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民谚有云: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风俗,让百姓生活有滋有味,摇曳生姿。 稍作留意便可发现,不少风俗,与时令是紧密联系的。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令,莫过于春节。在我们乡下叫“过年”。 在我老家那一带,每到过年,乡亲们便喜气洋洋,放炮仗,舞龙灯,崴花船,踩高跷,敲锣打鼓,每个村庄都热闹起来。 你或许见过民间表演中的“花船”,或许见过民间表演中的“花灯”,或许见过民间表演中的彩装,但你见过真人彩装置身于“花船”,且能够游走的“花灯”么? 如若没有,那么请你元宵节时,到兴化古镇沙沟来吧!来看一看,美极艳极,色彩斑斓,风情四溢,独具特色的沙沟游走灯会。 说起来,我国民间素有元宵节看花灯的习俗。每年的正月十五,便是民间闹灯会,看花灯的好日子。这一天,在花灯璀璨的光影里,别样的种种精彩亦在悄然上演。这一天,也成了情人相会的日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是欧阳修笔下的那对才子佳人,没能“有情人终成眷属”,不免令人遗憾。 元宵节灯会,当然不止是北宋有,北宋也不止是汴梁城有。其流传之久远,传播范围之广,完全够得上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现如今,就全国范围而言,声名远播的灯会就有京城灯会、自贡灯会、南京夫子庙灯会、扬州灯会、海宁灯会等。 与这些灯会相比,沙沟游走灯会的知名度似有不及。可只要你来沙沟观看过这里的灯会,就一定会喜欢上其特有的表演形式:“游走”,就一定会喜欢上“游走花灯”。 沙沟游走灯会,每年举办两次,分别为正月十五和二月初二。灯会当日,不用说十里八乡的乡亲,甚至是大江南北的看客,都会纷至踏来,观灯赏灯,感受沙沟游走灯会那一份特有的美妙。其时,沙沟镇的水面上,舟楫穿行,集镇四周的河岸边停满了前来观灯的大大小小的船只。大街小巷之上,早已是张灯结彩,色彩斑斓,人流穿梭,一派繁忙。 这沙沟游走灯会上的“游走花灯”,还真值得一说。 与其他地方花灯的局部“活”不同,沙沟灯会上的花灯,可整体移动。其花灯主体与“花船”仿佛。每组灯都在讲述一个独立的故事,由真人彩装扮演。辅以各式人物所需之道具,再加之衬景布幔、辅助烛灯之类,整个灯体流光溢彩,绚烂艳丽。那些栩栩如真的人物,在“花船”之上徐徐前行,乍一见,着实令人称奇。 然,道破“天机”之后,并无多少玄妙。“花船”的布幔所绘人物肢体,只是一种假象。“花船”的移动,靠的是彩装真人自己行走,只是“走”被掩盖在了布幔之下。 沙沟灯会,既称之为“游走灯会”,就有了和出庙会一样的形式:“出灯”。出灯时,当然少不了着武士装和舞长练火球的开路先锋。游人见火球飞旋,火星四濺,自会退让。 两名高举头牌的“衙役”,紧随其后。头牌,为缕空龙凤呈祥图案的盒灯。头牌后面,紧跟着六书艺人组成的乐队。乐队所奏曲牌有喜临门、点将台、百鸟朝凤之类,音调甚是高吭、悠扬。 沙沟游走灯会的头班灯为“五星赐福”。此乃惯例,雷打不动。但见福禄寿三星,脚登彩云,与仙鹤、驯鹿相伴,仙气四溢。寿星捧仙桃,福星执“五星赐福”四字匾。彩灯四周,烛灯闪烁。八位身着彩服,手持祥云彩灯的美少女,围绕着彩灯不停旋转,让三星犹如置身于朵朵祥云之中,如梦如幻。 