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八下,车子始终绕着赣皖交界的淅源山盘旋。不变的是,树林竹林的绿浪如潮水般奔涌而来。坡度与弯道,仿佛在给绿的层次分页,而车窗外,分明渐入溪谷了。 浙岭之巅,“吴楚分源”之地,古时为兵家要冲。发脉于淅源山羊角尖的沂源河,宛若流淌在梓溪的曲子,清越、轻灵。 一条水街,随埠头、拱桥、廊亭、池塘、民居延展,荡漾着村子如同江南水乡的风貌。那蜿蜒的青石板古道上,似乎还留存徽州木商、茶商的足音。 去板桥访茶,是茶人陈大华的邀约。想想,板桥曾属江西婺源的浙东乡,新中国成立那年划归了安徽休宁。能够去往板桥溯溪访茶,应是一件颇具古意的事吧。何况,梓溪山中还生长着树龄200多年的古茶树。隔着蜿蜒的溪流,2米多高的古茶树矗立在方墩茶园里,与远处高耸的古杉树遥遥相望。一片片碧林茶海,从两边的山峦绵延开来。 梓溪的山水,好比是自然的伴侣,那是带给村人的福报。而上了年纪的一茶一树呢,成了梓溪生态环境质量的指示物种。 茶人是最先贴近春色的,一芽一叶,釆的都是盈盈春意。群山簇拥的梓溪,茶山绵延、叠起。大华与我坐在梓溪东风茶厂的木屋里,开始煮茶,他却聊起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梓溪村的红色往事,以及火箭军某部援建的东风茶厂项目。绿茶、红茶、白茶,一杯杯地淡了下去,内心的清气却升了起来。 鸟语,泉鸣,茶有余香。 原来,梓溪是休宁县境内著名的革命老区,1936年就在此建立了中共里梓坞党支部,曾是方志敏创立的中共皖浙赣革命根据地中心区域之一。冒着蒙蒙的烟雨,我沿红军廊桥(红军、新四军警戒哨卡),走长山(小型弹药库)、塘坞(粮油库、弹药库),回到双源坞红军医院,恍若看到了村民做棉衣、打草鞋,以及煮茶水熬鱼汤慰问伤员的“支红”场景。究竟,梓溪的红军路上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村里走出的吴天生、汪祀孝、汪善福、汪志平等12名红军地下交通员和游击队员,就是最好的典范。 一个个暖心的名字,在红军路和双拥广场传递。他们的一腔热血,总是让后来无数的追思者心生感动。 然而,在梓溪村人的心目中,墨绿色是比碧林茶海还要深入人心的色彩。对于生活在梓溪的村人来说,这种墨绿色是根植于心的。原来,从2016年开始,一群又一群身穿墨绿色军装的官兵来到了这里——在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进程中,火箭军某部开展支柱产业扶持、信息科技致富、卫生医疗援助、基础教育帮扶、基础设施援建、精神文明创建等“六项援建行动”,军民共同描摹出梓溪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画卷。 尽管火箭军某部官兵的人员发生了变化,但他们帮助大山深处百姓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的初心未曾发生改变。所有这些,既是初心的抵达,亦是又一次在大山里燎原的星星之火。 好比春天一树树的枝丫,生发、盎然,是梓溪村变化的所在。 板桥、梓溪,名字既是木质与水韵的,也是茶香氤氲的,充满了山水的绿意。放眼群山环绕的板桥乡,林地面积11万多亩,茶园面积6070亩,森林覆盖率高达94.8%。而梓溪只是一个自然村,约6平方公里面积,林地就达1万多亩,森林蓄积量4万多立方米。那青山与绿水之间,那山樱花与茶园交汇的深处,生发着军民鱼水之情,还有世外桃源般的景象。大华深有感触地说,确实,碧林茶海见真情。梓溪的发展不断印证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留住了绿水青山,才能造就金山银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