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是个很有诗意的地方。15年前的2008年4月,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我曾率一批知名作家走滁州,不为别的风景,只为凤阳县的小岗村,一个18个农民为承包土地秘密结盟盖手印的地方。同行的作家记得有王充闾、陈忠实,以及当时还很年轻的安徽作家许辉。 这一次重走安徽滁州看小岗便是许辉召来的,接待我们的是一群“90后”、凤凰网安徽站的员工们,15年前这批青年还在上小学,15年前我在作家团队里尚属中年,如今左右一看,居然成为第一长者,岁月如此不堪,除了慨叹岂有它哉! 幸亏有诗。 当年顺手写过一组小诗,今抄录如下: 这组旧体诗名《皖行杂咏》,第一首是《小岗村印象》:“葡萄架外菜花黄, 喜雨过后炊烟香。处处架梁起新屋,乡人笑指蘑菇房。”其二是《生死盟约》:“三十年前生死盟,至今犹闻滚雷声。颗颗指印红似血,际会风云一握中。”第三首《万里题词石》:“只为果腹奔小康,塌天大祸一身搪。小岗走后忆万里, 幸有铁肩敢担当。”紧接着一首名《大包干纪念馆》:“须记‘民以食为天’,方有高效大包干。个中苦辛谁记取?岂可浪名效井田。”以上几首灵感得自于小岗村,当时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是沈浩,他引进了三个大学生种植蘑菇。小岗过后看农村文化站,于是有了第五首《观花鼓灯》:“珠花摇曳走旱船,文化站里锣鼓喧。俚曲秧歌信口唱,农家鼓腹乐尧天。”第六首名《说凤阳》,是参观皇陵有感:“欲说凤阳语还休,花鼓声里赞风流。中都城外斜阳暮,六百年前旧濠州。”凤阳古称濠州,朱元璋称帝后改称凤阳,建中都城,遂称名胜。 最后一首诗名《滁州口占》,因我突然奉命回京,匆匆取道滁州赴南京,在滁州吃了一顿便饭后离开,时间虽紧,但还是到著名的醉翁亭转了一下,当时公园置放不少饲养鹦鹉的鸟笼,故诗中写道:“环滁皆山山葱茏,鹦鹉声透翼然亭。文人到此休提笔,斗酒千樽学醉翁。” 诗意滁州在15年前对我不薄,居然让我写得七首小诗。此行滁州,仍然有诗。而且比当年还多了一首,八首诗一个标题:《滁州纪行》,不过顺序小变,第一首即《醉翁亭》:“一亭遮城醉太守,让泉至今水淙淙。坡公书法惊天下,弟子恭书礼醉翁。” 宋朝第一狂傲的苏东坡,却独对座师欧阳修敬重有加,故恭敬书写《醉翁亭记》,成为书界名帖,他曾论书法称:“兴来一挥百纸尽,骏马倏忽踏九州。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可独独书《醉翁亭记》时中规中矩,体现了东坡敬畏座师之真诚! 第二首《小岗村》:“十五年前走小岗,葡萄满架蘑菇香。岁月磨洗旧擦痕,静傍当年茅草房。”第三首因沈浩得句,名《红手印》: “小岗闻名红手印, 生死状上留深痕。此行又逢三五通,只因沈浩得民心。” 当年走小岗村,只看到一张盖红手印的生死文书,而今在“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里,见到好几张盖着红手印的小岗村民申请书和请愿书,全是挽留沈浩不让他离开小岗村的,这首小诗写的便是又见红手印的感觉。在陈列馆看到沈浩孝顺老母、爱护乡亲、忘我工作的事迹,感到他本人以生命为笔墨,以小岗为纸张,写下了一首气壮山河、不忘初心共产党人的长诗,沈浩不朽,小岗长青。 第四首、第五首与中都城和明皇陵有关。中都城进行考古挖掘,我在《中都城》中写道:“斜阳偏照中都城,紫禁门外众鸟鸣。皇恩远去无多意,凤阳郊外花正红。”第五首诗名《读朱元璋碑文》:“草莽原来真性情,字字锥心放悲声。以孝治国昭天下,洪武郁文愧儒生。”明太祖朱元璋虽出身贫穷,但他绝非是大老粗,这篇《大明皇陵之碑》就写得情真意切,“兄为我哭,我为兄伤。皇天白日。泣断心肠。兄弟异路,哀动遥仓……”至今听来,依然有无尽的凄楚悲凉。 在滁州三日,除小岗村与皇陵之外,还参观了两座湖泊,一为八岭湖,一为池杉湖。八岭湖得诗两首,其一《八岭湖》写道:“嘉山佳水八岭湖,诗情画韵百道河。枫杨舒枝迎远客,飞身滑落青草坡。”八岭湖有滑草场、射箭射击场,有形状奇异的枫杨(当地叫鬼柳),还有大片的油桃林,遂有了第二首《采摘乐》:“满园红桃绽笑意,唤我枝头勤摘取。一桃更比一桃硕,何劳食客费心机!”采摘美味油桃的感觉,一如几年前在广东惠州荔枝节上采荔枝,手忙眼乱,其乐无穷。 第八首诗写于池杉湖,此地原名大黄圩,20世纪70年代从美国引进可在水中生长的池杉,几十年来蔚然成林,同时引来水鸟成群,成为一处靠近江苏最近的景点。此外池杉湖以近200种莲花的种植出名,所以最后诗句《红莲湾》:“池杉湖上红莲湾,印度睡莲美梦酣。鸟语齐赞幸福地,八万池杉送平安。” 这诗中有几个故事,一是八万池杉,二是鸟语齐赞。盖因为当年池杉被承包者砍伐之际,被现在池杉湖的负责人逐棵以高于一倍的价格买下,他买的目的很单纯:保护水禽栖息地。遂有了现今壮美的树、水、天、禽一色的美景,不仅如此,管理者还种植许多柿树,让冬季的鸟儿们有柿子可食,这种境界与情怀,说一句“鸟语齐赞”当不为过。 池杉树形奇特,像啤酒瓶般的树身,下粗上细,八万株池杉形成的阵容,加上树间穿行飞动的各种水鸟,是一种何等壮观的奇景,你尽管去想象好了。我在广东新会见过小鸟天堂大榕树,在江苏兴化见过水杉森林,但前者鸟多树单,后者有树无鸟,都逊于池杉湖一二分颜色。故此行滁州,大自然景致中池杉湖最让我惊诧,据说秋天的池杉由绿变红,能保持两个月的嫣红身姿,应是比北京香山红叶更卓异的奇观吧! 诗意滁州,美不胜收,当东道主请我们一行作家写下一句感言时,我随手写道: 一座亭子名震天下 一位太守醉守太平 一个诗翁勘破人生 于是滁州化身为一座 历史文化名城 在岁月的长河中 巍然屹立 在山水的画卷里 色彩鲜明 这是真诚的感言,如果可以算作一首新诗的话,第九首应运而生。 |