此后由什么花灯出场,并无定例。每次灯会出灯顺序都不太一样。大致有:“八面牌匾灯”、“西湖塔伞灯”、“拷红灯”、“八仙灯”、“鹊桥灯”等。 出灯队伍中,每两组花灯之间,有锣鼓夹行。花灯前行时,有“咚咚锵”“咚咚锵”的锣鼓声相伴,不致让出灯悄无声息,增添了不少喜气。 明眼人定能看出,沙沟灯会自有其亮色。其一,灯中有戏,戏内有灯。舞台上的戏剧元素与彩灯完美融合,美仑美奂,恰似一出出活剧;其二,机关巧置,制灯技高。借“花船”之形,巧置各种机关,花灯让人耳目一新,却又不漏彩,极具观赏性;其三,真人彩装,栩栩如真。灯中有真人,人走灯随行,人灯又一次完美融合,天衣无缝;其四,地域特色,水乡风情。荷藕莲菱,鱼虾蟹蚌,应有尽有,皆入得灯会。游人见之,浓郁的水乡气息扑面而来。 沙沟游走彩灯,还有着每逢盛大庆典“出会”之传统。近代以来,“出会”4次:1946年正月,沙沟市委、市政府庆祝民主政权成立一周年;1952年10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3周年;1964年庆祝兴化县贫下中农代表大会召开;1969年庆祝中国共产党“九大”召开。顺便说一句,别看沙沟现在只是个“镇”的建制,历史上曾设过“市”的。读者诸君如若见到“沙沟市委、市政府”之字样,不要以为是笔误。 如果说色彩艳丽的“花灯”让新年变得更加多彩,那么动感十足的“高跷龙”则让新年更加多姿,充满活力。 与象征着祥瑞之兆的狮子相比,龙的象征意义则更为强大。国人都自诩为“龙的传人”,龙成了中华民族始祖之象征。然,与狮子不一样的是,狮子在自然界确有存在,而“龙”则是多个动物形象的杂合体,在自然界并不存在。龙,源于祖先们祈求风调雨顺、幸福平安之虚构。即使是虚构之形象,也不防碍我们倾注巨大热情来崇拜它,赞美它,喜爱它,并且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来表演它,再现它。兴化高跷龙,便是一种对“龙”的演绎和赞颂。 兴化高跷龙,为“龙舞”之一种,表演者需踩着高跷舞龙。表演者个人技巧当然要好,关键是要整体协调。与在地面舞龙相比,高跷舞龙动作完成难度更高,更为复杂,一旦完成则更为惊险、刺激,其观赏性更强。 最早的“高跷龙”,出现在兴化垛田的高家荡。地处兴化城东郊的垛田镇,很久很久以前只是一片湖荡沼泽。满眼望去,湖荡之上密密麻麻尽是芦苇。在芦荡上空盘旋翱翔的是野禽,奔跑在苇丛之中的是现在被人们视为珍宝的麋鹿。早期的先民们就生活在这里,繁衍生息在这里。与野禽为舞,与麋鹿为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芦洲、湖西口、周家荡、杨家荡等自然村落,在先民们的劳作之中自然形成。 高家荡也是其中之一。它位于垛田的最东部,以高、杨、张、王四大姓氏为多,人口三千有余,多数是明洪武年间从苏州等地移民而来。他们从祖先那里继承了“踩高跷”、“舞龙灯”的传统习俗。至清乾隆年间,高家荡创办了“都天会”庙会。为让庙会更具吸引力,村民高德文提出,将踩高跷与舞龙灯合二为一,踩着高跷来舞龙。 想法既出,高德文便付之行动。他四处拜访民间艺人,反复揣摩将踩高跷与舞龙灯结合在一起的关键点,组织高氏家族的男丁,潜心练习,最终创出了一种崭新的“龙舞”形式:“高跷龙”。 高跷龙所用高跷,由高一米左右的杉木制成。所舞之龙为竹制骨架,布制龙身,龙头、龙身、龙尾共计11节,与寻常舞龙灯之龙并无二致。