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每个曾经在珞珈山学习、生活过的人,时光相册里,都会留存着几张樱花树下的照片。 那时的武汉大学,人文风气正浓,号称中国最美高等学府之一。即使周围高校林立,依然以其依山傍水、中西合璧的早期建筑群落而独占鳌头,不仅让莘莘学子陶醉其中,也常常是同学、老乡周末约伴游玩的首选。彼时,国人的休闲旅游理念还未形成,双休、小长假等等政策尚未颁布和实施,武汉虽为九省通衢之地,绿皮火车是跨省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一天之内能从全国各地抵达武汉赏花踏青也是二十年后的事情。那些年的樱花之美,更像是珞珈赐予学子们一年一度独享的饕餮盛宴。偶有武汉市民三五成群慕名而来,也需要相熟的师生带领、凭学生证“蒙混”进校,远没有现在这般万人空巷、摩肩接踵。 1933年9月武汉大学植物园开始筹建,美国、英国、日本等赠送的800多种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纷纷入住校园。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温润多雨的气候条件,几代园林工人精心培育,整座校园不仅遍布奇树异木,而且一年四季都是乱花迷眼,色彩斑斓。 高校还没扩招,每年七、八月,高考放榜,20%-30%左右的录取率,足以让那些从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的武大新生,自豪于“天之骄子”的称谓。进校伊始,按院系分别入住“桂、樱、梅、枫”四园和湖滨宿舍,春有樱、夏有荷、初秋有桂,深秋有银杏和红枫,冬有梅,间中穿插着迎春、海棠、连翘、紫叶李、桃花、杏花、茉莉、菊花等等。鉴心湖(那时还叫过无名湖和未名湖)莲叶何田田,狮子山、珞珈山起伏相连,山间、湖畔、行道旁,杨柳垂绦,梧桐成阴,藤蔓攀缘,樟树蔽日,松柏长绿……碧瓦飞檐点缀其中,朱窗石栏若隐若现,每一个角落、每一条小径,都藏着意外和惊喜。 课余闲暇,大家穿梭于各园区访友觅趣,在四时迥异的风景里,体味植物花卉大家族一草一木独特的气质和风韵:蜡梅冷艳如贞静娴雅的女子,金桂幽香甜腻如善解人意的佳人,枫叶银杏热烈浓郁如相伴多年的知己,樟树松柏沉稳豁达如循循善诱的先生……相比之下,每年随着东湖之滨嫩黄的新柳先后吐蕊的樱花,在乍暖还寒后突然绽放,一夜之间漫山遍校,堆云砌雪,如灵动、俏皮的少女,无拘无束,巧笑嫣然,美而不自知,像极了得万千宠爱、青春洋溢的学子们! 身处这样童话般的仙境,对春天的第一场花事,根本不必像今天这样专程去拥挤、去围观。且不说居住在樱园的幸运儿们,每日推窗所见,可能就会有一两枝樱花探进窗来;夜晚枕着交织缠绵的月影花影入睡,清晨便又从花香飘逸的梦境里醒来。就算是居住其他园区,每日去食堂、教学楼、图书馆的路上,总会邂逅一树树垂枝樱、红花高盆樱,那扑面而来的娇柔和雅致,常常令人瞬间恍惚痴迷,挪不动半分步履。粉红、雪白的花瓣,含着几缕纤细,或殷红或淡黄的蕊,路边、阶前、转角,袅袅婷婷,那么多的花儿簇拥在一起,安静得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20世纪30年代初,众多第一代武大人开拓洪荒、辟山建校,一个现代大学建筑群,从东湖之滨的珞珈山、狮子山中拔地而起;后二十多年,几代武大人不畏艰难、殚精竭虑,“以中国固有之形式”为基,融入西方古典元素,陆续建成更多同类风格建筑,其中十五处二十六栋建筑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而另外一些同期建筑在历史文化价值方面也是不遑多让;甚至更晚一些建成的教三、教四楼等,也承袭了早期中西杂糅的设计理念,形成庄重典雅、大气恢宏的独特风貌。