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美图 让心灵有个宁静的港湾 www.yueduwen.com
当前位置: 悦读文网 > 散文 > 优美散文

追怀生命

时间:2024-04-08来源:悦读文网 作者:尹传红 点击:

2022年清明节那天早晨,我到了重庆垫江乡下,一个非常传统的村子。正与友人坐在清凉的院坝上聊天时,忽然看见对面老远的地方,一片水田旁边,燃起了明火。友人喊道:“小心!别烧了电缆电线!”对方回应:“放心!够不着!”

那位乡邻是在祭奠他爷爷。友人说,其实,他还没出生,他爷爷就因病撒手去了。每年这个时候,这里都会出现他的身影。

我们起身向友人家后院走去,迎面就是一座约莫两米高的土山,但见散落的柴垛旁凸显出几座土包,上面长满了杂草。想不到,那都是没有墓碑的坟。友人指着其中一座对我说:“这坟主姓高,没有后代,他走那年我就七八岁光景,还记得下葬时天正下着雪。那之后四十多年间,每到清明时节,都会看见坟主的侄子来给他上坟。”

没有墓碑的坟,持续了几十年的祭奠,这当中融汇了多深的心心念念!

这么想着,记忆中又闪现出在县城其他地方看到的一些颇有些年头的墓,造得可谓庄重气派,墓碑尤为显眼。起初,我以为乃是过去的大户人家所立,可当地人说“未必”,但凡温饱不缺,立碑是自然的。此地甚至还藏有一些珍贵的墓志铭原石及拓片。县志亦有记载:传统社会中,本县人民崇尚土葬习俗,讲究“厚葬重殓”。这在现今,当然是不提倡的。我在即将结束挂职工作离开垫江前几个月,还参与讨论过增建火化场、对放弃土葬予以补贴事宜。

也就在那个时候,我读到一本书,《追怀生命:中国历史上的墓志铭》。此书选介的墓志铭,有妻子追怀丈夫的、弟弟追怀姐姐的,也有缅怀父亲的、伤悼亡女的。还有种种自撰的墓志铭,其每一类别铭文的讲述,几乎都有亲情、友情、悲情弥漫其中。翻阅时,脑海里不时冒出《论语》中的一句话:“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自然也想到,多亏“有文化”,才能那么文雅地追怀生命啊。如今,更有人建起了网上纪念堂、搞出了“AI复活”(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重现已故人物”)……

再说,墓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而在五至六世纪的北魏贵族墓葬中开始普遍出现。它们被刻在石头上、安放在墓穴中,表达生者对逝者的思念。《追怀生命:中国历史上的墓志铭》中还有一种说法:与其他随葬品一样,墓志铭的功用是帮助墓主从今生过渡到死亡世界,保证他/她在冥界的安康,并向冥界通报他/她的身份地位。墓志铭的内容,一般则集中在墓主的生平事迹和模范言行上,它们或多或少地折射出墓主所生活时代的地方世态、文化风俗和思想行为,以及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根脉,故而受到一些史学家的重视。

墓志铭亦可视为生命的总结,是对逝者一生某种恰如其分的认可。一些精彩的墓志铭,已成世人广为传颂的箴言、金句。据说,古希腊曾经征战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大帝,其墓志铭写的是这样一句话:

生前,整个天下尚不足矣;逝后,一方坟冢已够安眠。

德国著名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的墓志铭内容,语出其经典名著《实践理性批判》,堪称人类思想史上最有气势的名言:

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

英国杰出的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的墓志铭,出自英国伟大的诗人亚历山大·蒲柏之手,清新隽永,意味深长:

自然和自然的规律隐藏在茫茫黑夜中。上帝说,“让牛顿降生吧!”于是一片光明。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回家.因文学之名

    如果四季有表情的话,微笑当属于春天。 3月22日,中国现代文学...

  • 谭健锹:北京之行琐语

    我是个有点迷信的人。北京,去过好多次了。而两次春天造访后...

  • 清明时节忆浩然

    一 甲辰清明前夕,我与姐弟们合议到江西婺源去看油菜花。妻在...

  • 文港一支笔

    每逢农历一、四、七日,在距离江西南昌市中心城区六十多公里...

  • 右玉看堡

    融雪的春天,在山西右玉已近四月。 每到这时,来自京津冀鲁的...

  • 是谁站在春风里

    起风的时候,我想到童年那阵风。 那阵风刮得人睁不开眼睛,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