表演时,其动作套路与通常龙灯舞一样,只是龙前没了“龙球”引逗,靠掌龙头者带动前行。舞高跷龙,毕竟是在一米高的高跷上进行,因而通常只有“大花”、“小花”、“纯阳背剑”、“九连环”4套。 为突显表演效果,表演者着装自然要统一。早期为“上白下蓝,头白腰红”,即上着白褂,下穿蓝裤,头扎白毛巾,腰系红绸带。 现在变化较大,主要有“三变”:首先“变”的是头巾。表演者有时扎花头巾,五颜六色,色彩纷呈;有时扎同款头巾,整齐划一,精神干练。其次“变”的是着装。上装由“白”变“黄”,下装由“蓝”变“红”,色彩更为鲜艳耀眼。最后“变”的是脚上。早先虽没统一规定,但几乎无一例外,都穿布鞋。现在则改为运动型球鞋,矫健敏捷,清爽利落。 高跷龙也曾被当作“四旧”而取缔。当人们在喧天的锣鼓声中,在绚丽的彩旗引领下,再度看到那身着彩服、脚踩高跷、手举长龙的表演者们,已是大地春回,改革开放矣。 见到那摇头摆尾、撒欢而行的高跷龙,人们便会燃起鞭炮:“接龙”。此时,高跷龙定然停止行进,圃场子,敲锣鼓,上套路,开始表演。 但见踩着高跷的舞者,一律将双腿呈八字型岔开。金黄色的长龙,在舞者们身体上方的左右两侧翻滚起来。刹那间,阵阵巨浪掀起,呈翻江倒海之势,何其壮哉! “小花!好——”围观者情不自禁的叫起“好”来。 “小花”为舞龙的常规动作,看得观众不过瘾呢。“来个刺激的——”面对观众们的呼声,原本在原地翻转的金龙,瞬间运动起来,时儿迂回,时儿穿插,时儿徐行,时儿疾驰。一时间,人在跷上舞,龙在空中飞,一招一式,精彩纷呈,惊险刺激。 面对这久违了的表演,潮水般的掌声在人群中爆发。叫“好”声,一声高过一声,此起彼伏,直冲云霄。被禁锢得太久了,乡亲们终于可以冲天高吼,扬眉吐气! 我在为乡亲们久积心底的豪迈之情得以抒发而由衷高兴的同时,也为家乡“高跷龙”这一非遗传承项目后继乏人,产生些许担忧。或许是高跷龙对技巧要求太高,或许是高跷龙动作存在一定风险,或许从事这一民间表演收入甚微,或许……总之,现在的年轻人几乎没人再愿意从事这样的民间舞表演矣。 古老而又极具观赏性高跷龙啊,你究竟还能走多远呢? 二 儿时过年的吸引力,远不止上述所列举的那几种,还在于可以走亲戚,看新娘子,看好多好多的新娘子,本村的,外村的,漂漂亮亮的新娘子。在我的老家,青年男女结婚办喜事,多半在正月里。 过年办喜事,喜上加喜,热热闹闹,主人家自然高兴。因而,自小喜送日子,到大喜办婚事,时间长也就是百日左右,短则仅有个把月。忙,是免不了的。男女双方比较起来,女方家尤忙。 头一桩是忙嫁衣。那时节,男方家送来的没有成衣,都是需裁剪的布料。有的还需要配里子。譬如做棉衣,面料如若是大红的,里子也得选配大红,这叫内外一色。新娘子嫁到婆家,不致被视若路人。如若里子布需配图案,也不能随便配。通常来说,各式条纹均可配,说是“条子条子,条条有子”,图个吉利。配格子就不行。“格”与“隔”音谐,格子隔子,属大忌。 短时间要赶做几十件嫁衣,着实够忙的。然,不管家中多忙,也不管待嫁姑娘如何心灵手巧、能裁会缝,一般是不拿针线的。何故?理由有二:一是当妈的有意让姑娘省省心,这缝补浆洗之类的活计,到了婆家有得做呢;二是待嫁姑娘本人动手赶嫁衣,被邻居们看见,定会被笑话的:上赶着想把自己嫁出去,等不及了? 所以,不管多忙,待嫁姑娘总是打定主意,不动手。这当口,自会有知己的亲朋好友主动帮忙。值得注意的是,给待嫁姑娘做嫁衣的,一律应是全福之人——夫妻双双,子孙满堂。鳏寡无后之人,均不够格。 忙嫁衣,其针线当然得讲究。