徜徉其间,偶见石壁斑驳、戗脊老旧,但正是这些错落于两山延绵处、掩映于植被丛林中的沧桑和神秘,诉说着漫长岁月的印记。每年如约而至的樱花,仿佛从天而降的精灵,在青山翠谷与壮丽黉舍间顾盼流连、交相辉映,不时有花瓣飘落于石阶、墙脚和琉璃穹顶。重檐脊兽成了樱花美轮美奂的背景,云蒸霞蔚又让城堡更显绰约和缥缈。 晚自习后,学生们会三五成群,漫步到樱花大道上,一边是层层攀升的樱花城堡,一边是缓缓下延草木扶疏的情人坡;一眼望不尽的白雪红云,安静地悬浮在半空中。那时校园路灯没有现在亮,周边也没有过多的炫彩和霓虹,月光流泻下来,给樱花和“武汉的布达拉宫”笼上一层氤氲,又在路面漏下重重叠叠的花影。深蓝色夜空下,花、树、城堡和少男少女,就这样融为了一体。 樱花花期极短,据说一朵花大概开放七天左右就会凋谢,整棵树的樱花大概开放两周左右落尽,人们常常慨叹它的短暂和生命易逝。犹记那时与樱花初见,盛时如云似雾,落时漫天飞英,每种形态每片花瓣都尽显妩媚和旖旎。特别是江城三月,天气阴晴不定,如遇连日阴雨,花期更短,而我喜欢趁着雨夜、风起时,赶去樱花树下,长久伫立在花雨或飞雪中。有时会忍不住伸手,任它在掌心稍事停留,或夹入书本,或轻吹一口气,目送它在夜色中远去,很快,樱花大道变成一条覆满落樱的浪漫花径。 那时没有手机,单反相机也不多见,胶卷的购买和冲洗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樱花树下的留影,每一张、每一帧都弥足珍贵。老斋舍三个圆形拱门以及门上中式楼阁,斗拱飞檐,景随步移,简直是360度无死角的天然框镜。95级台阶逐级上升,特别是中间拱门与山顶巍峨典雅的老图书馆位于一条中轴线上,100多级台阶引领学子登至知识殿堂,“会当凌绝顶”时,将黉宫和樱园花海尽收眼底,好不酣畅淋漓!或者站在樱花大道上,置身绵延起伏的樱花浪潮里,运气好时,按下快门瞬间,一阵风来,成千上万片粉红、雪白纷纷扬扬,就这样一同定格在时间里。 光阴荏苒,三十年弹指一挥间。珞珈学子们对于樱花的热爱往往会延续一生。校园里因花结社,每年三月樱花诗赛吸引、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珞珈诗人;无论是音乐、话剧、小说、绘画、电影,只要发生在珞珈山的故事,就一定会有樱花树下的情结;不少校友将樱花元素融入自己的事业和生活,樱花酒、樱花茶点、樱花服饰、樱花书签、樱花文创……如果你在其他城市,邂逅一间名为珞樱的咖啡馆或者民宿,老板一定是武大校友无疑。 毕业后,曾经回校探樱,还是相同的位置,还是花期正盛时,却再也找不回当初的明艳和惊喜。回首那时在鲲鹏广场的班级合影,女生肌肤如雪,男生英气逼人,青春根本无需任何修饰,樱花,更是最好的美颜和滤镜。在每个20世纪80年代珞珈校友的心中,男生梦中的初恋往往有一张樱花脸;女生念念难忘的,恐怕也是那个曾与她执手并肩、一起看过樱花雨和四月雪的人吧。 一年一度樱花怒放,早已成为武汉市民漫长冬季后翘首期盼的第一场春天盛宴。每当从新闻报道里捕捉到熟悉的校园和樱花,看到走出樱花城堡的公主,被如潮的人海追捧和宠爱时,脑海回放着三十多年前与樱花的无数次遇见,默然相对却仿佛读懂了彼此的千言万语。武汉的樱花盛景远不只武大,东湖春始,晴川吹雪,甚至里巷坊间,较之珞樱也都有别样的风情,但人们还是愿意奔赴武大,徘徊飘逸凌空的天上宫阙。或许,正如那时所欣悦的,只有朱窗碧瓦前绽放的樱花,才会一边在耳畔身旁柔声细语,一边轻轻撩开岁月的面纱,让我们窥见中国高等教育百年风云跌宕的历史,也为每位看花人记录下如樱花般明媚璀璨的年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