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上岛,是因你诗意的名字。 横琴,在古诗里有“忘言意不极,日暮但横琴” (羊士谔《书楼怀古》),“石楼待月横琴久,渔浦经风下钓迟”(伍乔《寄史处士》),“雷起鼻端秋枕石,泉鸣指下夜横琴”(陆游《散发》)等佳句,字里行间流淌着美妙的抚琴声,让人感悟到诗人的性情操守。 横琴岛的命名,则来自一个古老的传说:天上的七仙女下凡到海边沐浴,人间的烟火味让她们拨琴而歌,踏浪而舞。夕阳西下时月亮露出了脸,她们依依不舍地与出海归来的渔夫惜别,赠送上大琴和小琴。顿时,狂风大作,浪涛翻卷,瞬间化为大、小横琴两座岛。 岁月悠悠,两座岛默默无闻地静偎在珠江口西岸,犹如横在南海碧波上的两把“琴”。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岛民们在大、小横琴岛之间围垦填海,将两个岛连成一个大岛。同时还在东、南、西部填海,使横琴岛总面积扩大到106平方公里,成为“百岛之市”珠海的146个岛屿中最大的一个海岛。 我第一次上岛那年,岛上只有一条公路,还坑坑洼洼的,坐在车里不停地颠簸摇晃。原生态的植被站在烈日下、风雨中,翠绿、金黄。两种浓重的色彩叠印在一起,绚烂如霞。 远处,零零星星散落着低矮茅寮,原始、朴素,没有一点脂粉气。它们的颜色和大地的颜色无别,它们就是大地深处的一块块泥土。 秋风吹过,一阵阵清新的气息直透人心底,鼻子闻得到远处大海的存在。穿越遥远的时空,我依稀听到远古的先民在这里劳作的声响。岁月早已远去,唯有分布在沙堤、沙滩、沙洲中的古文化遗存——赤沙湾沙丘遗址依然在讲述着故事。破碎的陶片、零落的青铜器、精美的玉器……先民们用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细绳纹、刻划纹勾勒釜、罐、圈足盘,到底想要告诉后人怎样的神秘信息? 公元前2000多年,横琴的先民逐水草而居,在岛上开垦蚝田,种蚝采蚝,体现出先民的生存智慧和土著文化。如今许多人大老远从外地跑来,就是为了品尝“一大、二白、三肥、四嫩、五脆”的横琴蚝,这也构成横琴的特殊名片。 与澳门只隔着一条濠江的横琴岛,面积相当于3个澳门。河道最窄处直线距离仅仅有187米。漫步在横琴岛的河岸边,能望见对岸澳门鳞次栉比的建筑群,甚至可以清楚看到葡京大酒店的金色外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在夜幕下五光十色。 当时的横琴岛,却是荒草、海浪、礁石,夜晚一片漆黑。 “待月横琴久”。我知道你在等待,等待一个属于你的时代的到来。每一次的大起大落,都在为你最终的横空出世积蓄力量。你相信,月光总会像水银一般从高天流泻下来。 那是一个载入横琴史册的夏天。2009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横琴总体发展规划》,将横琴岛纳入珠海经济特区范围,计划逐步把横琴建设成为“一国两制”下探索粤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区。横琴岛,犹如一把奇妙的古琴,从美丽传说中走来,带着阳光的味道,穿越了历史的烟波,在珠江口的西岸,奏响了大开发的序曲。 2023年4月,春意还未褪下,属于夏天的热度已按捺不住悄悄登场。我随香港文联大湾区交流考察团再次来到横琴,一个比童话世界还要美的海岛迎面扑来!你的模样变得如此高大上,我完全找不回初见的感觉。 驱车驶过横琴大桥,开阔平坦的道路上,自北向南一路串起十字门中央商务区、横琴口岸、澳门大学新校区、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一个个地标性建筑拔地而起。高高耸立的横琴国际金融中心,与澳门大厦和珠海中心大厦隔岸相望,“城市天际线”已然连成一片,看上去十分壮观。 13个年头悄然走过。在粤澳合作产业园,在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在粤澳跨境金融合作示范区……形态各异的崭新平台里,传颂着一个个青年奋斗的故事,书写着一段段“横琴首创”的篇章。在横琴这片热土上,创新,已镌刻进它的基因。 当太阳慢慢落下,天空变幻的色彩犹如海岛敞开海纳百川的胸怀,正在等待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琴师”,为这把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琴”调音助威,共同弹奏一曲激越磅礴的横琴乐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