无论粗缝、细缝,或是缟边儿,必须一根线做到头,中途不能断,不能接,不能倒针,不能打结。否则,就意味着夫妻俩,婚后不能和和睦睦,白头偕老,不是“断弦”(断线),便是颠颠“倒倒”、“结结”皱皱,日子过得“疙疙瘩瘩”,一辈子难得顺遂安稳。 第二桩是忙嫁妆。姑娘要“出门”(意即出嫁),当父母的终归得忙。但父亲与母亲忙得不一样。上面说到的嫁衣,全凭母亲掌管。忙嫁妆,则是父亲大权独揽,当然得操心费神了。 说到陪嫁妆,大致有三种规格,有钱人家“四铺四盖”,殷实人家“两铺两盖”,寻常人家“一铺一盖”。不过,家底再穷,姑娘出门,陪嫁起码也得有马桶、脚盆、灯盏之类。这也图个吉利,马桶俗称子孙桶,脚盆是将来姑娘生孩子分娩用的,灯盏象征着光明。这几个钱是省不掉的,非花不可。至于说“几转几响几条腿”之说法,出现得比“几铺几盖”要晚得多,且多半是城里人的要求。 忙好嫁衣、嫁妆之后,嫁期也就近了。这当儿,女方得请全福之人给嫁妆上剪贴大红喜字之类。手巧一点的,还能剪出“喜鹊登梅”、“鸳鸯戏水”、“丹凤朝阳”之类喜庆图案。此外,各式嫁妆里还得放上红纸、钱币、糖果、红枣之类。尤其是马桶里得装上枣子、桂圆和七只鸡蛋,象征将来早生贵子、贵中状元、七子团圆之意。这不仅是美好祝愿,还有实用意义,须到婆家的第二天方才见效。 待嫁姑娘在“开脸”前,竟连续三天不能吃有渣滓的饭菜,仅用鸡蛋、蜜枣、桂圆代之,这叫“饿嫁”。 男婚女嫁,更为热闹喜庆的是男方家。女方家,也只有新姑爷上门迎亲时还算热闹,一旦姑娘出了门,虽说也是亲友满堂,但做父母的,还是觉得家中一下子冷清了许多。在家里生活了20多年的姑娘,就这样嫁到别人家去了,做父母的心里头不好受,那是当然。 此刻,男方家则有着另外一番热闹的景象。众亲友愈忙愈有劲儿,新娘子快进门了。放眼望去,四周满是喜气。按老理儿写的喜联,很是鲜艳。但见大门上贴的是“福来俱是五,喜到定成双”。那新房门上更为醒目:“红梅多结子,绿竹广生孙”,横批“螽斯衍庆”。 老家多水,当地人娶亲,用花轿的少,多用花船,也就是轿子船。讲究排场的人家出动三条船:打头的一条叫“乐船”,舱里一般安排6名吹鼓手,娶亲时吹奏些《游龙戏凤》、《刘备招亲》之类的戏曲儿,吹吹打打,自演自唱,十分热闹。居中的一条叫“轿子船”,舱里摆花轿,轿前放两张方凳,专给新郎和陪郎坐的;轿后放张方桌,上有棉被、席子和一对花枕头。殿后的一条船是空的,叫“嫁妆船”。显而易见,是等着装嫁妆用的。 迎亲必备的“盒担”,按常规是些鱼肉、糕馒之类,均有一定礼数。较之往常,还有两样必备:一样是“养女三坛酒”的第三坛酒,再一样是三升三合的“还伢娘米”。这“还伢娘米”,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价值。 围绕花轿还有许多习俗呢,譬如,轿前要有火盆火把,轿顶要安“照妖镜”,以及插有羽毛之类的喜筛。 轿子船在靠女方家庄岸之前,得先燃放三响炮仗,提醒女方出来接亲。待双方亲友道过喜,新郎官便由媒人引领上岸。跟在新郎后面的,便是拿火把的,端火盆的…… 这刻儿,看热闹的多起来。从河口到巷两边,一直到女方家门前,挤挤簇簇,满是人,男女老少,不计其数。看热闹的当中,最活跃的是“细猴子”(当地小孩子的俗称),真是猴子似的,在轿子周围钻来钻去。而年轻的姑娘们总是躲在人后或墙角不显眼处,偷看:这新姑爷相貌如何,美男子?丑八怪?大路货? 别人看热闹的时候,上轿子船的正忙,没空理会。因为轿子船上的东西包括前文提及的火把、火盆之类,以及“盒担”之类,进入女方家先后有序,不能乱。