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吉泰、金雷泉父子,是甘肃文坛著名的父子作家,著作丰硕,奖项甚多。他们的大家庭2014年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全国首届书香之家。 著名诗人、甘肃省作协原主席高平曾赋诗相赞:“兰州市有个大姓,是榆中县的金家;有一个耕读世家,出了个农民作家……他让金崖镇的金崖村,添加了真金的重量;他的儿子金雷泉,开成了一朵文学新花。” 这是怎样的一个书香、和美之家啊,值得诗人拨冗盛赞? 金雷泉新著《我的父亲金吉泰》一书,将读者带进了这个普通、平凡,贴近现实、接地气,却又别具风采的和美之家。该书是一部散文体传记,也是一部家庭史话,对于新时代家庭文明、和美乡村建设会起到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书中,作者精挑细选的108个小故事,真实、生动,耐人寻味。 从金先生家院中的瓶形门进入,看到的是一排木质窗棂、粘贴窗花的主房。花园里,两棵大枣树皮皴叶茂。西面院墙上,彩色石子雕绘的巨幅壁画引人注目:蓝天白云红日映照,飞机卫星大雁齐飞,河流大树麦场碌碡,小孩大的西瓜,悠闲的梅花鹿等。小院三面靠墙位置,立着三块不同形状的石头,镌刻“不自大”“躬耕园”“自强不息”等语。院中的环境布置,彰显着屋主一家人的理想和追求。 院后原先有一座光秃秃的荒山头,金吉泰老先生在山上修了路,挖了蓄水池,带领儿孙们一起栽柏树、浇水。多年坚持后,山头一片葱绿,平展处还安了石凳、石桌。面对村民疑惑,金老爷子幽默地笑答:观望苑川河,放松眼睛。 绿水青山,兴许就是老人家的乡村梦吧。 节假日休息时,金老爷子和子孙们在小院里比赛手指顶棍的游戏,同孙女一起踢毽子,谈各自在外耳闻目睹的新鲜事,倾听老人家新写的童话和小说,分角色表演《世上还是好人多》的小品,排演具有地方特色的《菜花舞》。有时是武术表演,二儿子耍一趟八虎单拳,小儿子走的是五虎单刀,金老爷子接过单刀,先舞得呼呼作响,后来一个“魁星点笔”动作,嚓啦一声裤缝开了,惹得全家人哈哈大笑。 小孙子也好,家里养的小动物也好,一不小心就会进入老爷子的童话,一篇篇田园童话刊登在上海、北京、浙江等儿童刊物上,与天南地北的小读者交流。 儿女子孙人生中碰见考试、工作的大事,没有见分晓,不知道结果,等待时非常焦急、难受。这时,这位老人就会说,写一个字,给你测测。来点心理疏导、精神抚慰。这不是迷信,老人也不迷信,这纯粹是一种文字游戏。不过,神奇的是测字还挺准的。 老顽童爷爷和孩子们一起玩耍、演小品,既娱乐,也教育人。 这座不起眼的农家小院里,热情好客的主人经常引得文人墨客光临,畅聊文学、书画歌赋,附近百姓、学校的学生也经常来这里排演剧目、请教作文。真是谈笑有鸿儒,往来皆雅客。这里,俨然成了文学的殿堂、艺术的舞台,飞出的是欢歌笑语,开出的是文明花朵,滋润、陶冶、净化、美化着人们的心灵。 金老爷子常说,给闲了的百姓找有益的事干,健康的活动一搞,赌博、吸毒的人就少了,连家里吵架的都少了。 利用优秀传统风俗文化,亲子陪伴,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儿孙,不随大流是金吉泰家教的特色。 每年除夕之夜或者大年初一,全家都要召开家庭会议,汇报一年的成果,畅谈未来的打算,老老小小都很认真,互相感染鼓舞。改革开放以后,生活日新月异,金家的孩子大都考上了大学,大孙子和小孙女还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博士、硕士。 金吉泰是著名作家,文化人,但妻子却是一位没进过学校、不识几个字的农妇。生活中,他俩同甘共苦,相敬如宾,一辈子没红过脸。儿孙成年后,金老爷子携糟糠之妻,在儿女孙子的陪伴下,乘高铁、坐飞机,去北京、河北、成都、青海等地游玩。平时晚饭后,金老爷子常陪老伴在巷道或路边散步,成为乡村夕阳下的一道风景。老两口白金婚纪念日前,在子孙们的撺掇下,还去县城照相馆拍了西装照、军装照、中式传统服装照,老奶奶脸上带有羞涩的幸福。一对老人不输年轻人的浪漫,爱情之树常青,给家里家外的青年夫妻做了榜样。 儿孙们长大后,看到名门望族都有家规家训,请爷爷也写一个。老人家写了五条家规:要有人生大目标;不可嘲笑、小看倒霉人;要互相帮助;讲亲情,不搞窝里斗;不嫉妒别人成功。他写的家规家训,语言朴实无华,易懂易记,就像日常话,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大上…… 这些故事,仅是金雷泉笔下的几朵浪花。 《我的父亲金吉泰》一书中,真实的故事、生动的情景、细腻的描述,使人阅读时犹如观看音画视频一般,身临其境,让读者见证了这个家庭度过的风雨岁月、经历的苦辣酸甜、洋溢的乐观向上、追求的和谐美好,使人感同身受,能拨动大众向善、向上、向美的心弦。这部著作,笔者认为任何年龄段的人都适合阅读,对于今天的家庭教育乃至整个社会风气的建设都有着良好的借鉴意义。 一个个和美之家,会为美丽中国、和美乡村增添丰厚的底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