒天下,有包裹四海之气象、驰骋古今之豪迈。黑白相对、虚实相衬、动静相宜、庄谐相映,透射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光芒。纸上兴风雨,笔底起波澜,那端庄、厚重与质朴,那灵秀、洒脱与率性,铸成鲜明的东方思维和中国性格。 文字的坚挺反映出文明的刚强。端庄方正的汉字在风霜雨雪中形不销、神不散,浴火淬打,百炼成钢,走向坚固、走向永恒,走出中华文明顽强坚韧的特质和葳蕤芳菲的仪态。强大的汉字系统和丰富的汉语表意,构成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语言基于文字,音可以不同,但意一定相通,东南西北的方言可能互不相懂,但只要端坐案前、凝视汉字,便是意相通、心相融、情相连。不同的方言因统一的语意而和谐共处,不因歧义而分裂;相同的语言文字把相同的人群凝聚在一起,相通的语言文字把不同的人们团结在一起,一方汉字,成为亿万中华儿女的心与根。没有汉字的坚强,就没有中华文化的坚定;没有汉字的源远流长,就没有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基因。汉字与汉语,是语音的记录与固化,是劳动和智慧的产物。有了人就有了语言,有了文字就记录了文明。每一个汉字都是劳动成果的具象、思维活动的表达。“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汉字是中国先民对大自然的观察、理解和描摹。 公元前5000年到前3000年的仰韶文化、公元前4300年到前2200年的大汶口文化、公元前3300年到前2050年的马家窑文化、公元前3000年到前1500年的二里头文化、公元前2200年到前1900年的龙山文化、公元前1600年到前1100年的小屯殷墟文化等新石器时代,是中华文字漫长的孕育期、发展期。躬谢龟和牛等这些伴随人类成长的动物朋友,它们用自己坚硬的甲壳和肩胛骨,负载了中华文明之厚重,沟通了人与万物、与神明、与先祖的感应,这些由刻痕组成的奇妙文字,象形表意,生动丰富,数千年不腐,历风雨不烂,为人类留下了文明的证据。 “文象立而结绳移,鸟迹明而书契作”,从结绳记事、八卦画作、刻符画图、仓颉造字、陶纹符号到文字形成,先人们刻录下一道道历史的履痕。让文明的碎片排列成优美的图谱,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和去粗取精中优化、整合和升华,结集成《尔雅》《说文解字》《玉篇》《类篇》《博雅》《永乐大典》《康熙字典》《四库全书》,蕴藏着丰富而神秘的文明密码,遗传着刚强而坚韧的文化精神。 正是因了汉字,我们才能解读到古代先民的生存环境和生命形态,才能探析中华文明的内核、传承优秀的品质。正是有了汉字的聚合力量、传递力量,中华民族才能对外有森森的战斗力、对内有拳拳的凝聚力,迸发出泼辣辣的生命力。中华文明不曾断裂与失落的内因之一,在于汉字传承的力量。中国历史之所以有史可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同朝代、不同政权、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用同一种语言文字书写着各自的辉煌与落寞,即使不断地改写甚至篡毁前朝他国的历史,也从没有想到刨断自己共同的根。都是甲骨文的后代。 历史上的中国乃“百国之和”,千流同源、万木同根,这个“源”和“根”就是文字。文字是文化的根,是文明的形,失去文字的文化是脆弱的。一个没有文字的国家很难找到自己历史的链条,一个没有文化链条的民族终将溃散零落,多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必须建立在共同的文化根基上,汉字是文化的黏合剂。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汉字不仅体现了汉民族的劳动,还吸收了各民族、各朝代、各封建国家的文化劳动,包括昙花一现的政治势力、军事集团所创造的语言文字。中国的巴蜀文字、契丹文字、西夏文字、突厥文字、女真文字虽然没能沿用至今,但这些文字对汉字的形、音、义的形成,提供了参考、补充了营养,为汉字的传播提供了空间和路桥,成为解读中华民族那一页页历史切片的密码。汉字是文化的集大成者,是活态的历史、固态的现实。 中华文字起源于远古,成形于商及商以前,统一风格于秦,命名于汉,是各民族对汉文化尊称和相互认同的产物。南北交锋交流,文字文脉相连,北魏的碑刻、南朝的楷体,唐楷的雄浑厚重、宋体的优美飘逸,不断形成中国式的书风、文风、学风。 融合、继承、创造、发展,是汉字的生命历程,也是中华文化的旅程。如今,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工作者仍然在荒漠野地残垣断壁里刨挖着一个个文字图案,历史的谜团因而被拉出一缕缕线头,考古发掘将继续证明,汉字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 四 说中华文字的贡献者,我们不能忘记几个人。 第一个人是秦始皇。秦始皇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他推行的统一战争、集权统治、经济举措、法制构想,奠定了中国几千年的国家形态和政权结构,但他最基本的功绩之一是文化建设。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同文而异形。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部落,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诸侯国,试图用不同的文字书写各自的精彩。楚国文字细柔而圆润,秦国文字浑厚而庄重,齐鲁之地文字端正而均衡,燕赵三晋文字各有声色,巴蜀吴越文字各有形义。