譬如花轿,须停放在女方家大门外事先备好的芦席上,轿腿不能着地。即便花轿上了岸,停放妥当了,迎娶的人们还是进不了女方家的正屋。 瞧,那大门紧闭着呢!不过,别紧张,只需新郎官给女方喜妈包个封儿,门便会打开。这叫“开门封儿”。新郎官晓得,从包了这开门封儿起,接着要包封儿的地方多着呢。 新郎官包了“开门封儿”之后,女方家正门打开,则另有一番礼仪。首先用“茶”为轿子船上迎亲的人们暖手、甜心。 这里的“茶”,不是茶叶之“茶”,乃糖团是也。说成“茶”,潜含客气的意味。下糖团,或每碗四只——事事如意,或六只——六六大顺,或八只——八节康宁。 不用担心,糖团个头如桂圆一般,一双筷子夹一只,好下口;即便是八只,对乡里人来说,吃下去也不成问题。而此时,新郎官的茶碗里,则大不同矣。 女方家似乎对新郎官特别优待:盛糖团的碗大了许多,碗中糖团也精致了许多,个头甚小,状如豌豆。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在为难新郎官呢。若是用筷子一只一只夹着吃,势必费时,到时候其他人吃好了,新郎官还在慢慢吃,岂不难为情?若是想速度快,就着碗口扒,又不文雅,吃相太丑,更难为情! 你还别说,女方家这道茶,还真难住不少新姑爷呢。可也有聪明的新郎官,索性只用口不动筷,就是说只喝口汤,糖团一只不碰。这举动,机敏地留了个“满满有余”之伏笔,让女方得了个好彩头,双方都开心。 新娘子临上轿前,照例得哭,叫“哭嫁”。而新郎官则不管新娘子的啼哭,跟着喜妈后面转,忙着包封儿。凡上锁的箱柜橱笼,他都得包封儿,捏一把锁一个封儿。这类封儿,有个统一的名称,叫“捏锁封儿”。 这箱笼之类得留一只暂且不锁,在新娘子上轿之前,“长高”用。“长高”,也叫“压箱子”。说白了,就是男方女方一对一比着往箱子里扔钞票。 早先,兴化农村人的手头富裕的不多,“长高”也就象征性的,双方把礼数尽到了即可。也有家中殷实,想争脸面的,双方一次比一次放得多,最后争得各不相让,误了轿子船启程,这时只有资深的长辈出面打圆场,方才罢手。 这“长高”的箱子,其钥匙之重要,不言自明。这钥匙,多半由喜妈亲自交给新娘子。这里头,就不免有表面文章矣。娘家“长高”压箱子的钱,望招或回门时便会回到父母或哥嫂手中。新娘子这点儿小动作,新郎官自然是视而不见。 除去“捏锁封儿”之外,喜妈要为新娘子头上上凤冠盖花巾,这时,新郎官又得给喜妈包“上头”封儿。新娘离家出门前要和新郎官一起拜别“天地君亲师”,此时,新郎官要再包一个“抱轿封儿”,给女方家抱新娘子上轿子之人。 这“抱轿封儿”谁拿,一般来说,不是父亲,便是兄弟,没兄没弟,舅舅也可代替。这一做法,目的是为姑娘日后回家留个理由。毕竟姑娘出嫁时,硬是被抱上轿的。 当新郎官口袋里的“封儿”包完了,轿子船也可离岸矣。返程之前,撑轿子船的要在女方家附近河面上连打三转,叫“风车位子”。说是让姑娘转得不辨方向,断了回家的念想,一心一意到婆家生儿育女过日子。这一招,是对着女方家给姑娘留后路而来的。 此时,新郎官家里,正翘首以盼,等着给一对新人拜花堂呢!那将是整个婚礼的高潮,该有一番怎样的热闹与喜庆哟! 时至今日,我都很是感慨,我的那些乡亲们在苦涩贫瘠的日子里,把原本极其寻常的婚嫁之事,张罗得有声有色,颇见波澜,十分了得。 三 风俗,不仅与四季相连,亦与人的一生紧密相连。在我们那儿,一个人不论是呱呱坠地刚出生,还是饱经沧桑离开人世,都有着不少规矩礼,与之相伴。 早先,我们老家给予新生儿的礼遇是多重的。说实在的,那时民众中重男轻女现象较为普遍。以致于那些头顶上留着小辫子的小男孩,被人开口叫起来,都有“小八子”“小九子”,而在他们降生之前的姐姐们多半叫着:“盼弟”“招弟”“来弟”之类。 读者诸君还不要不信,在汪曾祺先生的名作《大淖记事》中,就有个年青的兴化锡匠,名叫“十一子”。诸位不要以为,汪先生写的是小说,虚构的。汪先生自己就曾说过,他写家乡高邮的作品,绝大部分都是有生活原型的。 说了这么多,是想告诉读者诸君,那时候给男宝宝和女宝宝的新生礼遇差别还是比较大的。我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小时候就有银项圈、银锁和银镯子。银锁是带银索子的那种,银镯子,又分银手镯和银脚镯。我的银脚镯戴的时间最长,直到在学校被同学讥讽,让我丢了大丑,才回家愤而将银脚镯撬断,结束了戴银脚镯的历史。 上面所述三种银器件,我的三个妹妹,只能拥有一件:手镯。这是我家的情形。更富裕的人家,银会变成金,即使不是全部都是金,也会有几件纯金的,譬如金耳环之类。如若家中条件不是太好,银会变成铜,铜项圈、铜锁、铜镯子。家中男宝宝佩戴起来,黄灿灿的,也是蛮好看的。 在给新生儿的礼遇中,有一样物件,不分男女,只要是新生宝宝都有。何物也?虎头鞋。 这“虎头鞋”,据说和观世音菩萨、红孩儿,以及一户李姓人家有关。此处不作详述。 不过,现在的寺庙中,但见观世音菩萨跟前的红孩儿,总是赤着一双脚。据说,他脚上原先穿着的那双“虎头鞋”,留给了李家之子。这也是给新生儿穿“虎头鞋”,避邪免灾保平安习俗之由来也。 “虎头鞋”,鞋头那老虎的两只眼睛大大的,炯炯有神,眉间绣着个“王”字,在各色绒线的衬托下,虎头虎脑,很是可爱喜人。 说到“虎头鞋”的制作,不得不说一说我们那儿的“口岸虎头鞋”,已经成为一项非遗产品,历经四代传承,有了120多年的历史。 其四代传承,遵循的是“母传女”模式。第一代传人章氏,清光绪初年生于一个徽商之家。章氏自幼聪慧好学,读诗书,学女红,尤其喜欢刺绣。嫁入叶府时,就有了一间绣房。这也为她日后刺绣“虎头鞋”提供了物质基础。年过九旬的章氏,耳不聋,眼不花,她制作的“虎头鞋”成了当地人眼中的“祥瑞”之物。 “虎头鞋”制作的第二代传人叶月英,在跟随母亲章氏学习刺绣的同时,还跟着当地艺人学习绘画、剪纸等技艺。喜欢钻研的叶月英,很快就将绘画、剪纸以及京剧脸谱艺术融进“虎头鞋”制作之中。她制作的“虎头鞋”,民间特色更为浓郁。 吴和生,“虎头鞋”制作的第三代传人。13岁便开始跟随母亲叶月英学习制作“虎头鞋”。17岁嫁到泰州口岸镇,同时也把祖传的“虎头鞋”制作技艺带到了口岸。至此,口岸虎头鞋这一特殊的民间产品便诞生了。 “口岸虎头鞋”,在其第四代传人邓小华手中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光大。邓小华从小就跟着母亲学习“虎头鞋”制作技艺。与母亲有所不同的是,邓小华紧跟时代步伐,将“虎头鞋”的鞋帮和拷边由手工改为缝纫机加工,工效大幅提高。 在图案设计方面,邓小华融入了徽派剪纸与扬州剪纸艺术,增加了泰州地区百姓喜闻乐见的吉祥纹案,如“喜鹊登梅”、“荷花莲藕”、“麒麟送子”等等。她在“虎头鞋”制作过程中,非常讲究针数,几乎无一例外的都取“吉数”,寓意“双喜”、“五福”、“四四如意”、“六六大顺”之类,极富地方特色。 如今,邓小华已经把“虎头鞋”由单一制作,创新成为系列产品。仅在鞋面色彩上,就形成了“头双蓝”、“二双红”、“三双紫”三色系,迎合了民间有姑姑送三双不同颜色“虎头鞋”,保佑侄儿平安富贵之习俗。 