秦始皇推行“书同文”的政策,使小篆这一字体风格畅行天下,结束了春秋战国500多年来“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历史;他令李斯、赵高等人编写的《仓颉篇》《爱历篇》《博学篇》,推动了人们对文字的认识、对文化的认同、对标准文字的推广使用;他出巡留下的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刻石、之罘刻石、东观刻石、碣石刻石、会稽刻石,一笔一画都显示出国家的意志和文化的力量。没有秦始皇的“书同文”,就难以形成“四海一”的局面。 统一文字,凝成了天下归一的文化心理和思想基础,也为汉朝文字的兴盛、汉承秦制奠定了基础。单就这一点,秦始皇就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功不可没。焚书坑儒固不可恕,但以“暴”易暴,以偏概全,对秦始皇全盘否定,是文化上的妄自菲薄和不自信。有意否定推动历史车轮的代表人物,是文化虚无主义的表现。刀光远去,尘埃落定。2200多年后的我们,是不是应该有这样的洒脱与理性? 毋庸置疑,中国文字发展的第一个鼎盛期是汉朝而不在秦朝。秦始皇有统一天下的能力,看到了语言文字对收服人心、整饬民意,建立大同文化对政权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但繁重的治乱维稳任务,使他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以文治国;他面临知识阶层的挑战与反叛,也不会采取以文兴国的政策,甚至不得不采取了极端手段和权宜之计。 中华文字,在等待汉朝的到来。 汉高祖刘邦,是要说的第二个人。他虽然先称王后称帝,但这位年轻时不读书、无约束的帝王旧习不改,轻视儒生,无视学问。他灭掉秦国、干掉项羽之后有些扬扬得意,但对治国理政的力不从心使他心生惶恐,生怕重蹈秦国的覆辙。他的近臣陆贾改变了他。这位饱学之士每每见到刘邦,甘愿冒挨骂的风险,言必称《诗经》《书经》,渐渐驯服了骄狂任性的刘皇帝。刘邦接受了文化的熏陶,命陆贾写出分析秦始皇失败原因的政论文章,每天读给他听。读书识字,使他懂得了“马上得天下,焉能马上治天下”的道理。纳谏听劝的刘邦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国家级图书馆——天禄阁、石渠阁,并亲自前往拜谒曲阜孔府,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祭孔的皇帝。他所开创的政治、经济、文化格局,为后来的“文景之治”“汉武盛世”奠定了基础,后世有人因此而尊称刘邦为“汉高祖”“汉始皇”;也为后来诞生“汉赋”、《汉书》、《史记》、造纸术等准备了文化的产床。可以说,刘邦是汉民族和汉文化的开拓者、奠基者,是汉字力量的创造者、贡献者。 要说的第三个人,是东汉著名学者许慎。他编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把当时出现过的10000个左右的方块汉字,进行了形、音、义的整理和修订,按540个部首归类,建立了科学的汉字检索系统。以许慎为旗帜,一大批汉代儒生们皓首穷经,以字为生,把一地散沙般的文字建成一个如金字塔般稳定而规范的文字系统,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自己语言文字所进行的学科建设。统一不了语言文字就统一不了人心,终究建立不了长久的统一国家。尽管后世学者们对当时的研究成果有质疑存疑、修正补充,但不减其文化之高度。许慎们的“国家汉字工程”,使汉朝获得了天下认同的民心基础和文化基础,是汉朝文化建设的一座高峰。 还有一个不能不说的人,是孝文帝。公元4世纪,中国古老的北方民族鲜卑族统一了北方,建立了北魏政权。随后,这个擅长骑射、刀闪寒光的游牧民族挥师中原,把汉族政权赶到淮河、秦岭以南。此时的中国,北方势力以鲜卑语言为官话,称“北语”,南方政权讲汉语。孝文帝本名叫拓跋宏,是北魏第六位皇帝,这位5岁即位、深受汉文化影响的君王很有作为,他看见了农耕文明对游牧文明的比较优势,以战略家的眼光和改革家的勇气,决定全面推行汉制改革。公元495年,孝文帝命令迁都洛阳,在一片反对声中拉开了改革的序幕。这位有统一之雄才大略的皇帝选择的改革突破口就是语言文字,他要求所有鲜卑贵族一律禁用“北语”,改用汉话汉字,并推广易汉服、改汉姓、通汉婚、办汉学、改汉籍的政策,他甚至将自己原来的“拓跋”姓改为“元”姓,大名为“元宏”。当然,孝文帝的改革是要遇到阻力的,但他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以一碗毒酒赐杀了自己既不愿改姓又不愿意学汉话、年仅15岁的儿子。此举的结果,使这个过去只会挥刀驰骋的政权迎来了全面的繁荣。 孝文帝以太子之头祭汉制改革之旗,他的大义灭亲催生了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当然,孝文帝只是非汉族帝王、领袖人物的代表之一,还有一大批各民族的政治领袖、军事首领、文化巨擘在学汉字、用汉字,推动文化融合发展中,作出了杰出贡献。所以说,汉字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基因、情感基石,是历代中华儿女共同的文化家园、集体乡愁。 中华文化的长河源远流长、浩浩汤汤,汉字是河里的浪、水上的波、流中的石,是长河上悠扬的船夫曲、高扬的云中帆。汉字是国家的根、民族的魂,字字相连、句句相扣,是串联起炎黄子孙情感的链条、连通华夏儿女血脉的脐带,是中华文化同心圆的圆心。没有汉字,中华儿女难以凝聚在一起;解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将不复存在。汉字如阵,汉语如鼓,民族方阵的脚步一路尘土飞扬,从不踌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