这里值得交代的是,给“虎头鞋”订须时,一般在虎口两边各订6根“虎须”,寓意“六六大顺”,多的则在虎口两边各订25根,一双鞋合“100”之数,寓意“长命百岁”。 时至今日,小孩子“三朝”、“满月”、“过周”等重要时间节点上,亲友们都会为小宝宝送来一双双象征祈福纳吉的“虎头鞋”。毫无疑问,这“虎头鞋”,成了一个人生命最初时的装点。 众所周知,“生”之终点,必然是“死”。人的一生,总是要面对死亡。鲁迅先生曾举过一个极端的例子。说是“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于是客人的反应来了——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说“发财”者,“得到一番感谢”。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说“做官”者,“收回几句恭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说“要死”者,“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 由此可见,人们对接受“真相”,并不是那么容易。这样一来,便会滋生出许多烦恼。譬如,贪、嗔、痴;再譬如,生、老、病、死。还有人们常说的,“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其实,我们应好好想一想,在生命结束的时候,上面所说的“三毒”也好,“八苦”也罢,还有那么“重要”么?当生命走至终点,意味着一切归“0”:爱恨情仇,成功失败,崇高卑劣,荣耀污垢。只落得“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还尘世一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岂不善哉! 在我的家乡,对死者的敬重,也有一整套规范“流程”。在此,我只说一项颇为古老的民间工艺:纸扎。 在民间,纸扎有多种不同的称谓,如扎作、扎纸、扎纸库、扎罩子、彩糊等,通常用于祭祀先人,悼念逝者。产生于汉代。 既然称之为纸扎,所用的材料的主体应该是纸,各种规格、各种质地、各种颜色的纸。专门从事纸扎者,被称之为“扎彩匠”。“扎彩匠”从事纸扎行当的场所,也有其专有名称,称为“纸扎铺”、“纸马铺”、“纸马香铺”。 通常,在固定的名称前,加上经营者的姓氏,便是其“铺”名了。譬如,在泰州海陵东乡塘湾绰河,人们只要看到“孙记纸扎铺”,就会知道,这间铺子是孙氏家族所开。老百姓没有不知道的,知名度、美誉度都很高。 “扎彩匠”一般“扎”这样五类纸扎品:一是人像,包括各类神像。通常为童男童女、戏曲人物,还有各类侍者;二是房屋建筑,分为3、5、7、9等不同间数,其扎制的规格也就不一样。普通民居式样,为3厢式、5厢式,加上“灵房”、“门楼”即可。如若是分前后进,则以7厢式、9厢式居多,另外还要配有“灵房”、“门楼”、“牌坊”之类,其格局和气派则大不同矣;三是各种牲畜,犬、马、牛、羊最为常见,讲究的则要在房屋的特殊位置加上“瑞兽”,如宅院大门口摆上一对石狮子,客厅神案上方置绕云祥龙,寓所床第前置腾飞凤凰,凡此等等,为整个建筑群落增添祥瑞之气;四是各类被褥、衣物,为逝者提供不同用途被褥,四时衣物,棉衣、夹袄、单衣,上装、下装;五是各种器皿、电器等,盘子、碟子、杯盏等日常用具,铜炉、风扇等季节性用具,电视、冰箱、洗衣机、汽车等现代用具,可以说应有尽有。只要主家提出来,“扎彩匠”都会满足主家所提要求,只是费用上不让师傅吃亏就好。 明清时期,及至民国,泰州城乡就有10多家纸扎铺子,分布在南门高桥、北门杨桥、城中升仙桥、西门招贤桥等地方。这当中,要数前文已经提及的东乡塘湾绰河的孙氏纸扎尤其出众,坊间一直流传着“化库好纸扎,绰河孙家扎”的说法。 “孙记纸扎铺”从清道光年间开设传承至今,已经有六代之多。孙氏纸扎传人孙素林,从小就受到祖辈纸扎技艺的熏陶,10岁时开始随其父学习纸扎制作,从多年的实践中将孙氏纸扎,提炼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工艺规范。 选材。主材为纸,多以绵纸、宣纸、毛边纸、草纸为主,色纸则是根据纸扎需要,选择相应的彩色染制。此外,还有扎骨架需要用的芦苇、麻绳、竹子等,这里头所用“芦苇”,一般为本地产的“钢芦苇”,材质硬挺,弹性好,易焚烧。 扎骨架。根据纸扎要求的那些人物、建筑、牲畜、用具,以及具有时代特征“大件”的基本框架,来进行“骨架”绑制。在绑扎过程中,讲究结构合理,比例得当,形象逼真,立轴稳定,方便搬运,易于焚烧。 裱糊。依据纸扎的总体构想,将事先剪好的各种纸品,往骨架上逐一糊贴,使之成为一件成品。这里要注意的是,剪裁彩纸时,要运用雕镂拼贴工艺,制作出生动形象图案、图形,先满糊素纸,然后贴糊装裱,再贴图案、图像。 彩绘。实际操作过程中,分为糊前绘和糊后绘两种。糊前绘,就是在整个骨架糊裱前,将所需图像、图案,事先画好了,只等素糊结束后,再贴彩绘好的彩纸;糊后绘,顾名思义,就是在所有糊裱完成后,依据纸扎图案的要求,直接在骨架上进行彩绘。 组装。一件完整的纸扎作品,由几个大的方面众多扎件组成,所有的糊裱、彩绘都结束之后,便可以将每一个扎件按照要求进行组合安装。因是纸质品,组合时一定要注意不能破坏任何一个扎件,否则扎出来的作品,洞眼不断,呈现出来的整体效果便差矣。 孙氏纸扎融剪纸、绘画、书法、雕镂、扎制等多种技巧于一炉,形成了独特的审美取向和文化内涵。虽然在“文革”时期被作为“四旧”而取缔,到1977年国家宗教政策落实,对各种民间传统习俗进行保护,纸扎又走进了普通百姓生活。 依我个人的认知,纸扎之所以被众多民众用来给死去亲人作生命最后的装点,跟死去亲人在世生活贫瘠不无关系。纸扎,寄托着活着的人们对死去亲人在天国生活的一份美好祈祷。 【作者简介:刘香河,本名刘仁前,江苏兴化人,文学创作一级,中国作协会员,泰州学院客座教授。迄今为止,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大家》《天涯》《钟山》《黄河》《西部》《雨花》《山东文学》《安徽文学》《朔方》《湖南文学》《长江丛刊》等发表作品400余万字。曾获全国青年文学奖、施耐庵文学奖、汪曾祺文学奖、中国当代小说奖、紫金山文学奖等。著有长篇小说《香河三部曲》,小说集《谎媒》《香河纪事》《香河四重奏》,散文集《楚水风物》《爱上远方》《生命的年轮》等多部,主编《里下河文学流派作家丛书》多卷。长篇小说《香河》2017年6月被改编成同名电影搬上荧幕,获得多个国际奖项。2023年9月,《香河三部曲》英文版、中文繁体版面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